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浅“填坑”,“口头工霸”变行动担当
2018-10-12崔新娟
崔新娟
这天,医院某护理精英来科室交流,看见小娜后惊讶道:“以前我们都不愿搭班的‘口头工霸到这里竟成了副护士长!”护士长原丽问:“什么叫‘口头工霸?”对方解释:“当然是说得比做得好,领导面前干劲十足的人。不过‘坑挖得太多,总会绊倒自己。”
原丽回想了小娜的工作表现,她哪次在领导面前投机取巧的过程不是在“挖坑”呢?之所以没被戳穿,是因为她背后有和自己一样默默帮她“填坑”的人。看来,想要帮助小娜改变,既要帮她“填坑”,否则不仅会绊倒她也会绊倒别人;又不能填得太平,那样无法让她得到教训……原丽心里有了主意。
周末,医院行政处在工作群通知各科室选拔一名骨干参加演讲比赛。小娜热情高涨地在领导们都在的工作群里提议:“每个科室可以在下班后做一个预热赛,为每个人的演讲录个10秒的小视频发在群里。这样可以公平地选出代表参加活动。”小娜的建议立刻得到院领导的肯定。
小娜线上充满正能量,下线后却立刻变成另一种模样。她把本职工作推给其他同事,还使唤小李:“你把下午要讲的内容发给我,我再熟悉一下。”搁在往常,原丽一声不吭就把“坑”填平了,但现在不能再纵容她了。不等小李调出终稿,原丽就把自己手机上的初稿发给了小娜。
拿到讲解内容后,小娜像是换了个人一样,一遍遍练习着,连午饭都没吃。由于准备充分,小娜在预演的开始表现得非常棒。但很快大家就发现,进入正题的小娜所演讲的内容与实际工作相差甚远,刚刚还频频点头的观摩组成员渐渐皱起了眉头,最后还将小娜训了一通。这件事后,小娜吸取了教训,开始对科室集体性工作参与起来。
原丽越发觉得,投机取巧就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如果有人填平,那只会让其在投机取巧的路上畅通无阻;如果没人填坑,那她就会绕道而行;只有浅“填坑”才能让其“小”栽倒在自挖的坑里,从而警惕、慎重。
虽然在工作上有了不小的进步,但小娜仍未改变“有机就乘”的习惯。那天,院长在工作群里提到一名贫困户患者出院后护理不到位。小娜回复:“以后我就是这家人的义务家庭护士。”她的举动引来全院上下一片赞誉。
下班后,小娜拉住同事小李:“咱们一起去吧!”原丽道:“小李家里有事,我们一起去。”到贫困户家后,小娜三下五除二护理完后,摆拍了视频发到群里,对原丽说:“我身体不舒服先回去了。”只剩原丽手把手地教患者家属如何做好平时的护理和按摩。之后连续数日,小娜都找各种理由提前走,连患者和家属都看出了端倪。
搁在往常,原丽一定会向患者及家属为小娜遮掩。但这次,她对患者说:“护理部回访时,您可如实说出自己的感受。这是帮助我们成长。”
事情在患者群曝光后,小娜彻底慌了。好在患者补充了一句:“小娜护士,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期待下次见到你时,你能颠覆我对你的印象。”否则,小娜真不好意思在医院待下去了。爱面子的小娜一心想改善在大家眼里的印象,做事渐渐踏实起来。有一次,晚上她和小李值夜班时,发现一个病人在卫生间摔倒,弄得一身污秽。搁在以前,她肯定喊小李去处理。这次,她冲过去帮患者做了清理。小李打趣道:“这可没监控,你怎么那么積极?”
小娜不好意思地说:“接二连三发生的事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只有自己踏实做事,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任何钻营取巧都是挖坑自跳,会害自己!”大概她还不知道,自己觉悟的背后,是原丽“浅填坑”的功劳呢!
(编辑/饶春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