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卖部成“学生银行”,说好的环境育人从何而来?
2018-10-13曹灿辉
甘肃教育 2018年13期
曹灿辉
学校周边小卖部成“学生银行”,危害不容“小觑”。一方面小学生赊账或存钱消费,会诱发一些不好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对孩子成长不利。另一方面小卖部作为一般个体工商户,并不具备相关融资资质,不允许融资、吸收存款,小卖部成“学生银行”,涉嫌违法。
小学生心智发育不成熟,没有完全行为能力,其向小卖部融资、存款的行为明显超越其民事能力范围,家长可以直接向派出所报案或向工商部门投诉,要求小卖部足额退还相关款项。
其实,学校周边小卖部成“学生银行”,只是“问题小卖部”的一个方面。多年以来,一些学校周边小卖部销售“三无食品”、出售“有害和危险玩具”、卖酒卖烟时有发生,让学校、家长感到很无奈。出现这种现象,与学校周边小卖部“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打“游击战”和法律擦边球相关;更与相关管理部门精力不够、职责有限、监管“不较真”、没有形成“合力”有关。
小卖部成“学生银行”,变“问题小卖部”,有违环境育人原则,千万不可“视而不见”,必须“综合治理”。
一则政府要让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牵头,积极协调综治办、公安、教育等相关部门,明确职责,“各司其责”,开展好学校周边小卖部专项整治行动,既要排查、取缔那些“无证小卖部”,也要敢于对游走在违法边缘的“问题小卖部”彻查到底。同时,形成常态化监管态势。再则学校老师“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教育引导学生理性消费。还有家长要细致观察孩子的行为变化,平时不要给孩子太多零花钱,要協助孩子做计划,让孩子从小养成有计划消费习惯。另外,媒体作好舆论宣传,给社会公众上好普法课。当然,学校周边小卖部老板也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不开“问题小卖部”。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