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冬季项目实现“全面参赛”的策略研究
——基于对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调查
2018-10-11李海鹏陈小平
李海鹏,陈小平,何 卫
【编者按】2018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迎来了建所60周年。回望甲子,科研所始终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以国民体质监测和健身方法研究、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研究、体育政策研究、体育工程技术研究等领域为主要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我国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科技支持和服务。风雨六十载,科研所精准把握国际体育科学前沿领域和体育事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坚持秉承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开放的学术思想、科学的研究方法展开各项研究工作,推动了一项项重大原创性成果的产生,引领了我国体育科技事业发展。为庆贺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建所60周年,本刊将科研所优秀研究人员的最新原创研究成果选编刊登,以飨读者。
我国冬季项目实现“全面参赛”的策略研究——基于对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调查
李海鹏,陈小平,何 卫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北京 100061
目前,在冬奥会进入“北京时间”的背景下,如何快速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实现“全面参赛”目标已成为我国体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对2018年平昌冬奥会我国未参赛项目的类型、能量代谢和场地特征等分析发现:我国未参赛项目以速度、耐力等体能类为主,技术动作具有反复性、固定性和连贯性的特点。据此提出如下对策:1)我国未参赛项目应根据项目主要特征明确各自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2)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打造国际化训练平台;3)探索我国冬季项目发展的新模式,加强跨项目选材和体能康复团队建设等。
冬季项目;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科技助力
1 前言
2018年平昌冬奥会中国体育健儿共收获1枚金牌、6枚银牌、2枚铜牌。但是,越野滑雪、冬季两项、高山滑雪等基础大项总体落后的状况无明显改善,距离国际水准依然有较大差距[5],102个竞赛小项中我国代表团只参加了其中53项比赛,剩余49项未取得参赛资格,可见,实现2022年北京冬奥会“全面参赛”的目标仍任重道远[1]。
竞赛小项的全面覆盖和参赛人数的全面增加是实现“全面参赛”目标的两个基本维度。竞赛小项全面覆盖的内涵实际是通过科技助力等途径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达到我国冬季项目整体水平提高的目标;参赛人数全面增加的内涵实际是对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模式的具体要求。本研究对我国未取得2018年平昌冬奥会参赛资格的竞赛小项进行特征和原因分析,查找共性问题,发现备战过程中存在的短板,提出“精准发力”的合理化建议。同时,对国外冬季项目发展的先进经验进行梳理和回顾,提炼精华、查找规律,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恶补短板”为基本思路,以期为中国代表团实现2022年北京冬奥会“全面参赛”目标建言献策。
2 我国未参赛项目及其主要原因分析
