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旅游类本科高校的美育现状研究

2018-10-13彭杨刘茂瑶高一彭春才

青年时代 2018年24期
关键词:美育应用型现状

彭杨 刘茂瑶 高一 彭春才

摘 要:当今高校美育实践存在着问题和困境,应用型高校因其特点,美育现状较严峻,而应用型旅游类本科美育实践研究十分必要,需研究改进方法和实施手段,以期更好推动学生美育的深化发展。本文以四川旅游学院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旨在研究应用型旅游类本科院校的美育现状、学生特点、教师特点、学校美育创新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应用型;美育;现状

一、应用型旅游类院校美育概述

美育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美育的实施及手段是实现高校美育目的达到美育效果的重要因素,而应用型高校和其他有所区别,其学生有着学习被动、研究性不强,实践经验多,动手能力强等特点,应用型旅游类本科人才应具有较高的人文地理素养、专业技能、身心素质和创造性能力。因此,应用型旅游类本科院校如何创新美育,应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二、应用型旅游类院校美育现状分析

(一)问卷发放情况

通过对四川旅游学院的师生的线上线下的问卷调查考察,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打破传统的纸质形式,以新型的网络互动模式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完成我们的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选取四川旅游学院师生共计200名,填写并回收的有效问卷总共167份。其中包括线下深度访谈的同学和老师共20名。

为更好地了解应用型旅游类本科院校学生和老师美育现状,通过线上收集大量数据,线下与老师和同学讨论的方式对四川旅游学院美育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此次设计的四川旅游学院美育现状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针对师生对美育的了解程度以及审美情况,其次是关于学校对于美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其中涉及的美育课程和相关课程老师授课安排的情况,最后是关于学生对自己参与以及学校组织的一些现有美育实践活动的看法。

(二)美育现状分析与问题分析

1.美育理论知识不了解

审美教育依赖于良好的美育氛围,才能诱发对美育的深入理解与探究,把对美育理论知识的理解,看作是对审美精神境界的一种追求,才能真正的了解美育真正的含义所在。

调查发现,40%以上的学生完全不了解甚至美育听过关于美育的理论知识,还有将近50%的只是听说过,但不是很了解。只有大约10%的学生对美育比较了解。但根据深入调查发现,同学们在对美育包括的范围的理解上,是十分不完善的。大多数同学认为美育教育仅仅简单地学习音乐、美术、文学、美学等学科。

2.学校对美育的重视程度低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应用型高校因其自身的特点,在提高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如何将美育深入课堂与实践活动中,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重视的问题。学校对于美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主要体现在审美教育安排上包括开展相关课程,课程教师的安排和教材使用,以及学校美育氛围的宣传等几个比较大的方面,审美教育工作的积极开展影响学生们对于美育的认知以及培养学生充分感受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四川旅游学院作为应用型旅游类本科高校,学生具有学习被动、研究性不强、实践经验多、动手能力强等明显的特点。结合办学特色,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各项美育创新实践活动以及审美教育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特点,以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根据调查发现,第一,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美育课程,数据显示,只有将近60%的同学参加过学校开设的美育课程。学校开设的美育课程占大多数的主要包括影视鉴赏、美术鉴赏、乐器学习、舞蹈鉴赏和戏剧鉴赏,美育课程的可选择余地较少。的第二,学校缺乏的专业美育任课老师,调查发现有65%的认可老师都是有艺术特长的老师兼任,这部分老师缺乏专业的美育知识,也不能很好地引导大学生深入探究美学,培养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同时由于不是专业老师上课,学生对于老师的满意程度处于比较满意的水平。第三,美育课程的教材使用情况,只有33%的同学在上课过程中使用过美育教材,并且50%的学生对教材比较满意。第四,学校在创造审美环境氛围方面,有超过58%的同学认为学校在美育方面的宣传较少,氛围一般。第五,基础设施缺乏,有58%的同学认为当前学校美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基本的设施服务。

3.校园文化建设力度不够

首先校园文化建设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的学生社团活动又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如今高校在学生举办社团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活动等方面重视程度不足。现在高校存在着一些普遍现象,社团活动只注重形式,并没有实质上策划一些高质量的活动内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一个现象是很多大一新生进校之后,会出现一阵加社团的热潮,等过几个月再深入社团会发现,真正在社团中留下的寥寥无几。同时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有接近45%的同学还没有参加过学生社团,并且不知道要不要参加。

三、应用型旅游类本科院校美育的实施手段的创新

1.提高课程建设与优化升级,将美育与学科教学以及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相融合,开设音乐、艺术、美工等鉴赏课程。同时结合高校应用型办学特色,将美育理论融入到旅游业所需要的各项专业技能,实践活动中。有助于系统全面地向学生普及美育知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审美观,使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的方法,发展审美能力。美育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必须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美育的重大课题。

2.提升教师美学素养和教学水平,加强对教师审美能力、美学素养的培训力度,教师应全面理解美育含义,有助于增强教学的艺术性,从而寓教于美,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同时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应从自身形象到课堂传授知识各个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正确地引导、示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可以積极发现美、创造美。

3.注重教学形式和资源的丰富和新颖,不断引进健康的、新颖的美育知识,借助外部设备,充分利用一切可开发的资源激发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注重创造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其在良好的氛围中不断提升自己,培养学生的自主审美能力,可通过教师探究教学法、创建校园文化艺术角等方式进行。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学生社团的作用,有组织地开展多样的、层次丰富、迎合青少年兴趣的教学活动,比如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科学活动、文艺活动等,让学生可以主动、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或者可采用奖励制、学分制的形式督促学生参加,力求将美育活动落实下来,收到显著效果。

5.加强艺术类教师教学工作评价,通过对学生访谈或是教学成果的展示等方式对教师教学进行客观评价,帮助教师了解自己教学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也可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学习。

四、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段表述中提出了创新创业的重要性,而美育的过程,就是一个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塑造完美人格的过程。因此高校作为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平台,除了要不断重视美育外,还要切实落实到课程改革、教师素质的提升、校园文化建设以及美育氛围制造等方面。发挥美育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本质。首先以文化人,在应用型旅游类本科院校的基础之上,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教学理念,传承中国优秀旅游文化,将美育与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旅游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相结合,促进人才全面发展。其次以美育人,深化审美教育改革,探索出一条新道路,在日程课程教育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积极发现美,敢于创造美的能力,还要不断灌输创新创业的思想,提升审美境界和理念。

参考文献:

[1][美]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王敏,曾繁仁.高校大美育体系的现代化建构[J].中国高等教育,2017(07):7-10.

[3]王一川.美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6.

[4]孙荣春.当前高校美育问题解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155.

[5]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6]陈姝言.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及实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

猜你喜欢

美育应用型现状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