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乡县节水抗旱水稻品种筛选及高产栽培试验

2018-10-12聂天喜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水稻

聂天喜

摘要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安乡县种植的节水抗旱稻品种,于2017年开展了品比试验、高产示范和再生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品比试验中产量较高的品种为旱优549、旱优73,其他3个品种较旱优73减产;高产示范中旱优73、旱优113产量较高,分别较周边同熟期水稻大田增产1 267.5、1 654.5 kg/hm2,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再生栽培试验中旱优73表现较好,2季产量合计达10 332.0 kg/hm2。

关键词 水稻;节水抗旱;湖南安乡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6-0041-01

为了筛选出适宜安乡县种植的节水抗旱稻品种,笔者于2017年在湖南省安乡县汤家岗开展了节水抗旱稻新品种比较试验、高产示范和再生栽培试验。现将具体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品比试验

2017年从上海天谷生物有限公司引进5个旱稻新品种(旱优191、27A/R3、旱优737、旱优549、旱优73)进行品比试验,其中以旱优73作对照。不设重复,随机排列。各品种种植面积均为667 m2,试验总面积0.33 hm2。

1.2 高产示范

高产示范品种为旱优73和旱优113,示范面积3.67 hm2,种植方式为水种旱管。品比试验与高产示范前作均为绿肥,于5月22日浸种,5月25日播种,播量37.5 kg/hm2。9月17日至10月7日收割。旋耕时施45%三宁复合肥600 kg/hm2作底肥,6月16日追施尿素150 kg/hm2。播种后灌水,分蘖末期开始断水。播种后第2天用35.3%丙草胺15包/hm2进行封闭除草,6月15日用50%稗丰15盒/hm2杀草。6月25日、7月20日、8月15日用稻腾675 g/hm2+5%蚍蚜酮225 g/hm2防治卷叶螟、二化螟和稻飞虱3次。各小区晒干后称重,测水分,按商品谷水分含量13.5%折算产量。未进行苗情调查和穗粒结构考察。

2017年播种后雨水充沛,有利于出芽成苗,加上采用水种旱管,做到了一播全苗。7月2日起最高气温达30 ℃以上,7月16—29日长达15 d最高气温在35 ℃以上,尤其是7月26—28日最高气温高达39 ℃,持续高温干旱导致正值孕穗期的水稻叶尖发黄,使各品种的抗旱性受到严峻考验。秋季气温较平稳,有利于稻株灌浆结实,各品种产量均在8 250 kg/hm2以上。

1.3 再生栽培试验

试验品种为旱优73,4月11日播种,水种旱管,试验面积1 000 m2。头季稻施45%三宁复合肥600 kg/hm2作底肥;6月16日追施尿素150 kg/hm2。在头季稻齐穗后15~20 d施用尿素105~225 kg/hm2。8月18日收割头季稻,收获时留桩高度20~30 cm,尽量避免损伤稻桩。收获后扶正稻桩,撒施尿素112.5 kg/hm2。再生苗始穗后用“九二○”30 g/hm2兑水750 kg/hm2喷施1次,促进抽穗整齐,提高结实率。水分运筹上,头季稻收获2 d后施肥复水。收割后22~25 d,再生稻进入抽穗扬花期,灌浅水。再生稻灌浆期保持干干湿湿。再生稻生長期防治二化螟、稻飞虱等害虫1次。10月19日收获再生稻[1]。

2 结果与分析

2.1 品比试验

2.1.1 生育期。旱优549全生育期最长,为127 d;对照旱优73最短,为115 d(表1)[2]。

2.1.2 株高。植株高度随土壤肥力和品种的不同出现较大的差异,平均株高117 cm。从品种来看,旱优549植株最高,为135 cm;旱优191最矮,为105 cm,其余品种多在110 cm左右(表2)。

2.1.3 产量。旱优549产量最高,平均产量9 847.5 kg/hm2,比对照旱优73增产247.5 kg/hm2,增幅2.58%;其次为对照旱优73,产量9 600 kg/hm2(表2)。

