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相非相
2018-10-11孙海刘敏怡
孙海 刘敏怡
正品和山寨,相似的外表,不同的内核。
把它们放置于同一灰色幕布上,以上帝视角俯瞰,
这二者就像是处在两个无限靠近但又始终不会重合的时空中。
拼多多的“山寨门”一时闹得满城风雨, 这些在拼多多上销售的“山寨”商品不过是从隐蔽的城乡结合部搬到全民目击的电商平台。山寨逐渐从一种现象演变为一种产业,再从一种产业演变为一种文化,在中国肆意生长。
山寨,源于正品,产自生活;而资本家想做的,便是冲淡真假间的分界线。赝品越来越像正品,并试图凌驾于正品之上,占据一方市场。如若我们抽离出来,用冷静客观的远距离视角来观察和表达这个市场,那些拙劣的文字游戏不免显得滑稽。
在此情景中,抽离自身来观察这个产业,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抽离,毕竟生活不会像举起相机那样简单。我们中的很多人,似乎正积极且自愿地沉溺于山寨文化中,并怡然自得地在用假货堆砌自己的真实世界。多少人具有分辨山寨的能力,却仍然愿意购买山寨,只因山寨有正品的影子,购买山寨似乎就会有与购买正品等同的幸福感。山寨文化源于消费主义在中国的盛行。人们迷恋主流消费文化,但现行经济水平又无法满足膨胀的欲望,这种收入与消费形态间的差距促使人们购买山寨产品,山寨产业也得以为继。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提出的“符号消费”,能很好地阐释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人们过度消费的缘由。在后现代社会,消费并不是物质性的实践,它的定义,不在于我们吃的食物,不在于我们使用的汽车,而是所有这些东西相加的意义的总和。 我们不仅要这个产品 , 更要这个产品的象征意义。很多时候,人们喜欢所谓的正品牌子货,乃是喜欢它们所附带的身份感,并不一定是喜欢产品本身。通过购买山寨产品,与正品相应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认同似乎可以凭空架构。山寨盛行,无外乎是领会其神,建构其奢而不必付出高昂的代价。摄影师所选的食品类题材,虽然不是什么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但它们意在表达的消费心理是一样的。有时候,也正因为这些食品无论真赝与否,价格都不算高昂,它们似乎就能更理所应当地存在于市场中,被资本家美其名曰为穷人们的“消费升级”。
鲍德里亚也是一名优秀的摄影师,他曾说:“摄影叙述的是我们缺席时世界的样子,镜头探寻的就是这个缺席。”当我们试着和镜头一样用第三视角来看这些产品,不难发现山寨食品确实有其劣质感,但真的去品尝,正品和山寨的实际味道不尽然会有很大的差别。很多情况下,我们对原始品牌的笃定,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品牌价值本身足以成为动因 。本组作品食品整齐有序地摆放,某种程度上类比了现代社会的机器大生产模式。生产链上的产品,正品抑或是山寨,它們生产的最终目的都在于刺激消费,创造资本。
文化产业所构成的明星效应、广告效应,为我们的消费设下定式。穿要穿得和明星一样,吃当然要吃米其林餐厅,用也要用广告里常推荐的明星产品,这样才能称之为“活得幸福”。文化产业把“美好生活”与消费挂钩,引导群众去效仿富人的生活方式。换而言之,它在暗示只有购买正品,群众才能获得相应的幸福体验。而在不想投资与正品相对应的价值时,一大票消费者便会选择与正品无限靠近的山寨产品。实际上,购买正品就会有相应的幸福感吗?答案当然是不尽然 。山寨产业,同正品产业一样,实质上也归属于整个庞大的资本体系中。通过消费那些与“美好生活”相联系的商品,现代人已经创造了惊人的消费量 。如此,消费不再内疚,从众不再反思,消费刺激生产,资本家成为最后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