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原著居民”:“三不草”为京津冀增彩延绿
2018-10-13胡利娟
文/王 莹 胡利娟
郁郁葱葱,林荫成片,随处可见的国槐、暴马丁香、白蜡、黄栌、北京丁香、山桃、月季、金银木、臭椿、珍珠梅、萱草等乡土植物,植被感官“老北京味儿”十足。虽是炎炎烈日,然而这里却凉风阵阵,好似“金秋送爽”。
这就是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已成为“环保低碳的京味园林苗圃”。
据北京市园林科研院在2010-2015年间对北京300余块城市绿地调研资料显示,北京城市绿化应用频率较高的植物有60多种,包括34种乔木、27种灌木和部分藤本植物,城市绿地中常用的植物配置类型10余种。
8月23日,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了解到,在这些植物中不乏生活在北京的“原著居民”即乡土植物,其是原产于本地区或通过长期引种、栽培和繁殖,被证明已经完全适应本地区的气候和环境,生长良好的一类植物。具有实用性强、易成活、利于改善当地环境和突出体现本地文化特色的诸多优点。
“三不”地被优点多 简约适度低碳生活
在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内,记者发现,2015年建成的城市绿地生态试验站内尤其整个园区完全见不到“高维护”的冷季型草,除了在核心区种植了“低维护”的野牛草坪,剩下全部采用“三不”地被。苔草就是其中的代表,其强耐荫特性得以生动的呈现。
除此之外,以苔草为主体建植的地被群落生长强健,具有株型优美,叶片自然垂披,观赏性高;绿期长,冬季仍能较好的覆盖地面,防治地面裸露,也给天敌等生物提供了一个冬季越冬场所;耐旱,自然降雨仍能保持一定的景观;耐瘠薄,生长旺盛;未发现病虫害,养护管理粗放等原生态特性。
正是由于这些特性,苔草被园林研发人员冠名为“三不草”,意即“不浇水、不施肥、不打药”,相对于草坪草而言,节水、节肥、省工,是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为生活方式,引导公众绿色消费、绿色生活,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的优良半常绿地被植物,符合科学、节约、生态的绿色发展理念。尤其在一些较为郁闭的林下、坡体等其它地被植物难以生长的地方,而苔草是不可多得的植物材料。
成功引种下山 “京草”如“市花”增彩延绿
自上世纪70年代,以该研究院邵敏健老师为组长的课题组便开始了对苔草的引种工作。1979年,从改革开放初期,涝峪苔草亲本自房山区上方山成功引下山来,随后青绿苔草亲本自北京怀柔成功引种到城区成功试种,开启了苔草品种驯化与选育的篇章。
据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副总工李延明介绍,苔草从山间野生走向城市绿化,“京草”一如“市花”,凝结了几代园科院科研人员的心血。
如今,经过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多年的栽培、选育、品质比较试验、示范,最后选育出品种整齐度、叶色、株型优于野生种,景观性状优于野生苔草的‘园科’涝峪苔草和‘京研’青绿苔草。这两个苔草品种通过了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观赏植物品种审定专业委员的良种审定,专门确定北京地区为适宜推广的生态区域。多年的资源收集、评价筛选、栽培繁殖、规模化生产以及新品种选育等研究,目前以科研人员梁芳为核心的苔草课题研发团队又成功研发出了具有花叶性状的‘银妃’涝峪苔草和具有更长绿色期的‘秀绿’脚苔草,并于2018年2月获得良种证书。
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透露,对彩叶苔草、长绿期苔草等的选育研究,不仅丰富了苔草种质资源,填补了国内苔草自育品种的空白。同时,还提升了北京园林景观质量,有助于更好的服务于京津冀增彩延绿工程。
景观好生态佳 乡土树种“落地生根”
鉴于苔草节水节能特性和强健生长特点,苔草新优品种的应用与推广工作近年来全面展开。目前推广应用数量约1200余万株,面积达30余万平米。
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园科’涝峪苔草作为北京优质绿色的“生态产品”,应用最为广泛,最早应用于陶然亭公园、天坛公园,接着在北海公园、香山公园、动物园、植物园等各市属公园绿地中进行了大面积的示范应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应用面积已达20余万平米;‘京研’青绿苔草先后于香山公园、紫竹院公园、颐和园等绿地进行应用,累计应用面积达1.7万平米。
特别是作为多年生草本,涝峪苔草株型紧凑,叶色深绿,具有良好的观赏性,同时还具有春季返青早、生长季长、耐阴、耐干旱瘠薄等特点,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陶然亭公园为例,自1999年开始引进种植涝峪苔草,种植面积约9公顷,约占全园现有地被植物种植面积的50%。
与传统冷季型草坪相比,苔草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及抗病性,免除了园艺职工日常浇水、施肥、打药等工作强度,并且每年只需要在秋季出于安全防火目的进行1次修剪,大大降低了日常养护工作成本。
陶然亭公园表示,由于苔草具有极强的营养繁殖能力和耐践踏性,不仅能大大提升绿地郁闭度,还能良好有效地防止游客踩踏对绿地造成破坏。
此后,‘园科’涝峪苔草和‘京研’青绿苔草又陆续走进了柳荫公园、龙潭湖公园、莲花池公园等北京的其他各个公园绿地中。
令人高兴的是,这两种“京草”还走出了京城,倾情服务于京津等地的重要绿化工程中,比如在河北石家庄南水北调中段古运河暗渠及高邑午河暗渠等的边坡上应用了大量的园科’涝峪苔草和‘京研’青绿苔草,景观良好,生态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