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吗?我是五年前的你
2018-10-11诸葛雅琪
诸葛雅琪
十年一个轮回。仿佛命运中的一切如手心的纹路,早已在冥冥中有了安排。
我更愿意相信的是:五年一个分水岭。
给五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吧,预设一个时间,记得准时拆开。
Hi,你好吗?我是五年前的你。
但愿你還记得有这么一回事,能够按时拂去信封上的浮灰。抖开信纸的一瞬间,会闻到时光的味道吗?
我站在十五岁的尾巴上浮想联翩,你的二十一岁正躲在不远的地方诡异地朝你张望。
你在哪一座城市念大学呢?被陌生的人群包围着,你会莫名地心慌吗?你一定喜欢窝在图书馆吧,寻一个临窗的位置,一桌的阳光任你挑逗。
大三,你一定在忙着考研。你究竟有没有念与外语有关的专业,为了考研的时候去读同声传译?还是,你早已脱离了我替你选定的人生轨道——因为……因为你怕自己做不到。
你还在看那本词根词缀的书吗?因为看了《阿基拉和拼字比赛》,我立刻冲动地去网上定了一本可以当砖头用的《英语词根词缀大全》。标价让我犹豫了一小下,但是抱着“高中看不完大学继续看”的想法,我还是对自己的钱包下手了。我格外留恋这部电影的结尾,镜头迅速切换,不同的人陪着阿基拉拼出最后一个单词。你还愿意看这样温暖美好的励志片吗?或许你早已相信,生活不是拍电影,哪有那么多机缘巧合,哪有那么多梦想随随便便就可以实现。
我之前正在努力写着语文的诗词鉴赏题目。我觉得读词真是件优雅的事情,哪怕我睡眼蒙眬蓬头垢面地在读,也一定是一件优雅的事情。一个属于宋词的早晨,跟着到来的应该也是诗情画意的一天。常常被感动得一塌糊涂,虽然很多时候触动我的词句,我理解出来的含义并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本意。刚刚在做的《浣溪沙》,我正陶醉于自己写的“此词寄意于征鸿,表达了词人独自一人漂泊异地的思乡之情”,却看见答案上好好地写着“词人通过景色描写,表现与亲人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好像,我的理解偏差得不止一星半点。你还愿意在这上面花时间吗?“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那个笑时犹带岭梅香的女子,你还记得她的名字吗?
你有没有到编辑部做实习编辑?你知道我一直有这个愿望。学了一个与编辑不怎么相干的专业,你一定不会轻易被杂志社接受吧。你的口才怎么样,应该比我强了不少吧?拆信的时候,记得不要被信封里夹着的小东西吓到,小卡片、小星星、小饰物,都有可能,因为我都干过。你会不会觉得眼角微微湿润呢?那些奇形怪状的小东西,涉过万水千山,终于风尘仆仆地抵达你身边。你是不是疲于见到“请一定要回复我”这样的字眼?希望你不要笑一笑就拿开,写下这样一行字的孩子一定怀着最单纯的情思,把自己的梦想托付在你身上,渴望遇见这些文字的是一个能深入她内心深处的人。你会找个安静的夜晚,仔细地回一封信给她吗?不是出于礼貌,而是因为,不经意间,你从这样的文字里窥见了自己的过去。你知道,我曾多少次写下这行字吗?期待有一天会收到一封来自编辑部的手写的温情的信。
你还写字吗?我还是偶尔临帖。找个有风的下午,摊开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把钟表拿得远远的,倒一点墨汁,小心地刮去笔尖的浮躁,写上几行字。一张宣纸不必写满,只是想要被墨香俘虏的感觉。我矫情起来还真是要命呵。
我喜欢用透明胶带把课本的边角斜黏起来。你一定很好地保留了这个习惯吧。其实,我和你一样,也着迷于市面上或素雅或张扬的书皮纸,只是,我不愿意让它们囚禁我的任何一本书。我相信每本书的封面里一定都藏着一个故事,哪怕是千篇一律的课本。封面与书,总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是这种联系很好地藏起了自己,等着你慢慢地参透。我一直觉得,当书页因为频繁翻阅和岁月的侵蚀,纸张变得薄而脆,似乎略略用劲,就可以给它平添一道裂痕时,书的封面仍光洁如新,是一种美妙的组合。你会夹着几本这样的书从教学楼走到宿舍吗?深秋时节拈一片落叶夹进书里,也许,会同时拈起一份美好的邂逅。
