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现状研究

2018-10-12姬冬梅李淑杰毕云志

吉林地质 2018年3期
关键词:白城市四平市松原市

姬冬梅,李淑杰,程 辉,毕云志

1.吉林省国土资源调查规划研究院,吉林 长春 130061;2.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130061

0 引言

近来,中央一系列重要会议反复强调要积极开展空间规划改革探索,构建空间规划体系,推动“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是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所进行的综合性战略部署,是协调资源、环境、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促进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重要规划,在资源利用、生态建设、国土开发和宏观调控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是编制中、长期规划的重要依据[1-4]。虽然现阶段规划的编制思路和方法仍处于探索阶段,但明晰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现状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基础和前提。

1 研究区概况

吉林省地处东经121°38′~131°19′、北纬40°50′~46°19′之间,位于东北亚地理中心位置,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老工业基地、重要制造业基地。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降低,盛产玉米、水稻、大豆和杂粮杂豆等优质农产品,森林资源和林下资源丰富。

2 国土利用规模现状

2015年,吉林省农用地面积1 660.6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6.85%,主要分布在长春市、吉林市、松原市、白城市和延边州。其中:耕地面积699.9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6.61%;园地面积6.58万公顷,占0.34%;林地面积885.49万公顷,占46.31%;牧草地面积23.72万公顷,占1.24%;其他农用地面积44.91万公顷,占2.35%。

建设用地面积108.99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70%,主要分布在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松原市和白城市。其中:城镇用地21.83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14%;农村居民点用地58.23万公顷,占3.05%;采矿地及其他独立建设用地4.23万公顷,占0.22%;交通用地9.23万公顷,占0.48%;水利设施用地13.58万公顷,占0.71%;其他建设用地1.89万公顷,占0.10%。

其他土地面积142.4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45%,主要分布在松原市和白城市。其中:水域面积37.45万公顷,占土地总面1.96%;自然保留地面积104.96万公顷,占5.49%。

3 国土空间节约集约利用情况

3.1 国土开发强度

国土开发强度是指2015年建设用地面积与幅员面积的比值,反映建设用地与幅员面积的协调程度,属于负相关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国土开发强度= 2015年建设用地面积/幅员面积

表 1 吉林省土地利用现状(2015年)Table1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and use in Jilin(2015)

2015年,全省国土开发开发强度为5.70%,其中,长春市国土开发强度最大,为13.18%;四平市次之,为10.29%;延边州最低,为2.07%。从空间来看,中部的长春市、四平市、辽源市、吉林市国土开发强最大,西部的松原市、白城市国土开发强度较大,东部的通化市、白山市和延边州国土开发强度最小。而中部的吉林市、东部的通化市、白山市和延边州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中部的长春市、四平市、辽源市、西部的松原市、白城市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3.2 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产值

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产值是指2015年的第一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和,与建设用地总面积的比值,反映评价时点土地产出效益状况和土地承载经济总量的能力。属正向相关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产值= (201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2015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当年价))/2015年建设用地面积

2015年全省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产值为114.38万元/公顷,其中,长春市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产值最高,为191.03万元/公顷;辽源市次之,为158.51万元/公顷;最低的是白城市,为41.89万元/公顷。从空间来看,中部的长春市、吉林市、辽源市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产值最高,东部的通化市、白山市较高,西部的松原市和白城市最低,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3.3 建设用地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强度

建设用地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强度是指2013-2015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平均值与2015年的建设用地总面积的比值,反映评价时点土地投入状况。属正向相关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建设用地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强度= ((2013年+2014年+201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2015年建设用地总面积)

2015年,全省单位建设用地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为104.96万元/公顷,其中长春市、吉林市、辽源市、通化市和白山市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吉林市最高,为154.54万元/公顷;四平市、松原市、白城市、延边州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白城市最低,为42.94万元/公顷。

3.4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地耗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地耗是指2015年建设用地与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反映经济增长的耗地规模。属于负相关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地耗= 2015年建设用地面积/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

2015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地耗为0.76公顷/万元,其中,长春市、吉林市、辽源市、通化市、白山市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长春市最低,为0.49公顷/万元;而四平市、松原市、白城市、延边州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白城市最高,为1.95公顷/万元。

3.5 城乡建设用地人口密度

城乡建设用地人口密度是指2015年的总人口规模与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的比值,反映土地承载人口总量的能力。属正向相关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城乡建设用地人口密度= 2015年总人口/2015年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

2015年,全省城乡建设用地人口密度为1807人/平方千米,其中,长春市、吉林市、通化市、白山市、延边州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延边州最高,为2403人/平方千米;四平市、辽源市、松原市、白城市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松原市最低,为786人/平方千米。

3.6 地区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

地区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是指2012-2015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幅度与同期建设用地总面积增长幅度的比值,反映建设用地增长消耗与自身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属正向相关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2015年建设用地面积-2012年建设用地面积)× 2012年建设用地面积/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

201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为6.98,其中,长春市、辽源市和白城市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辽源市最高,为15.19;吉林市、四平市、通化市、白山市、松原市、延边州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吉林市最低,为0.47。

3.7 城镇人口与城镇工矿用地增长弹性系数

城镇人口与城镇工矿用地增长弹性系数是指2012-2015年的城镇人口增长幅度与同期城镇工矿用地增长幅度比值,反映建设用地消耗与自身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属正向相关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城镇人口与城镇工矿用地增长弹性系数=(2015年城镇人口-2012年城镇人口)/(2015年城镇工矿用地面积-2012年城镇工矿用地面积)×2012年城镇工矿用地面积/2012年城镇人口

