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宗龙: 舞蹈让我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2018-10-11
“我小时候在这里摆摊卖拖鞋,靠唱歌跳舞吸引客人。”这是郑宗龙的童年,是郑宗龙妈妈的故乡,“十三声”的传奇故事也是在这里发生的。
龙山寺香火缭绕梵音渺渺,西园路绣庄佛具店铺开了一间又一间,不远处的广州街,一到晚上便成了吃货的世界,虱目鱼肚粥,蚵仔煎,担仔面等各色美食烟火气十足,不断阐释着这座老城的古早味。
台北万华,旧称艋舺。
“一府二鹿三艋舺”,云门2的《十三声》记者会在艋胛剥皮寮召开,走在剥皮寮旧街的郑宗龙开始跟当地阿叔阿伯聊开来。“我小时候在这里摆摊卖拖鞋,靠唱歌跳舞吸引客人。”这是郑宗龙的童年,是郑宗龙妈妈的故乡,“十三声”的传奇故事也是在这里发生的。
溯源传统,找寻面对未来的勇气
云门舞集创始人林怀民提醒郑宗龙要积极传播舞蹈的美,郑宗龙慢慢地将编舞的音乐放给家人听,正当郑宗龙兴奋地向母亲介绍自己的编舞设想时,郑宗龙母亲笑了笑说:“以前艋舺大厝口的十三声,比你那些有趣多了。”郑宗龙好奇地向家人问起传奇十三声的故事,并尝试以舞蹈的方式重现“十三声”的传奇。
“20世纪60年代的艋舺街头,有位卖艺的传奇人物,人称‘十三声。他可以忽男忽女、幼声老嗓,不管是古今佚事、流行俚俗,到他手里,都是众人围观抢看的好戏。做《十三声》是想给这些民间风景一个舞台,用此刻的眼睛,串起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希望在往源头探索的同时,找到面对未来的勇气。”痴迷于乡土,云门2以最青春的姿态,展现了年青一代对传承传统文化的决心。《十三声》糅合了过去的歌、咒语、嘶吼的身体与声音,编织一条脆弱的丝线,试图完成一种连结过去父母辈精神的传递。
于是,《十三声》像一把钥匙,打开参与创作人的记忆柜。郑宗龙一通电话找来了音乐创作林强,为《十三声》融入了《满洲小调》等恒春民谣,将街头卖场旋律结合电子乐,以前卫节奏烘托着舞者肢体,带观众进入华灯初上的艋舺。虽然并非同龄人,林强与郑宗龙的合作却可以说强强联手十分默契,“对我们来讲,越传统的东西,共通性越高,让人的情感连接更高。侯孝贤导演说过一句话——文化到深处是一样的。”
皈依生活,重现庙宇唱咒的魅力
与其说郑宗龙痴迷于乡土,不如说是云门2对生活的皈依。“为什么我看到的万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后来发现美丑是没有界限的,它只是重现了一个童年的景象。艺术是什么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是可以说艺术就在生活里。”郑宗龙相信“艺术藏在生活里”。
云门2一直在努力去为更多人展现舞蹈的美,去社区、去农村、去学校……让舞蹈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中去,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舞蹈,喜欢身体,喜欢自己的声音。“而走进人群的過程也不断为我们舞蹈创作提供养料。”郑宗龙认为这也是舞者积累舞蹈经验,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
在《十三声》里有唱咒的桥段,这是一个原本只存在于庙宇里的声音,现在却被郑宗龙搬上了舞台。“这是在网路上下载不到的、CD里也听不到的声音,但是节奏真的很迷人。”郑宗龙希望通过用新的形式去记录去传承濒临失传的声音,在召唤回忆的同时让更多后来人能记住好听的节奏和传奇的故事。“假如有一天没有了信仰,但这样的一个艺术在另一个地方存活着,这也是值得开心的事情。”
不忘初心,续写云门舞蹈的传奇
“就像每一次走进练舞房编舞都想逃回家,人生有多次面对瓶颈而踌躇不前,总会有一双手前来拉我一把。”这双手,指各位前辈,尤其是林怀民老师。郑宗龙是在2002年进的云门,中间一度退出,后来被林怀民邀请当司机。林怀民开始带着郑司机出席各种艺术演出,借光盘给他看,借书给他阅读,郑宗龙的视野一步步拓宽,舞蹈才华渐渐被挖掘出来了。
2017年11月22日,林怀民公布退休计划,表示将在2019年底从艺术总监的职位退休,原职务将由郑宗龙2020年接任。为什么是郑宗龙?林怀民曾说,郑宗龙有一样东西是他非常羡慕的,就是街头旺盛的活力,郑宗龙还可以把这种活力转化成美。
除了音乐林强,“贵人缘”极好的郑宗龙还找来了业界大咖联手给《十三声》加料——美术设计何佳兴,以彩色笔的质感、书法的笔触撇出舞衣的图像;服装设计林秉豪,用UV灯强调舞衣上的荧光色,那光红柳绿,带人回到戏棚舞台下;影像设计王奕盛,在舞台背景投影出悠游的贵气鲤鱼,橘红白的斑斓鱼纹交织出舞台的绚烂迷离。
林怀民说过:“舞蹈不是用来懂的,要去感受。”一路锤炼下来,郑宗龙慢慢感知到生命与舞蹈之美,“我觉得舞蹈能带给一个人的,是打开他自己也不知道的另一面感知“,比如《十三声》中传统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让人们看到了云门更多的惊喜。
“我们只是希望舞者这个行业,或者舞蹈这个事情,可以让更多人理解,我们可以改变一点点大家的精神生活,让大家欢乐一点,得到一点安慰。”郑宗龙对云门的未来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