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风水林及原居民文化
2018-10-11
风水林的来由,源於华夏民族的葬礼;华夏汉民族自古受自然崇拜文化的影响、尊敬万物、敬拜山水、祈求家宅六畜平安。古人从经验累积产生相地学,殷周时期,已有“封树之制”,体现对墓地的重视和家族身份地位的荣誉,及後自东汉及唐以後受楚巫文化(鬼神之说)、儒家文化(礼教之道德规范)与道教文化(神佛阴阳五行之说)的影响,形成风水学术和理论。风水林成为汉族文化的独特传统文化,同时各类型的风水学说也随着发展起来,包括阳宅风水、阴宅风水、宗庙风水、家祠风水、宗教寺庙风水和风水林风水各种不同派别风水师。
很多人都不知道,风水林是客家民系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文化体现,客家人对风水林的执著,间接保育了风水林生态环境,对当区自然生态环境也起了很大的保育作用。
“香港原居民”体系中,分别有2个汉民族民系,以方言区分,一种操“围头话”属莞宝片粤语系方言,自称“本地人”,另一民系操“客家话”属惠宝客语方言的“客家人”。围头人早於宋初至明末期间落籍现时香港地区,客家人自清初迁海事件(1662-1669年) 後,才由当时新安县政府招来移民,1673年後开始,大量粤东南客家人迁来香港九龙新界各地,1840年鸦片战爭後,1842年香港成为殖民地,1843年香港建维多利亚城,基建建筑和商业开展,需要大量劳工,吸引大批广东人来港工作和营商,其中客家人佔的比例相当多,属第二批迁港的居民,九龙的四山区就是由居住在这里的客家人组成,大部分以打石和务农为生。
客家民系原乃中原氏族,原居中原地带,受战乱而迁徒,将中原文化带来南方,承传和发展。客家人的居住环境要求風水学说要和大自然融合。自五胡乱华开始、汉民族的客家民系为了逃避战乱而数度南迁、将中原文化带到江西、福建和广东地区,受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强化了风水学术的发展。清初两广填川的历史原因,更将客家民系迁移到四川省,风水林得以在各地持续。反观中原地区,由於战乱、外族入侵,西夷文化东传,影响了原中原文化,加上人口增加,经千年的民生活动,中原故地大量树木被伐,造成水土流失严重,中原大部分地区已变成黄土地,风水林文化早已荡然无存,只有在客家人居住的地方保存下来。
客家民系的南迁,除了带来风水林文化,更将“夯土建筑”技术带来,世界文化遗产“闽西客家土楼群”,就是“夯土建筑”技术的代表作。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受风水文化的影响深远,客家人建村立寨的观念历来就有“无树不住人”的讲法,因此建村必需符合风水条件,山乃龙脈,掌管生气与活力、山有树木,表示健康和丰足,就是要符合枕山面水、左右有靠、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前有玉带围腰的理论,也就是要符合风水学术的“山管丁、水管财”“树乃山之精灵”的说法,所以山必需有树木才会有灵气。因此客家人的村落,山下屋後必然有树林,亦即风水林是也。
从科学角度看风水林的理论、可以见到风水林的学术符合人类实际生活环境的需要,中国地处北半球,南方吹来的风湿润、北方吹来的风让人不适、因此座北向南符合居住环境需求,座北枕山能阻挡北风正面吹袭,村後树林亦有阻挡山风和阻挡北风的作用,树林还可阻止泥石流、防止山洪,同时树木可以保持水土和储存地下水的功能,维持村落的井水稳定和清洁,提供木材和食物。明堂玉带水源充足可供农耕和救火,风水林有微调气温的功能,大的风水林可以使气温相差2-3度。可见风水並非纯迷信之说。
风水林一般不容许村民私下砍伐树木,如有违者;将被定罪和遊街示众,以儆效尤。香港的风水林亦因此而间接受到保护,很多原生物种得以保存。香港自然生态环境的生物多种多样性得以延续。根据渔农处2002年对本港风水林的调查,考察记录了116个风水林,其树种达100种,目前较大面积的,主要位於新界东北边境(如荔枝窝、上禾坑、木棉头、鹿颈) 、西贡(荔枝庄、黄竹洋)、马鞍山一带(如梅子林、茅坪新屋) ,大埔区可以考察的风水林;有社山村、大菴、打铁刃、汀角、塘面村、沙罗洞张屋和李屋等。这些风水木历史最长有300多年,主要都是客家人居住的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