2018年平昌冬奥会在项目设置上共设15个大项,102个竞赛小项。我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了其中的12个大项和53个竞赛小项,冰球、雪橇、北欧两项等3个大项和49个竞赛小项均未参赛,参赛率为51.9%。由图1可见,中国队在运动员总参赛人数上与本届比赛奖牌榜前13名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与德国、加拿大等冬季项目综合实力较强的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参赛女性运动员人数多于男性。由表1可见,我国未参赛的49个竞赛小项中,冰上项目13项,占未参赛项目的26.5%,雪上项目36项,占未参赛项目的73.5%,雪上项目明显多于冰上项目;个人项目34项,集体项目15项;男子项目30项,占未参赛项目的61.3%,女子16项,占未参赛项目的32.6%,男女混合项目3项,占未参赛项目的6.1%。综上所述,我国冬季项目具有总参赛人数相对冬季项目发达国家较少,未参赛项目以男子个人项目居多,雪上项目明显多于冰上项目的趋势,我国冬季项目“冰强雪弱”的基本形势没有发生变化。本文中“未参赛项目”特指未取得2018年平昌冬奥会比赛资格的竞赛小项。
2.1 类型分析
通过项目类型分析可以提炼运动项目间的不同属性,清晰地把握项目发展的系统性和联系性,科学地掌握备战和训练方向。本研究主要从项目特点和动作结构特点对2018年平昌冬奥会我国未参赛项目的类型进行分析(表1)。
2.1.1 项目特点
速度性项目19项、耐力性项目17项、技巧性项目10项、集体球类项目2项、精准性项目1项。由图2可见,未参赛项目中速度、耐力性项目共有36项,占全部未参赛项目的74%,技巧性项目有10项,占全部未参赛项目的20%,集体球类项目2项,占全部未参赛项目的4%,精准性项目1项,占全部未参赛项目的2%。以上数据一方面说明我国冬季项目中以速度和耐力素质为代表的体能类项目整体发展水平不高,需要重点发展和突破;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在奥运备战中对体能要素的重视不够,应高度重视以速度和耐力为代表的体能在运动员竞技能力中的重要作用。
图1 中国与2018年冬奥会奖牌榜前3名国家参赛运动员数量对比柱状图
Figure 1. Comparison of Participants between China and the Top 3 Countries in the 2018 Olympic Winter Games
数据来源:国际奥委会官方网站。
此外,还应重视具有相同项目特征的优势项目对未参赛项目的促进作用,通过历届冬奥会我国获奖牌情况可以看出(表2),我国技巧类项目中自由式滑雪与单板滑雪在跳跃、转体、翻腾等空中技巧方面具有一定相似性,可以相互学习借鉴,甚至可以与跳水、体操等夏季优势项目进行跨界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运动能力;短道速滑与速度滑冰同属速度性项目,在训练经验和参赛准备等方面可以互相借鉴,共同发展。
2.1.2 动作结构特征
动作结构特征是按照人体运动的形式和生物力学特点总结出的具有一定共性规律的特征[8]。分析未参赛项目的动作结构特征可以促进相关技能的学习迁移,在2022年北京冬奥备战周期中不断发展和优化技术动作,提高运动表现。由表3可见,在我国未参赛的49个竞赛小项中,周期性动作结构项目14项,非周期性动作结构35项。其中,周期性动作结构主要由速度滑冰(4项)、越野滑雪(2项)和高山滑雪(8项)组成,而这类项目在项目特征分析中全部为体能类速度、耐力性项目,这从动作结构的角度再次证明体能在我国冬季项目备战中的重要地位,实现“全面参赛”目标必须提高体能类项目的参赛率。
表1 2018年平昌冬奥会我国未参赛项目统计与分类
表2 1980—2018年我国冬奥会获奖牌项目
表3 我国未参赛项目的动作结构分类
周期性项目的技术动作具有反复性和连贯性特点,在力学特征和空间特征上具有相似性和固定性,因此,技术训练易于集中安排和快速提高,在保证技术动作优化的同时提高体能即可短时间内快速提高运动成绩。例如,越野滑雪运动员对传统式、蹬冰式等滑雪技术动作进行全面诊断和优化后,通过加强有氧耐力、速度耐力等体能训练即可快速提高运动能力。非周期性项目中跳台滑雪、自由式滑雪等项目的动作结构同样具有一定固定性和连贯性特点,要求运动员完整地再现训练中多次重复练习的动作组合,因此,与周期性项目相似,在保证技术动作稳定、优化的同时提高体能即可相对快速地提高运动成绩。
综上所述,我国未参赛项目以体能类项目为主,速度和耐力性项目尤为突出;技术动作具有反复性、连贯性和固定组合性的特点。在保证技术动作优化的同时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可以实现短时间内快速提高运动能力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该类项目由于技术动作相对固定,易于短时间内获得技术提高,非常适合跨界跨项选材运动员的培养。
2.2 能量代谢特征
结合我国未参赛项目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等因素,对未参赛项目的主要能量供应特征进行分类,发现以磷酸原、糖酵解供能系统为主的速度类项目共29项,占全部未参赛项目的59.2%,主要包括跳台滑雪、高山滑雪、雪车等项目;有氧供能系统为主的耐力性项目14项,占全部未参赛项目的28.6%,主要包括速度滑冰、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等项目;以冰球、北欧两项为代表的全面供能项目6项,占全部未参赛项目的12.2%。以磷酸原、糖酵解供能系统为主的无氧供能系统具有动员快、供能时间短的特点,在项目特征上以短时间、速度型项目为主,该类项目在我国未参赛项目中占比相对较高。
