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8-10-10彭丽胡永杰
彭丽 胡永杰
[摘要] 目的 研究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经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5年4月—2017年6月接收的肥胖2型糖尿病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34例。行二甲双胍治疗为参照组,行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经不同方法治疗取得的临床疗效情况。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HOMA-β指标高于参照组,而HOMA-IR指标则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2 hPG和BMI、HBA1c和FPG等指标情况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 结论 给予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利拉鲁肽、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其治疗效果良好,有助于患者血糖达标,以及胰岛素β细胞功能的改善,有效降低体重。
[关键词] 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利拉鲁肽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5(a)-0066-02
2型糖尿病是临床多发病。胰岛素抵抗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临床表现,而且随着病情进展,胰岛细胞功能进行性降低[1]。伴随近几年人们膳食习惯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递增,致使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不断提高,当病情确诊后,若患者不能给予及早有效的治疗,则能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2]。药物方法是现下临床控制糖尿病症进展的主要手段。该研究以该院于2015年4月—2017年6月接收的肥胖2型糖尿病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接收的肥胖2型糖尿病68例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分设参照组(n=34)与研究组(n=34)两组。在参照组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27~63岁,平均年龄(45.2±2.6)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2.6±1.2)年。在研究组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28~64岁,平均年龄(46.3±2.5)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2.5±1.3)年。研究组和参照组间患者的上述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数据存在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与纳入标准
①排除标准:伴肝功能障碍病症者;伴严重心脑血管病症;伴药物禁忌证者。②纳入标准:被选患者与《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表述的相關诊断标准相一致;此次研究已征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被选患者对此次研究均知晓,并已同意书上签字[3]。
1.3 方法
行二甲双胍(国药准字:H10980064;规格:0.25 g)治疗参照组,口服用药,2次/d,早晚各1次,1 g/次。行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国药准字:J20110026;规格:3 mL∶18 mg)治疗研究组,二甲双胍的用药方法和用药剂量依照参照组进行;皮下注射利拉鲁肽,1次/d,0.6 mg/次,临床根据患者的病情,将药剂量增加,每次最大用药剂量为1.8 mg。所有被选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
1.4 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治疗前后参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HOMA-β(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IR(胰岛素抵抗指数)指标情况;比较观察参照组及研究组患者的2 hPG(餐后 2 h血糖)和BMI(体重指数)、HBAlc(糖化血红蛋白)和FPG(空腹血糖)等指标情况。
1.5 统计方法
该研究SPSS 23.0统计学软件中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治疗前后患者HOMA-β、HOMA-IR指标情况
治疗前,参照组患者的HOMA-β、HOMA-IR指标和研究组相比,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参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组间HOMA-β、HOMA-IR指标比较,治疗后HOMA-β指标显著高于治疗前,而HOMA-IR指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HOMA-β指标高于参照组,而HOMA-IR指标则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2.2 对比治疗后患者的各项指标情况
治疗后,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2 hPG和BMI、HBAlc和FPG等指标情况比较,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在内分泌疾病中,2型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易引发疲乏无力和多尿多饮等症状表现。由于糖尿病无法治愈,属于终身性疾病,对此,医护人员以建议疾病预防为主,将血糖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肥胖2型糖尿病的病理学基础是,胰岛素抵抗与胰岛β细胞的功能衰退,所以将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对肥胖2型糖尿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4]。二甲双胍属于治疗糖尿病的首选药物,能起到显著降糖功效,但由于该药物无法对胰岛β细胞进行性受损情况的发生予以抑制,若临床只是想通过将药物剂量增大对患者的血糖指标进行控制,此做法能显著降低患者的降糖效果,同时也无法使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改善。利拉鲁肽属于GLP-1长效类似物,和人体GLP-1的相似度相对较高,可有助于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改善,且对胰岛β细胞增生也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5]。该研究以该院接收的肥胖2型糖尿病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行二甲双胍治疗与行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的参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后参照组患者的HOMA-β指标显著低于研究组,而HOMA-IR指标则高于研究组(P<0.05),说明二甲双胍、利拉鲁肽药物的联合应用,对胰岛素功能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参照组患者的2 hPG和BMI、HBAlc和FPG等指标情况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说明,联合应用二甲双胍、利拉鲁肽治疗化肥胖2型糖尿病症者,可有助于患者血糖指标的显著改善,控制其在正常范围内。
在张毅飞[6]等研究报道中,笔者以“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为研究课题,选取接收的2型糖尿病86例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分设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43例。其中,行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行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从其结果中可知,经3个月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餐后2 h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情况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由此可得出,对2型糖尿病症者实施利拉鲁肽、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能取得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有助于患者血糖指标的改善。上述研究报道内容和该次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给予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利拉鲁肽、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其治疗效果良好,可有助于患者血糖达标,以及胰岛素β细胞功能的改善,有效降低体重,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贺美芳,冯希云,梁文芳,等.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4):579-581.
[2] 朱艳萍.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9):96-97.
[3] 范世宏,毛玉山.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11):26-28.
[4] 陈龙.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1):37.
[5] 尉晓明,周文超.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疗效观察[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6,26(6):8-10.
[6] 张毅飞.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4):109-110.
(收稿日期:2018-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