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2018-10-13肖虹
肖虹
【摘 要】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提出了“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等要求,教学无疑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是势在必行的,一线教师必须加强对新型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顺应新课标要求。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155-01
引言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一次对传统教学的彻底改革,不仅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许多全新的教学理念,为教师创新教学进行了理论指导,指明了基本方向。新时期下,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进行教育方法的革新,找到更加便捷的教学路径,提高教学质效。下面笔者就将为此提出几点具体的实施方法,仅供参考。
一、创新演示教学法
过去,教师在授课时霸占了发言权和主动权,在课堂上讲解、演示,学生只能端坐在座位上听、看,参与性不足,产生的问题也不能及时提出。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下,学生的问题会积压的越来越多,学习的主动性也会逐渐下降。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理念后,教师必须及时改变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其中。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听、看的同时加入体验和感知,将课堂上的主动权交给他们。首先,教师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学具,摸一摸,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长方体有平平的面)板书:面。(2)再请学生摸一摸长方体相邻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讲述: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板书:棱。(3)再请同学摸一摸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一个点)讲述: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板书:顶点。(4)师生在长方体教具上指出面、棱、顶点。学生依次说出名称[1]。随后对于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认识也可以以这种方式展开。学生们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真正参与到了教学环节中,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留给他们的印象更深刻,教学效果也必然会大大提升。
二、创新实践教学法
数学的实践性是极强的,教师在教学时不能仅仅向学生灌输理论,更要教会他们方法,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这才是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同样也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数学教材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有相对应的实际问题,教师不妨组织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在体现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2]。如在教学“扇形统计图”时,要求学生观察学校中不断滴水的水龙头,一天会浪费多少水,一年会浪费多少。统计学校中有多少个这样的水龙头,每年学校需要多支付多少水费。在得出结果后,各组同学交流感受。这样的实践活动,将生活变为了数学课堂,在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德育教育,让他们脱离了不断练习、计算的陈旧实践模式。
三、创新实验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应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参与到思考、探究等过程当中,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脱离对教师的依赖,发展成为自主型人才[3]。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改变过去的“一言堂”式教学,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如在“圆”的教学中,对于圆的周长计算,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结组到教室外量一量圆形花坛的周长。学生们分别用绳子、尺子测量,但都在测量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结果并不是很准确。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报出自己量得的直径,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据信息,提问:“你们有没有发现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有什么关系?你有办法验证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吗?在这样的引导下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4]。
四、创新练习法
练习是巩固知识点的重要一环。一直以来,教师为学生布置的练习任务都没有考虑到他们的实际学习情况,总是千人一面,导致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得不到进一步锻炼,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无法解决问题。如今,教师在布置练习任务时,应体现创新化及人性化,通过对练习的分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使他们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升。如在教学“圆柱與圆锥”一单元时,考虑到本单元知识点较多,难度较大,一些基础较差学生很可能跟不上教学进度。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就应根据他们的需求来进行分层。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应着重练习圆柱与圆锥的表面积计算方法,巩固他们对公式的掌握;对于一些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可以在练习中适当的加入一些实际性的问题,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获得提升的空间;对于学习能力较强,基础扎实的学生,就可以将圆柱和圆锥的问题综合在一起,培养他们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一些具有提升空间的应用题,逐步渗透之后所要学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这样的层次化练习将突破传统练习的局限和弊端,达到更好的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在理念、方法上体现创新。学习新课标内容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必修功课。必须要将新课标理念践行到实际教学当中,加快数学教学改革的脚步,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科华.浅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J].赤子(上中旬),2016(1):189-189.
[2]彭思凤,华菁.浅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7(7):98-98.
[3]潘爱梅.浅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华少年,2017(33):128-128.
[4]黄德明.浅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21):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