在运动训练实践过程中,以速度滑冰、越野滑雪为代表的我国长距离体能类项目,对能量代谢特征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使得计划制定和负荷设计等源头问题上出现错误,运动成绩难以提高。这也是我国速度滑冰、越野滑雪等长距离基础大项缺乏国际竞争力的根源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冰球作为冬奥会唯一的集体球类项目,具有能量代谢系统综合、对抗性强、参赛人数多的特征,同时具有一定教育价值和社会影响力[14]。重视冰球项目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全面参赛”目标的实现,更是实现“三亿人上冰雪”目标的重要途径。
2.3 场地特征
由表1可见,我国未参赛项目中高山滑雪、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雪橇和雪车等项目共计26个竞赛小项,占全部未参赛项目的53%。上述项目均属竞速类项目,比赛成绩取决于耗时多少,运动员在赛道上进行滑行或回转时,对赛道弧度、弯道设计以及倾斜角度的把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比赛的最终成绩[15]。因此,场地因素影响着我国半数以上的未参赛项目发展。以韩国钢架雪车运动员尹诚彬为例,他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钢架雪车比赛中以3 min 49.57 s的成绩获得第16名,而4年后作为东道主,他以3 min 20.55 s的成绩获得该项目比赛金牌[2]。一方面说明尹诚彬竞技能力得到快速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其在场地熟悉程度上的东道主优势。
反观我国冬季项目场地设施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尚属初级发展阶段。以高山滑雪项目为例,目前,我国拥有亚布力滑雪场、北大湖滑雪场、长白山滑雪场、金厂滑雪场等10余处大型滑雪场地。截止到2015年,全国滑雪场总数达568家,相比2014年新增加了108家,增幅为23.48%;相比2010年增加了298家,增幅为110.37%[7]。虽然滑雪场地众多,但是,一方面,由于建设符合国际比赛标准的高山滑雪场需要数以亿计的前期投资和庞大的后期养护费用;另一方面,高山滑雪对积雪期、雪质、风速、温度、海拔等自然条件要求极高,导致目前我国符合国际标准的高山滑雪比赛场地并不多。
国际标准比赛场地的匮乏导致我国鲜有国际水准的大型滑雪赛事,运动员也就很难在高标准、高难度的场地中训练和比赛,这严重制约了我国高山滑雪项目的发展和运动员能力的提高。同样问题也存在于单板滑雪、雪车、雪橇等项目中,这已逐渐成为困扰我国冬季项目发展的共性问题。作为2022年冬奥会的东道主,我们应充分利用东道主优势,发挥高山滑雪、雪车等竞速类项目成绩受场地熟悉程度影响的有利条件,提前做好场地规划,重点培养发展。
3 实现“全面参赛”的应对策略
在冬奥会进入“北京时间”的背景下,我国冬季项目整体发展水平不高,部分基础大项总体落后的状况无明显改善,距离国际水准依然有较大差距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实现“全面参赛”的目标成为体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以未参赛项目的类型、能量代谢、场地等因素分析为基础,结合冬奥会强国项目发展的共性规律,提出如下应对策略。
3.1 基于项目分类需求的科技精准助力
实现“全面参赛”目标首先要定位并分析我国自身发展的不足,然后根据自身不足查找相关国际先进经验,提出相应科技精准助力方向。基于对2018年平昌冬奥会我国未参赛项目的分类和原因分析,本研究将我国49个未参赛项目分为体能类、技巧类、场地类和集体类4个类别(表4),对照优势国家近3届奥运会的成绩统计(表5),提出适合不同类别的科技助力方向。
表4 我国冬奥会未参赛项目的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
3.1.1 体能类项目
体能类项目(速度滑冰、越野滑雪、北欧两项等)以周期性技术动作为主,对速度、耐力等体能素质要求较高,因此,适合赛艇、自行车、田径中长跑等体能类项目通过跨项的方式增加人才储备,打通人才培养壁垒,提高人才使用效率。通过表5可见,该类项目挪威、荷兰等国具有一定优势,应重点引进上述国家的高水平外教进行技术诊断与指导,快速提高我国运动员的科学化训练水平,达到短时间内提高运动能力,增加参赛人数,越野滑雪登上领奖台的发展目标。
3.1.2 技巧类项目
