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南极“冰盖王子”的约会
2018-10-12黄心怡
终于盼到了!《小主人报》小记者与南极科考传奇人物——李院生研究员见面了。在简短的献红领巾仪式后,李爷爷先用了一小时,为我们介绍了怎么去南极,南极的资源与相关的管理、条约体系,我国南极考察现状以及那些鲜为人知的南极故事。接着,李爷爷又花了一个小时,耐心地回答了小记者们的提问。
李院生研究员看上去很普通,是一位高大又和蔼的爷爷。他,十八年间九死一生,十余次踏上人迹罕至的南极内陆;他,因为在冰盖科研上的造诣令世界惊叹,被誉为“冰盖王子”;他,常年在南极钻探冰芯,不怕苦,不怕累;他,带领我国考察队员跋涉一千二百公里,率先登上被称作“人类禁区”的“南极必争之地”和“人类不可达到的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创下了人类极地科考的新纪录,使中国成为第一个在南极内陆建站的发展中国家。今天,我们终于有幸见到了这位南极内陆冰盖考察的领军人物,大家是多么兴奋呀!
在李爷爷到来之前,我们都很好奇:科考队是怎样去南极的?南极的资源有哪些?南极的管理是怎样的?我国南极考察现状怎么样?南极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通过李爷爷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如今,去南极的方式有很多,我们可以利用船或飞机去南极。南极的大陆与冰盖大约在三千四百万年前开始形成。南极冰盖下面是一片大陆,有河流、湖泊、山脉、平原和苔藓。南极有企鹅和南极磷虾,但是南极没有四条腿的动物。为了使南极能够永远地得到和平利用以便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为了防止去南极科考的人员破坏那里的环境,国际社会制定了《南极条约》,主张和平利用南极,禁止开采南极矿产资源和禁止核试验等。目前,已有二十九个南极条约协商国在南极建了四十七个常年考察站,中国在1983年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之一员……同时,我们了解到,中国最早的科考站——长城站于1985年2月24日建设完工,除此之外,还有中山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泰山站和正在难言岛建设的第五个科考站。这么多国家之所以都在南极设立考察站,是因为南极有二百二十多种矿产资源和能源,有世界上最大的铁矿和煤矿。作为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南极在全球气候环境问题上还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的提问中,小记者们纷纷向李爷爷提出了他们心中还未得到答案的问题。这些问题大致分为“李爷爷参加南极科考的缘由,我国去南极考察的技术,科考员们在南极科考时遇到的困难,南极科考队员的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通过李爷爷的耐心解答,小记者们知道了:1991年,在一次地质学研讨会上,李爷爷偶然发现大家开始关注南极冰川与气候变暖的关系,于是,他毅然放弃了前往加拿大作地质考察的机会,把自己的课题锁定在我国刚刚起步的南极科考上。在当时,每次科考都需要家属签同意书,因为去南极科考非常危险。为免家人为他担心,李爷爷都是自己签署同意书。为了让中国能在南极内陆建立考察站,为了研究“南极冰盖雪冰化学过程与冰芯气候记录”从而揭示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为了在南极现场拿到珍贵的雪冰和冰芯样品,李爷爷无数次前去南极进行考察,他带领着自己的队员克服了重重困难,共同创造了奇迹。小记者们还通过询问,知道了雪龙二号与雪龙一号的区别、如何在南极建机场,也了解到2009年建立的中国南极昆仑站,到2019年虽然十年期满,但因为种种措施得当,中国南极昆仑站将被继续使用而不会被废弃。除此以外,小记者们了解了南极艰苦的工作环境,那里天寒地冻,最冷的时候,中国南极昆仑站可达到零下五十八摄氏度左右;科考过程中经常会有危险发生,李爷爷他们就遭遇过雪橇翻车和潮汐缝等险情;就算没有险情,也经常受到高原反应的考验。经过李爷爷的介绍,小记者们知道了作为南极科考队员,不仅身体要好,心理素质要好,还要有非常强大的包容心,这样才能齐心协力,取得科考胜利。
经过两个小时与李院生研究员的近距离接触,我深深感受到了南极科考员们为科学无私奉献、刻苦钻研、不怕吃苦、不畏艰险的精神。我们应该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