2.2 高产示范

旱优113全生育期为120 d,旱优73全生育期为117 d。旱优73实际产量为9 706.5 kg/hm2,旱优113实际产量为10 065 kg/hm2,较周边同熟期水稻大田产量分别增加1 267.5、1 654.5 kg/hm2。

2.3 再生栽培试验

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收获后的稻桩,经肥水管理,使休眠芽萌发,长成稻株并抽穗成熟。再生季不需播种、育秧和插秧,不需耕整稻田,省种、省工、省肥、省水、省药,投资少,生长期短,有利于合理利用温光资源,有利于规模种植大户减少劳力和生产投入,提高水稻种植效益。本试验品种旱优73头季稻产量8 017.5 kg/hm2,再生稻产量2 314.5 kg/hm2, 2季产量合计达10 332.0 kg/hm2。

3 品种评价

3.1 旱优549

株高135 cm,居参试品种第1位,全生育期127 d,平均产量9 847.5 kg/hm2,居参试品种第1位。茎秆粗壮,穗大粒多,抗倒性稍差,生育期偏迟,建议进入湖南省中稻预试等试验。

3.2 旱优73

株高110 cm,全生育期115 d,平均产量9 600 kg/hm2,居参试品种第2位。分蘖力较强,株叶形态好,有效穗多,结实率高,后期落色好,抗倒伏,适宜在安乡县棉区种植,且已通过国家审定,稻米品质经检测达国家二级优质米标准。旱优73适宜作再生稻种植,在4月中旬播种头季稻,8月中旬收获头季稻,9月中旬收获再生稻。建议大面积示范推广[3-5]。

3.3 旱优191

株高105 cm,全生育期116 d,平均产量9 322.5 kg/hm2,较对照品种旱优73(9 600 kg/hm2)减产2.89%,但产量差异不显著。该品种生育期较短,分蘖力较强,株叶形态好,穗型紧凑,结实率高,后期落色好,抗倒性较好。建议进入湖南省预试等试验。

3.4 27A/R3

株高123 cm,全生育期122 d,平均产量8 542.5 kg/hm2,较对照品种旱优73减产11.02%,产量差异较大。该品种生育期稍迟,结实率较低,与对照品种比较无生产优势,建议淘汰。

3.5 旱优737

株高110 cm,全生育期116 d,平均产量8 250 kg/hm2,较对照品种旱优73减产14.06%,产量差异极大。该品种种子纯度稍差,结实率较低,生产优势不强,在本地无推广价值。

3.6 旱优113

株高137 cm,全生育期120 d,平均产量10 065 kg/hm2,较周边同期水稻产量增加1 654.5 kg/hm2。该品种分蘖力强,株叶形态好,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后期落色清秀,抗倒伏,适宜在安乡县棉区种植,且已通过国家审定,米质较好,米饭柔软适口,建议大面积示范推广[6-9]。

4 参考文献

[1] 赵洪阳,付强,张剑锋,等.节水抗旱稻旱优73再生示范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2018(2):156-157.

[2] 高欢,赵洪阳,聂元元,等.节水抗旱稻研究进展及其在水稻绿色生产的作用[J].上海农业学报,2017(6):123-128.

[3] 歐阳宏新.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吉安县的推广前景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7(21):39-40.

[4] 赵洪阳,聂元元,朱敬乐,等.节水抗旱稻新品种旱优73在江西的种植表现[J].中国稻米,2018,24(1):103-104.

[5] 王震,徐爱民,朱敬乐,等.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蚌埠的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2):42.

[6] 赵洪阳,邓娟娟,张剑锋,等.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遵义市的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8(10):17.

[7] 刘国兰,李明寿,郭嗣斌,等.杂交节水抗旱稻新组合旱优113的选育与应用[J].南方农业学报,2013,44(11):1806-1809.

[8] 江元元.节水抗旱稻旱优113的产量与生理特性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6.

[9] 余新桥,李明寿,梅捍卫,等.杂交节水抗旱稻新组合沪优2号的选育[J].分子植物育种,2010,8(6):1177-1179.

猜你喜欢

水稻
中国水稻栽培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My Faithful Father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优化水稻种植技术 提高水稻种植收益
水稻生理病害的防控措施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浅谈优质水稻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对策
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的分析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