技巧类项目(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等)对灵敏和柔韧素质要求较高,注重身体协调性。因此,适合借鉴体操、跳水、武术等同类型优势项目的发展经验,充分利用我国运动员灵敏和协调性强的身体条件优势,辅助跨界跨项选材、技术诊断与优化等手段快速提高运动能力。结合表5所示,加强对加拿大、美国等该类项目优势国家的人才引进力度,聘请高水平教练员和技术编排专家,帮助提高训练质量和动作难度,加强自身竞争力,实现雪上技巧类项目重点突破的发展目标。
3.1.3 场地类项目
场地类项目(雪车、跳台滑雪等)具有运动成绩受场地影响的明显特征,越熟悉赛道越容易取得好成绩,我国作为东道主应把握机会,加快相关场馆和赛道建设,提高运动员对场地的熟悉程度,加强训练针对性。此外,该类项目对运动员的速度和爆发力要求较高,因此,适合从田径短跑、跳跃等项目中跨项目选材,同时鼓励部分运动员赴德国、挪威、奥地利等国(表5)训练和比赛,加大领滑机器人、模拟训练室等训练辅助器材的研发,达到快速、高效提高该类项目运动水平的目标。
3.1.4 集体类项目
表5 2010-2018年3届冬奥会我国未参赛项目奖牌情况统计
注:数据来源于国际奥委会官网;“未参赛项目”特指未取得2018年平昌冬奥会比赛资格的竞赛小项;“—”指该届冬奥会未设此项比赛。
集体类项目(男子冰壶、冰球等)具有策略性强,参赛人数多,竞技能力结构复杂的特征。我国男子冰壶曾获2014年索契冬奥会第4名,已经具备一定竞争力。因此,应该以技术优化和战术训练为核心,加强心理训练,引进瑞典、加拿大等优势国家(表5)的教练员和科研团队,大胆尝试新的训练方式和方法,综合提高竞技能力。冰球项目作为冬奥会唯一集体球类项目,具有对抗激烈,观赏性强的特点,目前在我国开展水平较低。因此,应重视向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表5)全面学习,充分利用冰球职业联赛对国家队的促进作用,注重冰球科技助力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加强科学化监控设备和训练装备的引进,提高我国在科学化训练方面的硬件水平,为冰球项目的长期发展打好基础。
3.2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打造国际化训练平台
目前,我国冬季项目的发展存在优势项目少而不尖,潜优势项目停滞不前,落后项目发展缓慢的局面。想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要在国际合作上下功夫,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和理念,最大程度地发挥器材装备和技术诊断对运动成绩的提高作用,整合国际训练资源和科技力量,打造国际化训练平台。
荷兰作为冬季运动强国,在短道速滑的器材装备等方面拥有丰富经验。2018年平昌冬奥会中,荷兰代表团共获得8枚金牌,其中有7枚来自速度滑冰。在女子1 000 m比赛中,荷兰运动员特莫斯以1 min 13.56 s的成绩打破沉寂16年的世界纪录夺得金牌[3]。荷兰速度滑冰的成功除运动员本身的技术、体能和天赋之外,器材和装备对运动成绩的影响也十分重要。
荷兰速度滑冰最重要的装备便是冰刀鞋,荷兰语称为Schaatsen或Noren。通用冰刀鞋一般为连体结构,即冰刀与冰鞋底部相连为整体[21],而荷兰运动生物力学专家Gerrit Jan研发的“Klap-schaatsen”在外形上冰刀前部与冰鞋连接而后部分离(图2),使冰鞋与冰刀二点固定改为单点铰链式固定,在滑行过程中,冰鞋以铰链点为轴,根部可离开冰刀管[9,25]。“Klap”冰鞋最大的特点是刀刃与冰面保持更长时间接触,符合人体运动时肌肉能量的传递和运动力学特征,加之对制作工艺和材料的严格要求,可以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滑行速度[20]。1998年在荷兰女子速滑队首次应用便取得优异成绩,该冰鞋的出现使得速度滑冰男子1 500 m的平均速度从45 km/h提高到52 km/h,其他距离的速度也有类似的提高[10]。
在现代跳台滑雪比赛中,大多数运动员在飞行阶段会选择“V”型技术动作,即运动员在空中飞行时雪板向左右两侧“V”字形分开,使其可以获得更多垂直方向的空气阻力,让飞行距离和飞行时间延长,在着陆前的加速下降过程中还会平飞一段距离,产生所谓的“第二次飞行”的效果[22]。“V”型技术动作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运动成绩,而且还增加了运动员落地的安全性[26]。更有价值的是,该技术经历了艰辛的变革历程和无数次科学实验,可以给我们带来诸多启发。
图2 普通冰刀鞋(左)与Klap冰刀鞋(右)示意图
Figure 2. Ordinary Skate Shoes (Left) and KlapSkate Shoes (Right)
图3 跳台滑雪飞行阶段的技术动作演变示意图
