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头”与“凤尾”该如何抉择?
2018-10-11丰色
丰色
正方 宁当“鸡头”,不当“凤尾”
著名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他的一部著作里,讨论了哈佛经济学博士毕业6年后的成就。哈佛经济学院是美国经济学博士中最难考进的,毕业生当然也最优秀的,这并不让人意外。但是让人惊讶的是,除了前30%以外,其他大部分毕业生竟然不如排名低于30的学校的前5%的博士生。
能够从哈佛毕业的博士,当初都可以进任何一所美国大学,更不用说排名30以后的大学。但是,当初那么优秀的学生中,竟然有70%最后不如普通学校毕业的优秀人才。也就是说,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与其在名校里当中等分子,不如到普通学校里当个顶尖学生。
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原因是,名校的氛围不利于大部分中等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学业自我概念是一个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技巧的自我判断和认知。牛津大学教育系曾有两位教授详细研究、比较了不同环境对于学生“学业自我概念”的影响。
日常学习中,学生会把自己和身边的人做比较,确定自己在某一方面的高低,也会比较自己在不同学科中的成绩,从而得出自己在哪一方面更好,如自己的数学成绩比同学的平均成绩好,且比自己的英文好,他就会得到比较高的数学自我概念,认为自己在这方面更擅长。
这种自我概念能够非常直接地影响学生的成绩表现。一个著名的例子是,某著名心理学家发现,女生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成绩和数学自我概念,和男生其实差不多,但是到了中学,就会下降很大,而且,自我概念的下降,往往先于成绩的下降。也就是说,女生通常是自认为自己的数学成绩不好,然后对数学失去信心,最后数学成绩才慢慢变坏的。
研究人员为了印证这个结论,做过一个很有趣的实验:针对同一群女生,安排两场难度相当的数学考试,一场纯女生参加,一场有男生在场,结果显示,有男生在场时,女同学的成绩要低得多。可见“自我概念”的心理因素对学生有多大影响。
在名校里苦苦挣扎的中等学生,就有点像这场“有男生在场的数学考试”。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虽然话有些粗糙,道理却很有哲学的意味。根据牛津大学两位教授的研究发现,一般去了名校的中等学生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自我怀疑和迷失。
由此可见,与其在名校里“泯然众人矣”,不如在普通学校里闪闪发光。
反方 宁当“凤尾”,不当“鸡头”
自古以来,不少莘莘学子争先恐后地拜访名师,自有其道理。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学识丰富的人对于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名师”的出名,靠的是精湛的教学技能、渊博的知识、令人惊艳的才华、高雅的修养和高尚的品德。在“名师”的耳濡目染下,即使是资质平庸之人也会有不小的进步。
这与高校的选择别无二致,有名的高校,其学校宗旨、人才培养、师资力量、设施建设等自有普通高校不能比拟之处,所以,即使不能在名校中出类拔萃,也能被其所影响,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
名校是“明”校,“明”即明确明了、明显明白之意。“明”校是被大家所明确认同的学校。这里的明确是指没有争议,被民间和官方普遍認同,广为传颂。首先,“明”校有一些明显特征,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历史沿革、仪式制度、人文故事等,此外还有一些外显的标识,如建筑、花草树木、历史文献、匾额实物等,或彰显在学校外显景致中、或体现在学校的文化渊源内、或钩沉于其办学历程中;其次,名校没有生存压力,发展和创新才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果发展是继承已有的历史和传统,那么,创新则是如何融进时代精神于学校办学理念中,进而推陈出新。而且名校面临的问题不是如何生存,而是如何由优秀走向卓越,由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名校往往可以获得最优的政策支持和较大的改革空间,也会占据优质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尽管教育改革给学校的自主空间有限,但名校在教育改革中仍具有不少优势。再次,“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名校之名往往在于有名校长及名教师的引领和支撑,没有高素质的校长及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名校长是建设名校的大脑和灵魂,名师则是建设名校的基础和保障。
由此可见,名校对一个人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所以,与其在普通的高校中碌碌无为,不如在名校中认真聆听大师地讲解,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即使自己是一个小人物,也终会有一鸣惊人的一天。
总结陈词
爱迪生曾经说过:“成功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灵感来自于你的天分,而努力却是任何人都可以实现的。
古今中外的能人志士,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为了功成名就,无不夜以继日的努力。所以,无论是选择在名校里平庸,还是在普通学校里发光,都不能丢掉努力的本心。唯有努力才能让自己真正强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