刚才找信纸的时候,着实费了一番工夫。你知道我一直不喜欢用小书架,所有的书规规矩矩地摆在那里,不依不靠,每几本书之间还有隔板隔开。彼此,毫不相干。我更喜欢把所有的书一摞摞地堆在地板上或是写字台上。你也可以说我这是在为自己的杂乱无章找了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很多时候,梦想也不过是我们逃避现实的美丽借口。半跪在地板上,有时干脆坐在地板上从书堆里淘金。你知道的,有时会有意外的惊喜。在某本书里细心夹好却忘在脑后的小纸条,不记得塞在哪里的漂亮贴纸,它们在某一次的翻箱倒柜中得以重见天日。这样的欣喜,又怎是整齐有序可以给予的呢。你还爱这样宽大明亮的写字台吗?你一定要笑我,写字台哪有明亮的呢,又不是窗户。我喜欢白色的宽大到可以任我把书乱七八糟地堆在上面的写字台,对,就像我现在房间里的这个,有着可以倒映出年华呓语的明亮。
人的某种完完全全的蜕变往往在沉默的时候完成。我倔强固执委屈地反击,也总是以沉默的方式完成。我们前一阵子报文理,一堆人为自己的人生方向犹豫不决的时候,我毫无悬念地填了“文”。可是你知道么,文综里面最最能拉开差距的地理,有那么一阵子是我的软肋。我想我永远都弄不明白晨昏线的计算,永远都分不清背斜和向斜。上课没有不听讲,作业没有不完成,有了疑问没有不请教,然而第一次考试,仍然惨不忍睹。一向所向披靡的我,何曾体会过没于人群的滋味。那种无从诉说的小忧伤小无奈,又该怎样完整地丢掉呢?夜夜纠缠自己的,更多的还是不安。似乎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辱没了传闻中无往不胜的自己。你看,原来我一直都是心事重重的小孩。后来是如何在某一天拗过了那道弯,就此一路顺风顺水了呢?我有些记不清了。只是,慢慢地爱上了画地图。一遍遍地画洋流图、气候图,试图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复杂的世界。
爸妈在客厅看电视。上一段写完的时候我出去转了一圈。站着瞄了一眼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我指着刚出场的那个人随口问:“这人是好还是坏?”我想要的只不过是一个字的回答。好,或者,坏。只是我得到的回答却是“不算特别好,但也不怎么坏”。嗯,有些啼笑皆非,习惯用好与坏区分周围的事物。小孩子的世界里就是这样,要么黑要么白,黑色如墨汁染了一地,白色明晃晃地刺人眼。只是,我们生活的这个没有用真空玻璃罩封闭起来的世界,真的存在绝对的是与非吗?不仅是与非,我们总是亲眼目睹周围的人生活得混混沌沌,过去与未来一样迷茫。我们在唏嘘叹惋的同时,却不知不觉将自己的人生也驶向那样的太虚幻境。
写信给你的时候,毛衣袖口与信纸摩擦,发出轻微的声响。我一直愿意穿袖口微长的毛衣,就像我一直愿意用蓝黑颜色的钢笔写字。在中性笔替芯里,这种颜色被描述为墨蓝。这种区别于纯蓝和纯黑的颜色,始终洋溢着一种特立独行的气息。似乎我遮住小半个手掌的毛衣袖口,也是这样一个我行我素的小骑士。我行我素,大概带着点贬义的色彩,然而,人们对于与自己熟悉的世界格格不入的事物抱有的最初态度,不也往往略带贬义?
对于重要的不能忘记的事情,你是借助手机备忘录吗?自己的记忆要借助冰冷的机器承载,如冷风遁入领口一样悲凉。我还是常常在手心里写字。老师在前面郑重其事地强调,这个一定不能忘,明天一定要把那个带来。我通常在这个时候开始在手心涂涂抹抹,笔尖留下的痕迹和手心的纹路交错在一起,墨迹慢慢渗透,一路蔓延开来。似乎,这样的痕迹远比那所谓的爱情线事业线来得真实来得安稳。
我一直惧怕被人问到所谓梦想所谓未来。在一个新的集体里,这个话题却不可避免地被提及。主题班会、课前演讲、作文讲评,这几个字眼的出镜率着实很高。后来好歹也掌握了点技巧,能够含糊不清地说些类似“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句子。的确是美好的画面,却不是任何人都能像乘地铁从这一站到下一站那样轻易抵达。最后定下来的梦想,是做口译。你会笑我痴心妄想吧,或许有点。所以我迟迟不敢大声地说出这个难以企及的梦想——也许该叫幻想?有着良好语言环境并且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人,也并不是个个都做得了口译。而我呢,似乎身边只剩这个肥皂泡一样的愿望。偶尔腾出点时间仿那些地道的语段,在百度里神经兮兮地搜索做口译需要哪些条件、需要做哪些准备,挑几个口译的视频放到收藏夹,拿出来一遍遍回放。那些舌灿莲花的人,将来的某一天,我会成为他们中的一个吗?
最残忍的事情一定不是没有梦想地麻木行走,而是亲手丢弃曾心醉神迷的梦想,亲手摧毁曾赋予自己的信仰。
你,会不会有一天决绝地把我的梦想踏在脚下,头也不回地离开?
其实很想问问你,你希望我替你提前做好哪些准备?如果可能的话,你托个梦给我吧。
或许,看完这封信,你也突发奇想,想再弄一个五年之约,写封信给五年后的你?
太晚了,我该睡了。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