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时代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2018-10-13韩德望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1期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时代计算机应用基础改革

韩德望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渐进入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为改变传统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本文立足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在分析传统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时代;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074-01

引言

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利用,使得社会信息化对职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提出新要求,对于当代职高学生来讲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十分重要,其是职高学生日后立足于社会的基本条件,也是加强职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因此职高需给予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高度重视,促使其存在效用充分地发挥出。当然目前职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依然存在些许问题,为了保证职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制定相关对策至关重要。

一、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对学生技术及能力的要求

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对于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基础具有重要的影响,其对于学生技术与能力的具体要求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全面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组装与维修常识。作为相关专业的学生,计算机最为基础也是最为核心的部分就是软硬件的基础知识与维修常识问题。这些内容不但是学生继续深造学习其他专业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实现职业规划的前提。比如windows系统的装机、故障排除与电源、显卡等硬件的基础维修工作都是教学的重点。其二,良好的文字录入水平。学生的文字录入水平对于其今后的职业规划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常用的文字输入法有搜狗输入法、智能ABC等等,在基礎课程教学中应该尽可能提升打字效率与准确度,以为后期提升专业学习的效率创设条件。其三,学会使用各种基础软件。基础的软件主要包括ppt、Word、Excel等软件,尽管这些软件学生在高中阶段也都接触过一些,但是对于其详细的功能与用法却并不熟悉或熟练,所以需要进一步掌握。

二、传统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问题

1.教学内容落后。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职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无法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更新相对缓慢。当前,各个职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皆利用同一教学教材及内容,一些实践操作同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相脱离,与社会实际应用也不符,导致学生觉得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和专业知识没有太大关联,无法满足自身需求。

2.网络资源利用不充分。

作为网络信息时代下的教育机构,许多职业院校还没能做到与时俱进,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还没能对移动网络有个充分的认识,更没有对网络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导致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难以适应时代发展。

3.教学模式不佳。

职高计算机教育主要分为实践课与理论课这两种。对于理论课,教师所利用的教案大都是复制粘贴过来的,十分枯燥,欠缺新意,另外教案更新速度慢,导致教学质量受影响,学生无法集中精力听讲,时常做一些同课堂无关的事。而对于实践课,教师一般都会让学生上机自行操作,欠缺任务驱使,导致学生无法全面掌握教师所教的知识点,并且还会使实践的实效性无法发挥出,诸多学生在实践课上看电影、打游戏等同课堂教学无关的活动,致使计算机实践课成为活动类课程。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改革策略

1.丰富教学内容。

职高计算机教师需加大对学生学习状况与入学时计算机水平分析力度,重视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与基础性,在保证基本技术、方法及概念清晰阐述的同时,确保其实效性与先进性,让学生学到完整且先进的计算机知识,计算机基础课程不但要包含计算机、多媒体以及网络等硬件知识,还需要包括各种程序设计的编程知识,有静态图形处理、数据处理、文本处理、动态图形处理以及数据库管理等各类软件知识。并且计算机教师需根据学生与专业制定教学方案,确保教学内容同学生专业知识相贴合,进而满足学生自身实质需求。

2.计算机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和针对性。

职业学校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这对教师的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挑战。为了满足新课程改革对课程教学创新的要求,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要强化分层分级教学,以此来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所谓分层分级教学,即在尊重学生现有计算机能力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学习兴趣、计算机学习能力等因素,划分计算机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内的组员,其计算机水平差别不大,教师结合每一个计算机学习小组的学习情况展开分层分级教学,因材施教,提高班级同学整体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班级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级别的学习小组,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及各小组的计算机学习水平,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以确保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计算机学习需求。例如,对于计算机应用水平较差的小组,教师可以对其加强计算机基础知识、Office应用等方面内容的教学,夯实其计算机应用基础;对于计算机应用水平中等的小组,教师可以选择数据库应用、计算机安全等深一层次内容的教学,提升其计算机应用水平;而对于具有较高水平的计算机学习小组,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对其专业所需的计算机能力和Office综合应用部分进行教学,提高其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3.构建网络互动教学平台。

就一般的网络互动教学平台而言,其前台为一个网页界面,可以进行在线交流、答疑等互动活动,包括教师教学、账户管理与学生学习、实习实践等多个功能模块,如图一。教师教学模块实现的主要是利用互联网提供的慕课技术将教学内容按照章节制作成相应的教学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增强自主学习能力阱,。网络互动教学平台不受地域、时空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这是传统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所不具备的一大优势。学生学习模块主要实现的是接收教师发布的作业、提问、查找教学资料等。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信息时代背景下,职业学校需加大对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力度,提升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加强学生信息素养,为学生日后全面发展提供有效依据。随着现代化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实际需求发生了一定转变,为了能够推动现代化社会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职高计算机教师转变教学方法与模式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江富强.职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14):143-144.

[2]黄玲,王晨.浅议我国职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问题及对策[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6(5):93-94.

猜你喜欢

移动互联网时代计算机应用基础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