2015年,全省城镇人口与城镇工矿用地增长弹性系数为0.60,其中:长春市、吉林市、辽源市、白山市、白城市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长春市最高,为2.87;四平市、通化市、松原市、延边州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四平市最低,为-7.75。

4 国土空间利用的特点

4.1 农用地规模大且广泛分布

吉林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地处享誉世界的“黄金玉米带”和“黄金水稻带”,是中国著名的“黑土地之乡”,盛产玉米、水稻、大豆和杂粮杂豆等优质农产品。森林资源和林下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林业生态和产业基地,是著名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角的主产区。全省农用地分布广泛,2015年农用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6.85%,其中: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36.61%,主要分布在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松原市和白城市,全省82.59%的耕地分布在以上区域,尤其长春市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0.66%;林地占46.31%,主要分布延边州、白山市、吉林市、通化市,全省87.27%的林地分布在以上区域,尤其延边州林地面积占全省林地面积的41.02%。

表 2 吉林省国土空间节约集约利用情况Table 2 The situation of land and space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in Jilin

4.2 国土开发强度相对较高

吉林省是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一五”时期,全国156项重点建设工程中,有12项在吉林省兴建、扩建并投产,包括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客车厂、吉林化肥厂、吉林染料厂、丰满发电厂等一批重点企业,为吉林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现已形成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和轨道客车、医药健康、装备制造、光电子(航天)信息、冶金、建材、轻纺等优势重点产业为主体的门类比较齐全的新型工业体系。2015年,全省国土开发开发强度为5.70%,高于全国平均国土开发强度(4%)[5]。从空间来看,中部的长春市、四平市、辽源市、吉林市国土开发强最大,分别为13.18%、10.29%、8.46%和5.36%,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的松原市、白城市国土开发强度次之,分别为6.1%和5.54%。东部的通化市、白山市和延边州国土开发强度相对最小,分别为4.73%、2.46%和2.07%。

4.3 生态环境总体较好

吉林省是生态大省,是国家生态建设试点省份,自然生态空间多样性和相对整体性保护程度较好,虽然部分地区存在森林破坏、黑土退化、水土流失、草原沙化等现象,但生态环境总体较好。全省共有各级自然保护区49处,占吉林省国土面积的13.1%,其中国家级20处,省级21处。涵盖了森林、湿地、地质遗迹、野生动植物等几大生态类型。全省江河湖泊水环境质量状况较好。我省是全国六大林区之一,森林资源和林下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43.4%,位居全国第6位。东部长白山区素有“长白林海”之称,森林覆盖率70%以上,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三江之源”,是吉林省乃至东北亚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

4.4 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区域与耕地保护重点区域相重叠

吉林省中部的长春、吉林等地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具有交通、人才和产业优势,汽车产业、轨道交通装备、生物产业、食品产业、化工产业、装备制造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主要分布在长春、吉林、四平等地。2015年,中部的长春、吉林、四平、辽源的幅员面积合计占全省的35.47%,而地区生产总值的合计占全省的69.64%,固定资产投资合计占全省的65.86%,总人口合计占全省的59.03%,城镇人口合计占全省的55.05%,中部地区集聚特征明显。而全省的优质耕地主要分布在中部长春、吉林、四平等地,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区域与耕地保护重点区域相重叠。

5 国土空间利用存在问题

5.1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有待进一步优化

近十年来,吉林省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 271.11亿元,城镇化率达到55.31%,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产值为114.38万元/公顷,建设用地地均固定资产投资为104.96万元/公顷。几年来,公布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等,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国土开发作出了安排部署,初步确立了国土开发重点和基本框架。但存在各地发展不协调,过度集中,两级分化。东部的白山市和延边州城镇化率分别达到了73.13%和70.22%,而西部的白城市和松原市城镇化率相对较低,分别为44.34%和31.32%。全省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最低为白城市41.89万元/公顷,最高位长春市191.03万元/公顷,是白城的4.56倍。建设用地地均固定资产投资最高位吉林市154.54万元/公顷,最低为白城42.94万元/公顷,相差111.60万元/公顷。

5.2 国土空间利用效率有待一步提高

2015年全省建设用地面积为108.99万公顷,国土开发强度5.7%,高于国家平均水平,但各地国土空间利用效率参差不齐。城乡建设用地利用不充分,部分地区的人口密度较低,松原、白城的城乡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分别为786人/平方千米和923人/平方千米。部分地区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高,建设用地的增长速度远高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城镇人口与城镇工矿用地增长弹性系数最高为长春市的2.87,远高于最低的四平市。地区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最高为辽源市的15.19,是最低值32倍。

5.3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约束较大

吉林省受地形地貌、地质环境、耕地和生态环境等要素限制,区域内适宜进行大规模城镇化工业化开发的空间有限。其中,东部高山沟谷广泛分布,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中部地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区域,耕地资源的保护是国土开发的主要限制因素。西部地区土地盐碱化、荒漠化问题突出,生态环境脆弱。国土开发利用对这些限制性因素需充分考虑,合理安排和调整优化建设用地布局。

猜你喜欢

白城市四平市松原市
Change and constancy: Reflections on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ture in 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Western Literary Classics
2017年春季四平市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吉林省白城市粮食局 建立健全粮食流通领域联合监管
松原市备春耕坚持高起点高标准
当前白城市洮北区生猪产业状况分析与建议
白城市新区学校教学楼结构设计
向大作家学写作秘诀
——读《曹文轩教你写作》有感
松原市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和措施探讨
浅谈松原市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
四平市女性体育人口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