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糖尿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特点初探

2018-10-10王萌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9期
关键词:儿童糖尿病方法

王萌

[摘要] 目的 研究和分析儿童糖尿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特点。方法 以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该院在2016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儿童糖尿病患儿中抽取8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能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患儿进行临床观察,观察组患儿给予循证护理联合临床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儿单纯采用临床护理,分析护理效果及护理特点。结果 通过有效的临床观察和临床护理,82例患儿均在短时间内病情得到控制,且无不良事件发生。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80.4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采用有效的临床观察,明确患儿的各种临床表现及要点,并结合全面的护理能够充分达到护理效果,稳定患儿的病情,并使患儿及家属明确相关健康知识及注意事项,促进患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关键词] 儿童;糖尿病;护理特点;方法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5(a)-0107-02

糖尿病主要致病原因是患者体内胰岛素不足而引起血糖水平出现异常,同时,患者体内会出现蛋白质、水、脂肪及电解质代谢紊乱等现象,导致患者出现不适[1]。糖尿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在儿童群体中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糖尿病在儿童中的病情相比于成人更加严重,且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小儿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为主,引起空腹及餐后高血糖及尿糖。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餐和消瘦[2-4]。为避免患儿的病情加重,应及时对患儿的病情进行检查,掌握糖尿病临床症状,采用有效治疗措施的同时,进行循证护理结合临床护理,对患儿的生活起居进行护理,以使患儿的病情得到稳定,该研究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收治患儿82例分析了儿童糖尿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特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该院收治的儿童糖尿病患儿中抽取8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能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患儿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分布在0.4~1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9±1.73)岁。对照组患儿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分布在0.5~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7±1.21)岁。82例患儿均为急性发病,10例患儿伴有酮症酸中毒并发症,且存在昏迷现象。入选患儿均符合糖尿病临床诊断保证,经过实验室检查,患儿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7 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均高于11.1 mmol/L,且患儿体内胰岛素及空胰C-肽水平较低。

1.2 研究方法

对患儿进行临床观察,观察组患儿给予循证护理联合临床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儿单纯采用临床护理,分析护理效果及护理特点。

1.3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有效的临床观察和临床护理,82例患儿均在短时间内病情得到控制,且无不良事件发生。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80.4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在临床观察中,儿童糖尿病发病较急,需要及时结合相关症状和检查进行临床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控制患儿的病情。患儿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消瘦、多尿、疲乏、烦渴及软弱等,部分患儿会存在多食、遗尿的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由于患儿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很多情况下患儿第一次入院检查就已经出现并发症,多数糖尿病患儿会出现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的主要致病原因是诊断延误、过食或者存在急性感染,患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主要表现为严重脱水、腹痛、呕吐及肝大等,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患儿出现昏迷,甚至导致患儿死亡。在进行临床诊断时,必须进行充分观察,明确患儿的病症,做好临床检查工作,避免出现误诊的现象。此外,比分糖尿病患儿的病情发展缓慢,往往很难在早期发现,从而导致患儿病程长,出现体重下降、精神呆滞等症状,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对患儿的成长产生阻碍作用。儿童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改善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水平,从而使患儿的血糖水平得到改善。在治疗过程中,应时刻检查患儿血糖水平,避免患儿出现低血糖症状,同时检查患儿的血钾水平,避免患儿血钾水平过低。在出现低血糖、低血钾状况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通过补充葡萄糖等手段,使患儿病情得到好转。

患儿在饮食方面应注重营养搭配,保证营养供给,以满足身体发育的需要。患儿饮食应避免一次食用过多, 结合患儿的运动情况,适当加餐,保证蛋白质、脂肪等的摄入量。在食物的选择上,应以纤维素和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为主,避免食用糖、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通过适当的饮食控制,保证患儿的体重及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部分患儿存在多尿及烦渴症状,应给予适当的排尿异常护理,并记录相关结果。对于存在遗尿症状的患儿,应在夜间定时唤醒进行排尿。并对患儿会阴部定时进行清洗,并及时更换尿布保持清洁。

在患儿接受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应对患儿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注射胰岛素时时刻关注患儿的情况,询问患儿是否产生多汗、乏力及心悸等症状,若出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同时,定期对患儿血糖水平进行检查,并根据患儿血糖水平变化值对胰岛素的注射量进行调整,避免患儿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同时,应观察患儿是否存在过敏反应,若存在过敏红肿现象,应持续进行观察,若用药一段时间过敏反应仍然存在,则应向医生回报,询问有效解决办法。对于并发酮症酸中毒的患儿,应给予一定的救护措施,由于病情较急,应及时进行相应的急救,挽救患儿的生命。患儿入院后,应立刻对患儿建立2条静脉通道,一条用来进行快速输液,以纠正脱水酸中毒现象,通过生理盐水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含量为20 mL/kg,输入时间控制在1 h以内,但不低于30 min,随后观察患儿的脱水情况,若仍然存在脱水现象,应继续进行输液。第二条静脉通路用来泵入胰岛素,通过控制胰岛素的泵入量,对患儿的血糖水平进行控制。护理时,应根据患儿的年龄对输液速度进行调整,并对患儿出入水量进行记录,避免引发其他并发症,使患儿病情加重。在临床护理中,还应对患儿的基本状况进行检查,包括心率、脉搏、体温、血压、瞳孔、尿量等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并根据医生的嘱咐,对患儿进行血气分析、取血化验,并对尿糖及尿酮进行检测。对于存在低血糖的患儿进行护理時,应注意患儿的临床表现,若患儿出现心慌、软弱、饥饿及多汗等,应对患儿给予糖水或糖块,严重的情况下可以注射葡萄糖,葡萄糖含量为50%,注入剂量为40 mL。

患儿出院后,应予以出院指导,保证患儿在生活中能够正确运用胰岛素。通过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及用药护理,结合患儿实际情况为患儿制定治疗方案,增加患儿及家长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护理人员应向患儿及家长讲解饮食注意事项,鼓励患儿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使患儿的血糖水平维持在正常水平[5]。患儿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对血糖及尿糖进行检测,并记录相关结果,若相关结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入院检查。此外,护理人员应向患儿及家长介绍正确抽吸及注射胰岛素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并控制好使用剂量[6]。对于新接受治疗的患儿,胰岛素使用量应控制在0.5~1.0 U/kg,2次/d,第一次选择早餐前15 min~30 min之间,使用剂量为每日剂量的2/3,第2次注射选择在晚餐前15~30 min,使用剂量为每日剂量的1/3。

综上所述,在儿童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采用有效的临床观察,明确患儿的各种临床表现及要点,并结合全面的护理能够充分达到护理效果,稳定患儿的病情,并使患儿及家属明确相关健康知识及注意事项,促进患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丽娟.循证护理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7(3):35.

[2] 周贵萍,陈玮.健康教育运用于儿童糖尿病护理中对其血糖控制、不良事件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3):191-192.

[3] 张红,张丽,吴兰华.家庭护理干预对儿童期糖尿病患儿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 , 20(6):114-116

[4] 柴明珍.心理护理在30例儿童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8):178-179.

[5] 武传慧,杨思红,丁玉琴.儿童糖尿病患者的辨证营养管理及护理干预研究[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2):13-16.

[6] 叶晓君,陈珍琦,蔡晓红.路径化护理干预对儿童糖尿病的干预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 17 (11) :1701-1703

(收稿日期:2018-02-07)

猜你喜欢

儿童糖尿病方法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可能是方法不对
留守儿童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