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氏兄弟与观堂地下联络站

2018-10-13王贞勤

中国老区建设 2018年9期
关键词:定陶联络站杂货店

□王贞勤

1945年7月的一天上午,一名中年男子和两名青年男子缓步行走在鲁西南观堂村通往县城的田间小路上。在经过一片高粱地时,中年人突然悄悄加快脚步,掏出手枪对准走在最前面的那个青年的后脑勺扣动了扳机……望着倒在血泊中的男青年,中年人禁不住失声痛哭:“儿啊,为了保护抗日的革命同志,爹不得不如此啊……”

亲手击毙儿子的中年人叫孙祥斋,山东省定陶县观堂村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被他枪毙的是他的长子孙学福,前些日子投敌当了汉奸。同行的另一个青年人是孙祥斋的二儿子、中共党员孙学义,他是来配合父亲执行“锄奸”任务的。这则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大义灭亲故事,至今在当地广为流传。

孙家成为中共秘密联络站

1939年5月的一天深夜,灰蒙蒙的夜幕罩住了定陶县城东南7公里的观堂村。忽然,街口闪出一个黑影,只见他四下张望后,机警敏捷地跳进一个有着高大门楼的宅院中。他摸到一间房子的屋檐下,用手轻轻敲了几下窗户,屋里的人很快把他迎进了屋内。

来人叫葛伯锡,是这个大院的主人孙祥斋、孙宝斋兄弟的妹夫。既然是至亲,为什么要深更半夜偷偷摸摸地上门呢?

“七七事变”爆发后不久,位于鲁西南的定陶也遭受了日寇铁蹄的蹂躏。中国共产党为了推动鲁西南抗日形势的发展,派人到定陶一带从事秘密抗日活动,至1939年初,定陶党组织先后发展了丁来宸、游文斋、葛伯锡等20余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葛伯锡入党后,先后又发展了一批进步群众入党,其中就包括他的两个大舅哥孙祥斋、孙宝斋。

孙家是地主家庭,孙祥斋出生于1898年,孙宝斋出生于1901年。哥俩饱读诗书,为人正直,处事公道,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日军占领定陶后,他们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和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政策义愤填膺,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特别拥护。哥俩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并在妹夫葛伯锡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孙祥斋、孙宝斋将葛伯锡迎进屋,连忙问道:“你这么晚了还来,估计是党组织又有新任务了吧?快给我们说说。”

“为了取得对敌斗争的主动权,党组织决定建立秘密情报网络。因为观堂村地处交通要道,组织决定在此建立一个地下联络站,由你们两个具体负责。”葛伯锡建议两个妻兄,利用房屋坐落在街口的优势开一家烟酒杂货店,这样便于掩护地下联络站的工作。

几天后,孙记烟酒杂货店在一阵清脆的鞭炮声中开张了。孙祥斋、孙宝斋以此为掩护,秘密开展党的工作。

党组织给观堂地下联络站的主要任务,一是负责搜集和传递情报,二是负责联络周边的地下党员,三是接待、保护过路的抗日干部。

观堂村的群众发现,孙记烟酒杂货店的生意很兴隆,经常有南来北往的顾客在店里落脚购买或出售东西,还有的因生意需要在这里逗留几天。

联络站活动范围越来越大

1939年7月的一天晚上,葛伯锡又来到观堂村的孙记烟酒杂货店“串亲戚”。他这次来,是想把两个妻兄和几名以客人名义留宿在此的地下工作者召集到一起,研究今后一段时间的抗日工作。葛伯锡见杂货店人来人往,担心走漏风声,便偷偷问两个妻兄有没有更严密一点的房间。

孙祥斋点头微笑道:“跟我来!”说完,领着葛伯锡来到院子里的牲口房。孙祥斋移开木制马槽,露出一个洞口,几个人鱼贯而下,在黑暗中走了一会,来到一个大约两米宽、五米长的小房子里。

原来,这是孙祥斋、孙宝斋的父亲过去在建造这座房子时,为躲避兵乱匪祸专门修建的一间夹壁墙。兄弟二人对这一秘密一直守口如瓶,就连孙祥斋两个已成年的儿子都不知道此事。

自此,葛伯锡、孙祥斋、孙宝斋和进入联络站的抗日干部经常在这一密室开会。有时斗争环境严酷,孙家兄弟就让同志们住进这座夹壁墙里。

由于孙祥斋、孙宝斋二人出色的工作,联络站接待的地下党员、过往抗日干部越来越多,抗日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工作也从未出现过差错。孙记烟酒杂货店成为定陶一带重要的中共秘密联络站,多次受到上级党组织的表扬。

1939年底,上级党组织决定成立中共观堂秘密支部,孙祥斋任党支部书记。为了联络站的安全需要,上级给孙祥斋、孙宝斋各配备了一支手枪。

孙宝斋画像。

孙祥斋长子、次子大不一样

定陶抗日力量不断壮大,引起了日伪军的恐慌。敌人连续开展了所谓的“治安强化运动”,在集镇及交通要道设置据点、关卡,加强了对抗日军民的封锁。

1941年夏的一天,一名中共地下情报员计划去观堂联络站传送情报,在经过观堂村北的一个马路哨卡时,被日伪军盘查后发现了破绽。这名情报员情急之中往观堂村方向撤退,日伪军在后面紧追不舍。

孙学义。

正在杂货店打理生意的孙宝斋见情报员气喘吁吁地赶来,来不及多想,马上将他藏进了那处秘密的夹壁墙。日伪军将孙家前后院及杂货铺搜了个底朝天,也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之处,便心有不甘地撤了出去。

