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8-10-10陈红菊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9期
关键词:血糖控制护理对策糖尿病

陈红菊

[摘要] 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分析以及护理对策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8月期间在该院收治的6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跟踪随访、查找原因,并根据存在的原因进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结果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与患者对疾病了解相关知识的程度不够,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与患者能否合理运用饮食、运动、药物的治疗非常关键,同时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加重病情的恶化。 结论 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相关疾病力度宣传,通过科学合理的健康宣教来增强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关键词] 糖尿病;血糖控制;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5(a)-0119-02

糖尿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较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加快了发病率的上升趋势。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等症状,直接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对于现在的医疗水平,临床上目前的治疗手段还处于完善阶段,通常常规治疗可改善患者症状,但处于长期疗效,效果欠佳,治疗效果较差。导致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反复住院,不但给经济带来了更多的负担,同时也加重了病情[1]。为此,分析该院收治的65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并根据原因进行跟踪随访,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在该院收治的6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该次研究。65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2]。以上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39~75岁,平均年龄(57.5±4.5)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3.2±1.5)年。

1.2 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

①对糖尿病知识匮乏:因糖尿病的血糖水平控制与糖尿病的了解以及文化水平相关。因此,不懂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并发症的严重性、不懂应用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的作用及方法。多数糖尿病患者认为胰岛素具有依赖性,拒绝应用胰岛素,甚至不了解怎样正确使用胰岛素。②服药依从性差:尤其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在不断下降等衰老问题的出现,导致漏服或错服现象的频频发生。有的患者为了迅速达到治疗目的,同时会使用几种胰岛素促泌剂降糖药,特别是多种药物存在联合用药时,患者对餐前、中、后等口服药容易产生混淆。③运动不恰当:有很多患者不爱参加一些社区以及医院的开展的健康教育宣传,以各种理由婉转回绝。甚至社区实施免费测血糖活动,通常均不接受,导致自我保健意识差。④饮食不合理:饮食不规律的患者,经常暴饮暴食,不懂得饮食控制是各类糖尿病最基本的治療手段之一,极度缺乏控制饮食的毅力。⑤患者对胰岛素的保存不佳,导致降低了药物的疗效[2-3]。

1.3 护理对策

①健康饮食指导:糖尿病患者在使用降糖药时,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指导,并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如身高、体重、和每天的活动强度来计算出每日所需的总热量,并通过多媒体讲堂的方式,让患者了解饮食的重要性,并要求患者严格做到定时、定量减少高脂肪、高血糖、高热量、高盐等食物。定期对患者进行血糖监测。②运动指导:对糖尿病患者多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有利于降低血糖、血脂,减轻体重,并能增强体质。建议患者多做一些渐进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游泳等为宜。根据患者的运动强度来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运动时间表,运动不但能够促使患者消耗机体能量,同时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可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水平。③心理疏导:应提升护士沟通能力、应变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的熟练掌握。护士应加强患者相关疾病的宣传力度,使得患者充分认识到糖尿病的致病原因、日常用药治疗的注意事项。④知识宣教:定期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发放宣传资料,采取讲课示范讲解糖尿病的知识,并能正确掌握使用胰岛素注射的方法以及正确掌握血糖测定。⑤生活指导: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不良生活方式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发病率。同时血糖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并延缓了急性及慢性并发症的发生。⑥定期监测血糖:护士应帮助患者每周进行血糖监测,同时嘱咐患者不用刻意减少食量的摄入,或加大运动量,以保证结果客观、属实。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65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进行分析,导致血糖水平控制不佳的主要原因为糖尿病知识缺乏占44.61%;比例最低的是患者是血糖仪的使用不当占7.69%,详细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由生活环境以及家族遗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临床综合症。由于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据有关报道[4-5],我们国家已称为糖尿病发病率为第二高的国家,DM也成为了公共健康问题。糖尿病通常最为明显的表现为“三多一少,”“三多”指的是,饮水多,饮食多,排尿多;“一少”指的是体重会逐渐减少。很多患者在出现早期症状时,通常不会主动采取到院进行针对性治疗,直至到病情严重阶段才选择治疗。不但恶化了病情的发展,也耽误了治疗最佳时间。

为此,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较多,相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密切的长期朋友关系,对于存在情绪失落、绝望等负面情绪的患者,应采取鼓励、安慰的预期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尽可能的使患者处于一种乐观状态,避免情绪波动引起血糖变化。另外,如果在治疗的同时,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饮食上不注意控制总能量、吸烟、喝酒、缺乏运动等,明显对血糖控制不利,在好的药物也需要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起到更好的疗效[6]。同时定期对患者和家属讲解糖尿病知识,采取示范课、发放宣传材料、专刊形式等,督促患者及家属正确掌握血糖的测定、胰岛素的注射方法、低血糖的表现及处理方法,才可以将血糖控制良好,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胰岛素不会产生依赖性,只要方法适当,就可以平衡控制血糖。有些患者需要长期坚持应用降糖药物,胰岛素注射等不能遵医嘱严格执行,导致血糖波动。应请专科医生为其调配药物的种类以及服用的剂量,切不可擅自增加药量。

为此,对该院65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进行研究,该次研究发现,导致血糖水平控制不佳的主要原因为糖尿病知识缺乏,占44.61%;比例最低的是患者是血糖仪的使用不当占7.69%。这与柴雪妍研究报告中[7]糖尿病知识缺乏7占71.4%。血糖仪的使用不当占7.6%的结果一致。由此说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与患者对疾病了解相关知识的程度不够,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与患者能否合理运用饮食、运动、药物的治疗非常关键,同时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加重病情的恶化。

综上所述,糖尿病是可预防、可治疗的一种疾病,如平时能将血糖控制好,是完全可以避免且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糖尿病血糖的控制水平不仅需要患者本人自身的努力,更需要护理人员提供正确的合理宣教与治疗,使患者掌握有关知识,从而提高了自我保健意识以及自身护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使血糖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同时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琼,陆树林,赵秀玲.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调查[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1):79-80.

[2] 宋桂杰.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原因分析及社区护理干预对策[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7):242.

[3] 林尽. 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3):375-376.

[4] 高月红.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 中外医疗,2008,27(35):126.

[5] 刘玉华.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 基层医学论坛,2008(21):601.

[6] 张静,李平.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原因及对策研究现状[J]. 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7):54-56.

[7] 《糖尿病新世界》2015年总目录[J].糖尿病新世界,2015(24):199-236.

[8] 柴雪妍. 401社区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原因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1):102-103.

(收稿日期:2018-02-10)

猜你喜欢

血糖控制护理对策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评价大型体检中心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临床分析
社区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