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锚式教学在神经内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2018-10-11梁涛王静胡小林姚本海潘成玉周知微徐祖才
梁涛 王静 胡小林 姚本海 潘成玉 周知微 徐祖才
随着医学技术及知识信息全球化的飞跃发展,人类对疾病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对疾病的研究已经从单纯临床症状学逐渐发展至对疾病的病理变化、分子机制、基因改变等更为详细的研究,疾病的治疗也变得越来越精准。医学模式也由生物医学模式逐步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学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素质要求。因此,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也必须跟着发生变化。在大多数的临床医学生,特点是在校医学生看来,神经病学是一门及其枯燥的学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神经病学专业性极强,病种多,神经系统的解剖、病理变化抽象,神经递质、神经传导及功能变化复杂。从而导致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差,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困难重重。临床实习是医学生职业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它是医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也是医学生跟患者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解决临床问题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对医学生整个执业生涯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的健康意识逐渐加强,导致医院患者与日俱增,特别在教学医院尤为明显,这对临床医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临床实践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的医疗人才的主要环节,也是教学医院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基于目前社会状态,需要培养一批专业素养硬、人文关怀好、综合素质高临床专业人才。因此,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临床实习质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观念,一直是我院神经内科教学要求。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遵义医学院2013级在神经内科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学员作为研究对象,临床实习时间为2016年8月7日—11月19日,共5批次100名学员。入科后,将100名学员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抛锚式教学方法),对照组(传统教学方法)。
1.2 分组教学方法
1.2.1 对照组 使用传统的带教方法,即以带教老师的输出性传带为主;
1.2.2 实验组 对入组学员分五步进行:(1)对学生进行实习前集中训练:学习临床实习生管理规定,实习练习的书写相关要求,如何及时、准确、客观地完成对教师见习教学质量、学生相互间实习情况的评价。(2)确定问题即设定抛锚点:教师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问题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向学生提问,学生围绕这一“锚”展开学习和探索。教师在实习前3天公布实习病种、目的需掌握内容等资料通知学生,向学生推荐阅读资料、杂志及网站名称,让学生充分了解实习的目标和要求,并由学生自行计拟讨论问题,最后由带教老师确定其问题的合理性。(3)自主学习:学生在实习前根据实习的内容与要求,以复习理论为先导,以临床实例为中心,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重点进行实习前预习,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4)合作学习:分成每组10~15人,每组由学生推荐产生组长、副组长各1名。由组长主持、副组长协助,本组同学一起论和交流。(5)搭建脚手架:利用医院现有的数字化信息平台,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教学各个环节实施检查、监督、指导。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出科成绩比较
在每轮实习结束后进行出科理论考核,出科试卷由40道客观题组成,均为单选题,出科内容涵盖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前沿研究、基本技能等内容,出科时严格执行闭卷考试。其中,实验组的出科成绩平均分为(81.15±6.25)分,对照组的出科成绩平均分为(76.49±8.63)(表1),进一步对出科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说明实验组对神经内科基本知识认识深入,掌握牢靠。
表1 2013级临床实习生神经内科出科成绩(±s,分)
表1 2013级临床实习生神经内科出科成绩(±s,分)
实验组 50 81.15±6.25对照组 50 76.49±8.63
图1 实验组与对照组出科理论成绩统计图
2.2 问卷调查分析
每轮实习结束后,对实验组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方式采用匿名,每名学生在手机上扫描二维码填写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大体上对我科教学方式表示赞同,认可我科教学方法。同时通过抛锚式教学,大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医患沟通能力,查询及获取资料能力及解决临床问题能力均取得提高,并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值得推广、应该维持下去(图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外部条件的不断变化,临床实习质量出现明显滑坡,究其原因,主要有:(1)临床教学资源不足,实践机会减少;(2)就业和考研等因素影响,临床实习时间难以保证;(3)传统医学教学模式阻碍了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1]。针对我国目前临床实践教学面临的严峻现实,特别是神经内科实践教学特殊性,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在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新式教学方法,如姚本海等运用CBL(case based learning)、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等多元化教学方法运用于神经内科实践教学活动中,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2]。吴忧等探讨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见习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发现PBL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效果更优,能提高见习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3]。龚自力等运用医学模拟教学联合问题学习法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学员学习兴趣,提高学员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协作能力以及综合处理能力[4]。郭俊等观察BBL(bedside based learning)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其提升了学生的各项能力,适合在神经内科实习教学中推广应用[5]。
图2 出科实验组调查问卷分析
抛锚式教学法是基于构建主义教育理论的一种具体的教学模式,其强调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真实问题为中心,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生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6-7]。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指导者,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及主动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8]。具体到项目中,在这个项目开始之前,首先对团队的每个成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以确保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任务、教学手段、教学目标能保持一致。以每周二、五下午作为固定学习时间点,每次学习之前先公布学习内容、学习病种,如脑血管病如何进行二级预防、癫痫持续状态的处理流程、颅内感染中脑脊液特点等主题。然后由学生自行查找资料,准备汇报课件,寻找对应疾病的患者。汇报时,首先由小组推选出的讲者进行汇报,带教老师、学生在汇报过程中或者汇报过程后进行相互提问。需要指出的是,整个过程是在相对轻松氛围,相互讨论下进行,而非传统授课形式。讨论结束后,学生寻找与当日主题相关的患者,进行床旁演练,演练内容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分析诊断及鉴别诊断等内容,整个过程中主要是以学生为主角,学生演示、输出为主,带教老师适时进行点拨及提问,必要时亲身示范教学。最后,由组长进行总结,带教老师进行反馈,指出不足、改进之处。基于抛锚式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一方面,在出科成绩上,可以看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说明经过抛锚式教学,学生对我科基本理论知识较好,掌握知识教牢靠,养成系统的诊疗思路,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学习模式,学生在非专业技能方面同样也取得显著效果,学生更愿意主动去接触患者,主动去解决患者存在问题,主动去关心患者,更积极地去参与整个诊疗活动。我们对采用抛锚式教学法的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这部分学生大部分对这种教学模式持肯定态度,大部分学生对在神经内科实习期间所取得的收获及成长表示满意,并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值得推广、应该维持下去。
目前,抛锚式教学法在多数西方国家取得良好效果,其运用不仅局限于医学,在数学课堂教学、软件开发、英语口语应用、汉语听说读写、社会技能训练等各个方面均有所建树,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9-13]。本次研究表明,采取抛锚式教学方法适用于神经内科实习教学,其成果显著,值得推广。抛锚式教学法极大的增强学生对神经病学的兴趣,使学生在问题中主动学习,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性提高,学习积极性得到挖掘,也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这种综合素质的提升,为成为一个优秀临床医师,养成良好的诊疗思路,构建良好医患关系奠定了一个牢靠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