Figure 3. The Evolution of Technical Movements in Ski Jumping Stage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便产生了跳台滑雪的“Kongsberger”技术(图3),它以力学为出发点,让运动员的上半身在臀部弯曲,手臂伸展在前面,而滑雪板则是平行的,以此降低阻力以尽可能获得更大的下滑和腾空速度,这项技术将跳台滑雪的成绩从45 m提高达到100 m。1949年,Erich Windisch在流体力学的基础上对跳台滑雪技术进行了改进,他经过多次实验后发现,将飞行时的手臂位置改为向后移动至臀部附近,可以减少更多空气阻力,人们将此技术称之为“Windisch”。1950年,Andreas Dascher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再次对飞行技术动作进行了修改,创造了新的“Dascher”技术,这种技术要求运动员上半身直立,使得飞行距离更远,同时也成为了跳台滑雪的标准。1969年,波兰运动员Miroslaw Graf首次使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V”型技术动作,虽然当时被认为是另类动作,但还是有科学家对该技术的受力特性、气体的流动规律和伴随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进行了研究。科学家们经过风洞试验发现,“V”型技术动作会使运动员在飞行过程中获得更多垂直方向的空气阻力,让飞行距离和飞行时间延长,比平行跳跃技术的运动成绩提高了10%~28%,而且该技术使得落地更加平稳、安全,随后,该技术于1990年被认可为有效动作并一直沿用至今[11,19]。
历史无数次证明,科技创新在哪里兴起,发展动力就在哪里迸发。无论是荷兰冰刀的改进还是跳台滑雪“V”型技术动作的优化,都有力地证实了科技创新对运动成绩的积极作用,科技创新必须要有国际视野。因此,下一步我国应加大“走出去和引进来”国际化交流的力度,与国外高水平体育科研院所建立战略性合作,采用“柔性引进”等多种方式组建国际专家团队,打造国际化训练平台。尤其对于我国未参赛项目中部分与世界水平差距较大的冬季运动项目,特别是部分尚未开展或基础薄弱的项目,应进一步加大国际合作的力度,引进高水平科技团队,以科技助力来尽快提升运动水平。
3.3 探索我国冬季项目发展的新模式
在世界各国纷纷开始以提高运动表现为目的,以体育器材研发和智能化场馆建设为手段的形势下,我国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借鉴挪威、英国等国的精英体育发展模式,对未参赛项目进行重点帮扶,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冬季项目发展的新模式。
2018年平昌冬奥会,挪威代表团以14金、14银、11铜获得金牌榜和奖牌榜的第1名[6],挪威作为一个仅拥有500万人口的国家,在近两届冬奥会中共获得了25枚金牌、65枚奖牌的好成绩。挪威在冬季项目中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群众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归因于1989年挪威奥林匹克精英学院的成立(Olympiatoppen,OT)[23]。作为一个中央协调机构,挪威奥林匹克精英学院(OT)是挪威奥林匹克委员会、挪威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以及挪威体育联合会的一部分,主要针对挪威高水平精英运动员进行各项科技助力保障和资源整合工作。该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1)为所有运动项目的精英运动员颁发奖金并提供经济保障;2)为所有国家队提供医疗和康复技术支持;3)提供装备精良的国家训练中心供运动员进行科学化训练。
由图4可见,该机构主要由5个业务部门和2个职能部门组成,职能部门主要负责日常运营、经济保障和赛事组织;业务部门主要负责本国全部国家队的运动表现提升和医疗保障工作,涉及运动医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领域,同时将冬季项目与夏季项目分开,分别配备体能、技战术和团队项目教练员进行技术指导和支持,有重点的进行市场开发和运营。其中,运动表现中心以国家训练中心为实践基地,集中了挪威顶级训练学专家、生理学专家、运动心理学以及营养学专家等,目的是整合最佳资源,利用系统的组织模式为本国运动员提供跨专业、多学科的科技支持和训练保障,提高运动表现。
图4 挪威奥林匹克精英学院组织架构和职责示意图
Figure 4.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Norwegian Olympic Elite Academy
资料来源:挪威奥委会官网。
挪威奥林匹克精英学院的发展模式以科研保障平台为基本形式,有效地配置了医疗健康、运动训练、市场开发和综合管理等多方面资源,使得挪威竞技体育参赛水平全面提高并快速发展[12]。不仅如此,这种针对精英体育的发展模式同时具有一定相似性和全球化发展趋势。
