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在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对比观察
2018-10-10徐爱武
徐爱武
[摘要] 目的 对比观察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在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84例确诊为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观察对象,并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各有42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式,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综合性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干预前两组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糖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及血糖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及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时期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给予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综合性护理,临床效果相对于常规护理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有利于患者维持正常血糖水平,应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 脑出血;糖尿病;延续性护理干预;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5(a)-0109-02
脑出血与糖尿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前者多于劳累过度、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后者属于代谢性疾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缺乏,血糖持续高水平,常累及肾、眼及心等器官,神经血管组织功能明显障碍,两者合并病情严重且变化大,具有较高致死率与致残率,对患者日常生活与健康产生严重威胁,临床中需加强有效护理[1-2]。该次研究对比分析了常规护理与综合性护理在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于进入该院接受治疗的84例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2例,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在52~83岁之间,病程在5~14年之间;Ⅰ型糖尿病12例,2型糖尿病30例。观察组42例,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在52~83岁之间,病程在5~14年之间;Ⅰ型糖尿病10例,2型糖尿病32例。两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糖尿病类型及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在知悉该次研究目的及方法等情况下自愿参加研究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方案在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下实施;排除继发性脑出血、继发性糖尿病、心律失常及严重心力衰竭者。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式,主要包括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并做好相关记录,同时遵照医嘱给予相应基础护理,督促患者遵医嘱服药并建立良好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实施如下:①心理干预: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大多伴语言及行动障碍,存在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增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交流,营造愉快和谐的康复环境,善于运用鼓励性及理解性语言以缓解或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从而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②加强饮食干预:患者由于长期处于躺卧状态,运动量少,肠胃蠕动功能受阻,从而导致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因此常出现便秘症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饮食习惯进行适当调节,嘱咐其多食清淡及粗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并配以蔬菜汁、水果汁及蜂蜜水等,以保持肠道良好蠕动功能。③肢体功能恢复干预:对于能够进行肢体恢复的患者,应尽早指导其进行康复锻炼,以加快其肢体功能恢复,可循序渐进采用坐立、站立及行走等方法,若患者无法站立,则可通过翻身、握手及屈伸上下肢等方法,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肢体运动能力。④泌尿系统护理干预: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排尿常不受控制,往往出现滴漏尿状态,因此应及时对患者尿路系统进行清洁;患者由于长期躺卧,造成压处长期不透气或大小便失禁、出汗等,若清洁不及时或不彻底将极易发生褥疮,因此应做到勤换洗,并联合给予适当按摩。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变化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其中神经功能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制定的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估,量表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3-4]。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所得数据的分析处理均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的变化情况
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糖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较同时期的对照组低(P<0.0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比较两组干预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
干预前两组NIHSS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NIHSS量表评分明显较同时期的对照组低,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是指在糖尿病的病理基础上发生脑动脉破裂,血液流入脑实质的疾病,也有报道认为糖尿病脑出血是由于糖尿病高血压引起的,该症较单发脑出血或糖尿病更为严重复杂[5]。脑出血时因应激脑组织损害使血糖升高更为明显,脑出血为糖尿病死亡的重要原因;而血糖升高极大加重了脑缺氧损害,糖尿病是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相关研究[6]数据表明糖尿病患者的脑血管病发生率较无糖尿病者多2倍。脑出血合并糖尿病临床症状的轻重疾病请转归情况与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有关,血糖水平越高临床症状越严重,神经功能恢复越差,因此临床中除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治疗外,还应结合科学有效的护理,以促进患者预后转归。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同时对患者的心理极少关注,而患者心理状态与其治疗依从性密切相关,良好的治疗护理依从性对促进脑出血合并糖尿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7-8]。该次研究给予观察组综合性护理,通过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肢体功能恢复、泌尿系统干预及并发症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血糖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均明显较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低(P<0.05),GOS量表预后评分显著较高,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相对于常规护理,综合性护理运用于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效果。
综上所述,给予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综合性护理,临床效果相对于常规护理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有利于患者维持正常血糖水平,改善预后,应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兴宇,甄艳凤,崔建忠,等.糖化血红蛋白对高血压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预后及MMP-9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6, 37(19):2947-2949.
[2] 张建霞,孙义婷,董春艳,等.两种健康教育方式对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1):1535-1536.
[3] 耿希华.护理干预对ICU脑出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有效性[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8):11-13.
[4] 许春达,郑俊青,赵士宏.流程化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围术期病人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19):2403-2406.
[5] 王愛凤,王正梅,金妍,等.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360-363.
[6] 王冠,郑姣琳.前瞻性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病人早期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31(2):223-225.
[7] 许连芳,赵菊梅.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情绪和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11):1615-1616.
[8] 王颜佶,张玲霞.生活方式护理管理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8,32(3):473-475.
(收稿日期:2018-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