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高新区】“春天的故事”唱得越来越动听

2018-10-12向煜

现代苏州 2018年18期
关键词:高新区深圳企业

○记者 向煜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18投资年会上,来自深圳有为化学技术控股集团的王智刚发表了题为“涂料新材料行业绿色转型的共性关键工业技术”的精彩演讲。翻开王智刚的履历——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博士,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后,2007回国担任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化学基因组学”博士生导师。2010年开始,他转向水性环保新材料行业,创建有为化学,2015年,辞去公职专注创业。

这样的转变对王智刚来说,是机缘巧合,是多年化学研究赋予其使命感和责任感,也得益于深圳优越的创新创业环境。

如今的深圳,每年都会新增上千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深圳全年生产总值22438.39亿元,同比增长8.8%。更令人咋舌的数据是,2017年深圳地均GDP达到了11.2亿,成为我国首个地均GDP超过10亿大关的城市。

作为深圳高新技术发展聚焦点的深圳高新区,表现更是不俗。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超7000亿元,工业总产值4332亿元、GDP2368亿元。每平方公里用地实现营业收入609亿元、工业产值377亿元、GDP206亿元,均居国家高新区的前列。

龚志渊

1996年,国务院批复同意组建深圳高新区,将深圳湾畔南山区范围内原有的科技工业园外加一个开发区、两个工业村和一个科技开发院纳入深圳高新区规划,实行开放创新管理。

1999年,深圳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也被称为22条。经过初期的筹备之后,2000年前后高新区迎来了大批企业的入驻。包括中兴、华为、创维、TCL、联想、长城等一批企业都在这个时候入驻园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南山时代”正式启航。

创新驱动育得硕果累累。2017年,深圳高新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33家,累计达1489家,同时集聚了包括华为、腾讯、大疆等全球知名企业。整个南山区截至2017年底,已培养出148家上市企业,其中以腾讯、迈瑞等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占比非常大。分析人士认为,南山在不到2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培养出这么多家上市企业,集聚度堪称全国第一,而科技企业的成色十足,也让南山区企业的科技含金量领跑全国。

敢为天下先用创新思维布局产业发展

事实上无论用什么经济指标衡量,面积仅有11.5平方公里的深圳高新区都可谓寸土寸金,是绝对的经济高产田。

不过,深圳高新区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这里应该是全国高新区中,较早面临土地资源匮乏、发展空间受限、本地培养人才不足等短板的区域”,李江,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所长如是说。

对此,深圳高新区对症下药、因地制宜地创新发展,探索了一条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发展道路。如果说发展初期,深圳高新区主要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些企业,这与国内其他高新区没有什么区别。那发展过程中,深圳高新区在创新模式上则走出了一条超前的路:从招商引资转向内生培育、从跟随模仿转向源头创新,并且正努力在全球范围内集聚配置创新资源,在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科技合作竞争。

22年,深圳高新区从招商引资起步,积极营造适合中小企业生长发育的产业、人文和环境生态,逐渐从引进为主向自主培育为主转变,逐步建立起植根深圳本土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同时,积极抓原始基础创新。经过数十年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的积累,深圳高新区正加速从技术开发应用向基础技术、前沿技术创新转变,从跟随模仿创新向源头引领创新跃升。

创新同样出现在突破土地瓶颈方面。对于深圳这类一线城市来说,“大拆大建”显然不适合,城市更新就成了破题的关键。李江认为,不断增长的需求与空间资源供给的不足,促使着深圳必须实现有质量、有秩序的增长。

“空间再生产是实现资本积累的重要方式,也是解决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空间问题的一个途径。”李江以近几年深圳着力在进行的“创新型产业用房”为例,“这一概念首创于深圳,主要是对一些旧工业区进行改造,让空间更好地服务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简单来说就是由企业建设,政府回购,然后再以较市场更便宜的租金租给符合条件的微小企业。”

不用半天就能找到上下游产业链这里拥有令人称羡的创业氛围

在深圳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一家企业如果想找上下游配套产品,在欧洲可能需要3天,但在这里不出半天,你所需要的产品就会出现在眼前。这充分说明了,在深圳,拥有着活跃的创新创业氛围。

“我们具体做什么事情政府不会干预,这一点非常重要”,王智刚告诉记者,在深圳创业你会发现,政府只管政府管的事情,其他事情都交给市场管。另一方面,深圳拥有灵活的政策,给予创新型企业充足的支持。

如果说2007年回国落户深圳是一种缘分,那么在深圳创业对王智刚来说,在偶然中也蕴含着必然性。王智刚回忆,当初想要创业倒是起源于一件小事: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任教时,学校分给他一间办公室,每天早上开门时,他总闻到一股扰人的装修味道。当了解到这是因为装修过程中使用的油漆和板材很容易造成室内装修污染时,他陷入了关于绿色新材料领域的关注和思考。

于是,2010年,他创建有为化学;2015年,他辞去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职,专心从事水性环保新材料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如今,有为化学已经完成“上游关键原材料-下游水性LED光固化涂料-智能自动化涂装装备制造-B端工厂/C端社区业务”全产业链整合,拥有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有70多项,“而且我们的专利不光在中国布局,在欧洲和北美也布局,我们在光固化涂料的上游材料领域,已经取得了垄断性优势。”

“源头创新一路走过来很不容易,在今年我们可以实现盈利”,王智刚表示,公司发展过程中要感谢整个社会有活力的创新创业氛围,也要感谢公司投资方前瞻性的布局、理解和宽容,以及持续性的大力资本投入和支持。“对我来说,创业这件事情既是谋生手段,也是快乐源泉。”