孙宝斋夹壁墙救人这一幕,恰巧被他的侄子、孙祥斋的长子孙学福看了个一清二楚。

孙祥斋有两个儿子,长子孙学福好逸恶劳,参加了“青红帮”,经常背着父亲干些欺男霸女之事。孙学福对父亲和叔叔参加抗日活动颇为不满,有时竟把家里秘密开会的消息对外张扬。孙祥斋也没少管教孙学福,但收效甚微。

孙祥斋的次子孙学义,与哥哥孙学福完全不一样。孙学义在村小学堂教书,开始时他并不知道父亲和叔叔是共产党员,也不知道家里的杂货店就是共产党的地下联络站,但他明白两个长辈干的是抗日的事,因而对他们一直非常支持。

后来,在姑父葛伯锡、父亲孙祥斋、叔叔孙宝斋这几位共产党员的培养教育下,孙学义也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1942年春,中共定陶党组织负责人丁来宸、游文斋秘密到观堂支部和联络站指导工作,两人刚走进杂货铺,迎面碰上孙学福提着个鸟笼往外走。孙学福见又来了两个陌生人,吐了口唾沫说道:“没什么好事!”便扬长而去。

丁来宸、游文斋和孙祥斋兄弟研究了近期的工作。临走,丁来宸对孙祥斋兄弟说:“对学福要抓紧教育,他若是继续这样走下去,这个联络站迟早会毁在他的手里。”

吃过晚饭,孙祥斋、孙宝斋再次找孙学福谈话。没想到孙学福比老子还硬,不但和父亲动起了铁锹,而且撂下了狠话:“看今后谁斗得过谁!你们过去办的那些事,我要是不看在一家人的份上,早就……”说罢头也不回地走了。

此后两年,孙祥斋又单独或者与妻子、弟弟找孙学福谈了许多次,每一次都是不欢而散。孙学福甚至还拿刀子跟爹娘拼命。即使后来有了媳妇和孩子,他的恶行也没有收敛。

痛苦的决定

1945年夏,敌人在观堂一带的多次失利中嗅出了蛛丝马迹,开始怀疑观堂村隐藏着共产党和武工队的地下联络站。敌人虽然搞了几次“清乡”行动,却没有收到预期效果。不知什么原因,敌人最后将目光盯向了孙记烟酒杂货店。

孙祥斋兄弟发现,村子里特别是杂货店附近,最近陌生人特别多,有讨饭的,有卖货的,有在杂货店门口借故逗留的。一连多天,孙祥斋、孙宝斋感到好像有多个影子跟着他们,不论走到哪里只要回头一看,就发现有人远远地跟在后边。

不久,坏消息接连传来:一名经常来往于观堂联络站的中共情报员在城里被敌人杀害;城里两个与孙记烟酒杂货店有联系的杂货铺突然遭到敌人搜查……

孙祥斋、孙宝斋、孙学义预感到,观堂联络站已经暴露,敌人之所以对他们按兵不动,其中可能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孙祥斋、孙宝斋、孙学义估计对了,此时敌人已通过孙学福的狐朋狗友将孙学福拉下了水。孙学福不但向敌人说出了发生在家里的一切,而且那名遇害的中共情报员也是经他指认后才被捕的。

一天,多日不回家的孙学福回到家,趁着酒劲对弟弟孙学义说:“家里要是再来客人或者亲戚,一定给哥说一声啊!”

此时,上级党组织也冒险派人送来紧急情报,说内线已传来消息,孙学福真的在县城当了汉奸。

当晚,孙祥斋、孙宝斋和孙学义坐在一起,商量怎么处理孙学福的事。作为党员,他们知道如何按政策惩处汉奸;作为父亲、叔叔和弟弟,他们更知道什么叫爷们兄弟、血缘至亲。但最终,理智战胜了亲情,几个人作了一个痛苦的决定——执行政策,除掉汉奸。

小路上的枪声

次日一早,孙学义按头天晚上与父亲和叔叔研究的计划,突然向哥哥说起分家的事,而且提出的条件令孙学福无法接受,兄弟二人吵了起来。按原定计划,孙祥斋假装接受弟弟孙宝斋的建议,决定带着两个儿子到县府评理。

孙祥斋带着孙学福、孙学义朝西北方向的县城走去。当他们来到离村一公里左右的一片高粱地时,孙祥斋瞧瞧四周无人,看了小儿子孙学义一眼,紧走几步赶到孙学福背后悄悄地拔出短枪,对准他的头部扣动了扳机。只听“嘭”的一声枪响,孙学福倒在了血泊中。孙祥斋失声痛哭:“儿啊,为了保护抗日的革命同志,爹不得不如此啊……”

除掉了孙学福,孙祥斋、孙宝斋知道敌人不会善罢甘休,便带领家人外出暂避风头。当前来搜查的日伪军进入杂货店后,哪里还有孙家人的身影?不久,日本投降了。

解放战争时期,孙祥斋留在村里继续从事革命工作,葛伯锡、孙宝斋和孙学义根据组织安排,到河北一带开展革命活动。后来,孙宝斋回到家乡,孙学义随解放大军南下。

孙祥斋、孙宝斋分别于1960年、1964年去世。 “文革”期间,担任江西省景德镇市副市长兼公安局长的孙学义含冤离世。孙学福的两个儿子,长大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猜你喜欢

定陶联络站杂货店
2022年度先进联络站获奖名单
以画换真情,“解忧杂货店”收录善良和温柔
大江南北杂志社2020年度先进联络站
大江南北杂志社2019年度先进联络站获奖名单
大江南北杂志社2018年度先进联络站获奖名单
森林猫的杂货店
10kV用户分界开关在定陶电网的应用分析
新作文·解忧杂货店
杂货店
试论“西北(比)至定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