Oakley等[24]对英国、法国、西班牙、美国、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6个国家的国家级精英体育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各国已经开始相互模仿对方较为成功的精英运动员培养、管理、运行模式,并且尝试在此基础上对模式的构架和运行方式等方面进行一定改进和优化,使之更加适合本国运动员的发展。在德国,Doge[17]收集并分析了美国、俄罗斯、法国等8个国家的精英体育发展模式,从制度保障、成功路径、科技研发等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西方各国的精英体育发展和竞争“同构化”现象十分明显,精英体育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和区域间在组成类型、数量比例、空间分布、关联方式等方面的演进变化正逐步趋于一致,结构差异正在缩小,精英体育发展模式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
黎涌明等[4]对英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和体系特征进行了研究,指出英国政府通过借鉴澳大利亚竞技体育上的成功经验,对本国精英体育的发展模式重新进行了顶层设计,通过成立英格兰体科所,制定科学选材模式,整合资源资助运动员等多种方式促进了英国竞技体育的复兴,为我国奥运战略的完善和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提供了参考。
以上研究不仅证实了精英体育的发展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适用性,而且指出各国间以科学训练提高运动表现为目的,以体育器材研发和智能化场馆建设为手段的发展趋势业已成型。根据对挪威、英国等国的精英体育发展模式的研究可以得出,精英体育的发展首先要做好系统顶层规划,继而严格按照体系设计进行系统发展,对训练、场地、科研、资金等各要素之间的资源整合能力要求较高,对政府部门的统筹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而我国恰好具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办经验和2022年北京冬奥运会申办经历,在整合资源和协调管理方面具有一定成熟经验可循,不仅如此,我国还拥有完备的体育管理体系和庞大的学校和训练基地网络,可以充分整合诸多现有资源。
因此,应探索建立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冬季项目发展新模式,提高对训练、场地、科研、资金等各要素之间的资源整合能力,对训练、医疗、营养、康复等环节进行集中培训和统筹监管。针对当前备战过程中反映较多的体能、康复等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解决,对器材研发、场馆改造等个性问题邀请国际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一对一解决,利用该发展模式实现我国冬季项目的资源共享,重点提高我国未参赛项目的科技帮扶力度,追求效益最大化。
3.4 加强跨项目选材与体能康复团队建设
冬季项目的全面发展必须依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和源源不断的人才输送。作为人才输送和培养的重要环节,运动员选材显得尤为重要。在竞技体育中,国家往往花费大量财力和精力培养运动员,据Hogan等统计,培养一名奥运会金牌运动员的花费约为3 700万美元[18]。即便如此,许多运动员也因为无法达到奥运会水平而早早退役,这就提出了关于如何最有效的使用人才,如何为运动员提供更全面的指导和帮助的现实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澳大利亚和英国相继提出了跨界跨项选材计划(Talent Transfer, TT)[13,16,27]。该计划的核心是让运动员在从事本专项训练的同时,可以选择性接受其他生物学特征相近的运动专项的训练,以扩展运动员的发展方向,提高运动员的成材率,解决人才的识别和流动问题。Bullock等[13]在都灵冬奥会备战周期中,对澳大利亚女子钢架雪车运动员进行了跨项目选材研究,在14个月的时间内他们对67名来自短跑、体操等项目的运动员进行了 30 m冲刺速度的测试和筛选,经过一段时间的人才识别和流动后确定了10名运动员进入钢架雪车队,之后进行为期5个月的技术和专项训练,经过层层选拔后产生了2名最终代表澳大利亚国家队参加都灵冬奥会的运动员。