深圳对高端人才的政策也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这一点王智刚深有体会。来到深圳后,王智刚先后获得了北京大学“百人计划”青年特聘教授,深圳市首批“双百计划”科技领军人才奖获得者,深圳市“孔雀计划”海外归国高层次人才……事实上,深圳高新区就有很多因“孔雀计划”、“英鹏计划”而来的高层次海外人才,他们带着智慧扎根深圳,正在开创一个又一个属于自己的传奇。

三年多前,在深圳高新区南区,一条集聚创新、创业、创客、创投“四创”联动的主题街区应运而生,它就是深圳湾创业广场,专注创新创业是其使命与灵魂。3.8万平方米的创业广场里聚集了联想之星、3W、矽递科技、京东智能、创新谷等超过50家创业服务机构,国家级创新型孵化器10家。

站在这个创业广场,西望是腾讯全球总部大厦,东看是百度华南总部大厦,南临阿里巴巴研发大楼,身边步履匆匆的是脸上写满自信和朝气的年轻创客们。更值得关注的是,这里不仅有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的全要素服务体系,同样也在积极构建让企业在各个发展阶段都能享受到资源聚合所带来的支持的创新生态系统。

从“小不点”到“巨无霸”资本关注每一颗创新之星

不是每一家企业都能长成参天大树,但每一棵大树都是从小树苗开始的。行走在深圳高新区,不经意间便会遇见腾讯、大疆、大族激光等等“巨无霸”型的企业,这足以令高新区乃至整个深圳骄傲。更让人骄傲的是,造就这些大咖的养分与土壤,正灌溉着更多的创新型企业由小变大。

企业成长离不开资本助力。“从营造创新环境到聚集创新人群、助推创新企业成长,再到促进深圳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升级,是一个创新驱动、科技进化、环境进化的链条,而我们创投资本就是其中的一环”,深圳市松禾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袁宏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机构在成长过程中,也见证了深圳乃至大湾区创新产业成功转型的整个过程。“不得不说,一个好的产业环境也给了我们更大的成长空间。”

陪伴企业成长是需要耐心与信心的。2007年,松禾资本对一家名为德方纳米的公司进行了投资,当时德方纳米手握发明专利,但缺少用于产业化的资金。来自松禾的第一笔创业投资帮助德方纳米组建了其首条试验生产线,七年后公司开始盈利。

“投资人必须对企业的成长给予足够的耐心,这需要时间的积淀”,袁宏伟强调只争朝夕是工作状态,但心态一定要放眼长远。对企业家有足够的信任,并为创业企业做好服务。

袁宏伟认为,创投的存在,让很多不敢创业或者一些拥有技术却不想创业的人,能够鼓起勇气投身创业大潮中。如果没有创投,很多能够产生应用价值的技术可能一直被束之高阁。正因为拥有资本的冒险者愿意和拥有技术的创业者一起承担风险,有能力、有意愿陪伴创业者度过难关,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创业的门槛和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的概率。

松禾资本是深圳创投的一个缩影,整个深圳拥有近5万家风险投资机构,被誉为“创投之都”。但较为遗憾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使投资却并不多。既然市场“无形之手”支持不足,那么政府“有形之手”就补上。

今年3月,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受托共同管理的深圳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天使母基金”)正式揭牌。记者了解到,天使母基金有三大原则:一是只能早期投资,也就是承担初创企业的早期孵化重任;二是投资对象被限定在了小微企业;三是这些企业符合深圳产业培育方向。它的成立,旨在帮助“创新幼苗”们顺利跨过初创阶段,也让深圳全过程科技创新金融模式更加完善。

年轻的活力成长注入的“双创”强磁场,让未来可期

多年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促进科技与市场紧密结合,深圳高新区所在的南山区已经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路子。记者从南山区科创局了解到,目前,南山区的创新呈现出“六个90%”的特点——90%的创新型企业为本土企业、90%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0%的研发投入源自企业、90%的专利产生于企业、90%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90%的重大科技项目由龙头企业承担。

事实上,多年培育,让深圳的创新创业拥有了强大的磁场效应,而在高新区硬件建设水平相差不多的情况下,软环境的建设也就变得至关重要。“深圳持续创新的活力,一是制度,二是人”,李江认为,在可开发面积有限、土均GDP已经如此之高的情况下,制度创新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座城市、一个园区发展过程,总是从要素驱动发展到资金驱动再到智力、技术驱动,第四阶段则是依靠制度驱动,谁的制度最优越、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活力,也就能吸引全球最先进的技术与人才。”李江强调,发展至今深圳市场化发育程度优于国内绝大部分城市是全国公认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中小企业愿意来深圳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在制度创新方面,深圳也有自己的标杆——新加坡,“税收、人事、户籍、社会管理等等方面,是一个系统的、极为复杂的工程,需要耐下性子细细琢磨,才能确保其更好地为城市发展做贡献。”

深圳,比他年轻的城市没他发展得好,比他发展更好的城市,没有他年轻。年轻人带来的激情与火花,正在为这座城市注入更多的创新活力。事实上,在多年接触与跟踪中,袁宏伟发现很多企业快速成长除了创始人教育背景强大,研发领域都是前沿领域外,团队年轻、很多都拥有海外背景以及务实的态度,让创新技术与市场应用的距离变得更短。

李江坦言,这座城市很年轻,在此工作的人们平均年龄不到33岁,“来自全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领域的人才在这里相遇,在相互碰撞中激发出了更多火花,保障着创新活力可以长久地持续下去。”

猜你喜欢

高新区深圳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遂宁高新区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