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糖脂代谢、脂肪因子的影响
2018-10-10唐秀敏
唐秀敏
[摘要]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治疗中应用二甲双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中的任意94例进行研究,按照患者接受治疗的药物进行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各有患者47例,其中对照组仅接受胰岛素常规治疗,观察组选择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效果。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PBG、TG、LDL-C、FF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抵抗素、瘦素结果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 FINS、HOMA -I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接受二甲双胍治疗能够帮助患者糖脂代谢、脂肪因子得到有效改善,可广泛用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二甲双胍;糖脂代谢;脂肪因子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5(a)-0078-03
2型糖尿病属于一类代谢疾病以及内分泌疾病,主要疾病特征为胰岛素分泌不足,研究认为导致2型糖尿病出现的原因主要是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的具体表现主要包括脂代谢异常以及糖代谢紊乱[1-3]。临床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療多应用二甲双胍,临床实践证实其能够使糖脂代谢得到显著改善[4]。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研究具体分析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应用二甲双胍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共选取该院94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其中47例为观察组,包括23例男以及24例女,年龄平均(45.28±5.36)岁;另外47例为对照组,包括22例男以及25例女,年龄平均(45.59±5.14)岁。全部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证实存在胰岛素抵抗,以往都没有接受过任何治疗。全部患者均排除伴有心肝肾功能障碍、分泌系统疾病、肿瘤、严重外伤、精神障碍、免疫性疾病等,2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常规接受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二甲双胍治疗,每天服用3次二甲双胍(进口药品注册证号BH20080142),服用500 mg/次,持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糖脂代谢指标:通过ELISA 法对游离脂肪酸(FFA)进行检测;通过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早餐后2 h血糖(PBG)、空腹血糖(FBG);选择美国贝克曼公司的AU2700 生化分析仪对血脂指标高密度脂蛋白(HDL-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 TC进行检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进行检测。
脂肪因子:通过ELISA 法检测网膜素、瘦素、抵抗素、脂联素、内脂素、腹内脂肪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Vaspin)。选择上海纪宁酶联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检测抵抗素、内脂素、瘦素;选择通蔚试剂( 上海) 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检测脂联素;选择上海润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检测Vaspin;选择上海研生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试剂盒检测网膜素。
胰岛素功能:选择上海纪宁生物科研有限公司生产的人胰岛素检测试剂盒,通过化学发光法检测早餐后 2 h 胰岛素水平(PINS)、空腹胰岛素的水平(FINS),通过稳态评估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A-Ir=[FI(mU/L) ×FBG(mg/dL)]/405。
1.4 统计方法
对研究中获取的数据利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实施分析,(x±s)表示脂肪因子、糖脂代谢指标、胰岛素功能测定结果,对比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糖脂代谢
与组内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对照组FBG、PBG、HbA1C、TG、FFA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PBG、TG、LDL-C、FF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TC、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脂肪因子
两组治疗后抵抗素、瘦素均有显著,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抵抗素、瘦素结果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网膜素水平显著升高,内脂素、Vaspin结果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胰岛素功能
两组治疗后 FINS、HOMA -IR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 FINS、HOMA -I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INS治疗后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胰岛素抵抗指的具体是不同原因导致降低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以及利用率,机体胰岛素出现代偿性过量分泌,因而出现胰岛素血症,使血糖稳定得以维持[5-6]。在2型糖尿病的出现以及进展的整个过程中,胰岛素抵抗都有存在,并且会对内脏、外周组织形成影响[7]。胰岛素抵抗会导致脂蛋白酶活性下降,导致脂代谢异常,并且会加快游离脂肪酸合酶的逆转录,升高血中的游离脂肪酸水平[8]。该研究应用的二甲双胍属于一线降糖药物,能够帮助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都得到有效降低,同时能够一定程度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研究显示其作用机制为能够使临近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同时促使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增加,促进非胰岛素依赖组织应用葡萄糖,对肝糖原的异生作用形成抑制,促使肝糖输出量减少[9-10]。
机体中的脂肪组织除了能够进行能量储存,还是能够活跃代谢的内分泌组织,能够对激素、不同种生物活性物质起到分泌作用,是机体多项生理功能的参与者和维持者[11]。研究报道,脂联素、瘦素、内脂素、抵抗素等脂肪细胞因子都和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的功能存在相关性,对于2型糖尿病的出现以及进展存在一定影响[12]。从该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接受二甲双胍治疗后 FINS、HOMA-IR、FBG、PBG、HbA1c、TG、FFA各项指标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脂素、Vaspin 水平显著下降,网膜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
综上所述,二甲双胍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机体糖脂代谢、脂肪因子水平,缓解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吕珊珊,潘天荣,钟兴,等.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血脂和血压的影响[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11(1):107-109.
[2] 杨璐,宋美情,张秋玲,等.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比较[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4,36(3):309-312.
[3] 孙玥,李英,王敏哲,等.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1(15):4172-4173.
[4] 张四青,习燕华,钟树妹,等.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全科醫学,2016,26(5):525-528.
[5] 庞宁,陈科,彭皓均,等.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7,28(27):3774-3777.
[6] 张坤,任巧华,吴韬,等.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6,27(17):2364-2366.
[7] 田春雨,马雷雷,喇孝瑾,等.双益方剂及其有效成分对胰岛素抵抗小鼠胰岛β细胞株胰岛素分泌、增殖、凋亡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7,57(39):23-26.
[8] 秦凤,李春亮,张惠莉,等.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12):1909-1914.
[9] 朱柏乐.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联合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游离脂肪酸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 21(3):360-361,365.
[10] 王丹.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肝功能及炎症反应的效应[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18):2495-2498.
[11] 张海龙,李向.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紊乱患者血清APN和RBP-4水平的影响[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7,19(4):304-306.
[12] 李建英,鲍喜静,张翠静等.复方夏枯草汤联合卡托普利、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脂肪因子、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6,38(17):2622-2625.
(收稿日期:2018-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