英国在2007年启动了“大个子”计划,该计划以赛艇、手球、排球3个运动项目为目标,通过电视宣传等手段在全国范围内招募运动员,在3 010名报名者中进行层层选拔和测试。最终经过人才的识别和流动等过程,56%的跨项目运动员在1年内达到或超过了传统选材的运动员。其中,从事过田径、游泳等项目的运动员Helen Glover在进行赛艇跨项目训练后2年便获得赛艇世界锦标赛亚军,3年后获得赛艇世界杯冠军,4年后获得伦敦奥运会赛艇金牌[28]。
伊辛巴耶娃在15岁时还是一名艺术体操运动员,经过跨项后她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两次夺得撑杆跳高金牌;加拿大自行车运动员克拉拉·修斯曾获得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两枚铜牌,之后跨项目到速度滑冰,获得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短道速滑铜牌,2006年都灵冬奥会1金、1银的好成绩;英国赛艇选手丽贝卡·罗梅罗曾获2004年雅典奥运会赛艇银牌,但在25岁的时候她跨项目至场地自行车,并在2年内成为场地自行车世界冠军,3年内成为了奥运会冠军。
综上所述,澳大利亚、英国等提出的跨界跨项选材重视人才识别和流动性,强调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是对以往选材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为运动员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在奥运会和冬奥会赛场上收获了成功。我国目前面临冬季项目后备人才紧缺的现状,实施跨界跨项选材有助于充分挖掘每名运动员的潜能,打通人才培养壁垒,提高人才培养和使用效率,是实现“全面参赛”目标的重要手段。
重视“选”的同时还应重视“练”,当前运动训练的目标和任务已不是单纯的提升运动能力,而是提升运动能力、预防运动损伤和快速重返赛场等多重任务。近年来,世界体育强国都加强了对体能和康复训练的重视程度,体能与康复已成为推动竞技运动训练科学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通过对未参赛项目的类型分析以及现阶段各级国家队的现实需求不难看出,体能与康复训练已经成为我国冬季项目发展的明显短板,为此,进一步加强我国冬季项目,特别是未参赛项目的体能和康复训练是实现“全面参赛”目标的重要手段。
鉴于当前体能和康复训练的发展国外仍然处于领先的状况,建议实施以国际化体能和康复专家为龙头,以我国体能与康复人才为主体的2018奥运体能与康复核心团队的组建计划。该计划将组建以3级“同心圆”为主体的复合型国际训练团队,核心部分为10~15名国外体能、康复专家级教练;第2级为20名国内体能、康复教练员,他们共同组成覆盖整个国家队的体能、康复“核心团队”,该团队将亲自承担优势和潜优势项目的体能和康复训练,同时也兼负对其他项目体能与康复的指导工作;第3级则是一般项目国家队的体能、康复国内教练员,他们将肩负其他所有项目的体能、康复训练任务,同时接受核心团队的指导。
4 结语
2022年北京冬奥会已经进入“北京时间”,我国冬季项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实现“全面参赛”目标既是对我国竞技体育提出的具体要求,又是实现我国冬季项目普及和开展的重要手段。在诸多困难的严峻形势面前,更应大力倡导和推进“科技助力”,提高金牌后的科技含量。必须认识到,科学的训练才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误、增强效率,如果说竞技训练也有“捷径”的话,它就是科技助力,这在备战训练时间紧迫、形势严峻和任务重大的当下尤为重要。
[1] 国家体育总局.第23届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总结大会在京举行[EB/OL]. http://www.sport.gov.cn/n316/n337/c849289/content.html.
[2] 国际奥委会官方网站.Sochi2014 Skeleton Individual Men [EB/OL]. https://www.olympic.org/sochi-2014/skeleton/individual-men.
[3] 国际奥委会官方网站.Competition-Schedule [EB/OL].https://www.pyeongchang2018.com/en/game-time/results/OWG2018/en/general/competition-schedule.html.
[4] 黎涌明, 陈小平. 英国竞技体育复兴的体系特征及对我国奥运战略的启示[J].体育科学, 2017, 37(5):3-10.
[5] 马毅,吕晶红.我国备战2022年冬奥会重点项目后备人才培养问题探究[J].体育科学,2016,36(4):3-10.
[6] 平昌冬奥会官方网站.Medal Standings[EB/OL]. https://www.pyeongchang2018.com/cn/game-time/results/OWG2018/en/general/medal-standings.html.
[7] 孙承华,伍斌,魏庆华,等.冰雪蓝皮书:中国滑雪产业发展报告(2016)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8]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9] 维基百科.Clap Skate [EB/OL].https://en.wikipedia.org/wiki/Clap_skate.
[10] 维基百科.Gerrit Jan Van [EB/O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errit_Jan_van_Ingen_Schenau.
[11] 维基百科. Ski Jumping Techniiques [EB/O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ki_jumping_techniques#cite_note-heritage2011-2.
[12] AUGESTAD P,BERGSGARD N A, HANSEN A.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an elite sport organization in Norway: the case of Olympiatoppen[J]. Sociol Sport J, 2006, 23(3):293-313.
[13] BULLOCK N,GULBIN J P,MARTIN D T,. Talent identific-ation and deliberate programming in skeleton: ice novice to Winter Olympian in 14 months[J]. J Sports Sci, 2009, 27(4):397-404.
[14] CINVENT J,CROSSMAN J. Patriots at play: analysis of newspa-per coverage of the gold medal contenders in men's and women's ice hockey at the 2010 winter Olympic games[J]. Development, 2012,130(13):2867-2879.
[15] COLYER S L,STOKES K A, BILZON J L,. Physical predictors of elite skeleton start performance[J]. Int J Sports Physiol Perform, 2017, 12(1):81-89.
[16] COLLINS R,COLLINS D, MACANAMARA A,. Change of plans: an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successful talent transfer[J]. J Sports Sci, 2014, 32(17):1621.
[17] DOGE H. A comparison of competitive sport systems[J].New Stud Athletics,2002,17:37-49.
[18] HOGAN K,NORTON K. The price of Olympic gold[J].J Sci Med Sport, 2000,(2):203-218.
[19] ITO S,SEO K,ASAI T.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ski jumping styles [M]//The Engineering of Sport 7.Springer Paris, 2009:9,140.
[20] JOS J. World records: how much athlete? How much technology? [J]. Int J Sports Physiol Perform, 2010, 5(2):262.
[21] KANJILAL K, MONDOL S S.A review of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s of biomechanics in sports[J]. Mech Mech Eng, 2017, 17(1):8-15.
[22] MULLER E,SCHWAMEDER H. Biomechanical aspects of new techniques in alpine skiing and ski-jumping[J]. J Sports Sci, 2003, 21(9):679.
[23] Olympiatoppen-Organization[EB/OL]. http://www.olympiatoppen.no/om_olympiatoppen/organisasjon.html.
[24] OAKLEY B, GREEN M. The production of Olympic champions: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elite sport development system[J]. Eur J Sport Manag, 2001, 8:83-105.
[25] STEFANYSHYN D J, WANNOP J W. Biomechanics research and sport equipment development [J]. Sports Eng, 2015, 18(4):191-202.
[26] TROY F. Alpine skiing technology: Faster, higher, stronger[J]. Sports Technol, 2009, 2(1-2):5-6.
[27] WILLIANS A,REILLY T. Talent ident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soccer[J]. J Sports Sci, 2000,18:657-667.
[28] VAEYENS R,WARR C R,PHILIPPAERTS R,. Talent identification and promotion programes of Olympic athletes[J]. J Sports Sci, 2009, 27(13): 1367-1380.
Research on the Strategy of China Full Participation in Winter Olympic Games—Based on Pyeongchang Winter Olympics
LI Hai-peng, CHEN Xiao-ping, HE Wei
China Institute of Sport Science, Beijing 100061,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Winter Olympic Games entering “Beijing Time”, how to improve the athletes' competitive ability and realize the goal of "full participation" has become a hot issue in China's sports circl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ypes, energy metabolism and site features of the no entries in the 2018 Pyeongchang Winter Olympics,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no entries in China were dominated by physical abilities such as speed and endurance, and the technical skill were repetitive, fixed and consistent.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development goals and implementation paths of no entries should be defined according to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sports. We should draw on foreign advanced experience to build an international training platform; explore the new mode of winter sports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strengthen talent transfer and physical rehabilitation team building.
1002-9826(2018)05-0003-10
10.16470/j.csst.201805001
G86
A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基本16-38, 基本17-30)。
李海鹏,男,在读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训练,E-mail:lihaipeng@ci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