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的分析

2018-10-10解学荣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9期
关键词:临床特点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

解学荣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 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84例,女56例,年龄52~86岁,平均年龄(66.25±6.8)岁。根据患者是合并糖尿病分为两组,糖尿病组80例,非糖尿病组60例。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患者是否胸痛、呼吸困难、恶心、腹泻;采用t检验比例两组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 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与非合并糖尿病患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患者胸痛46例,明显多于非糖尿病组1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11,P<0.001);糖尿病组患者呼吸困难15例,明显多于非糖尿病组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8,P=0.039);糖尿病组患者恶性、腹泻19例,明显多于非糖尿病组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7,P=0.017);糖尿病组患者甘油三酯(2.51±0.84)mmol/L,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2.23±0.85)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当发生胸痛、呼吸困难、腹泻、呕吐症状时,应高度怀疑是否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甘油三酯升高后应及时口服他汀类降脂药物,降低患者病死率。

[关键词] 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5(a)-0033-02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糖尿病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数量也随之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的基础上,导致心肌坏死,临床上死亡率较高[1-2],尤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糖尿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身心健康。有学者研究糖尿病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两者关系密切[3-5],在临床工作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常合并有糖尿病,影响患者预后。该文分析2016年6月—2017年6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合并糖尿病80例,非糖尿病60例)的临床特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男84例,女56例,年龄52~86岁,平均年龄(66.25±6.8)岁。根据是否患有糖尿病分为两组,糖尿病组80例,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32例,平均年龄(67.27±7.2)岁;非糖尿病组60例,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平均年龄(66.35±6.2)。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心肌缺血症状;心电图上出现了病理性Q波;心电图改变。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2 h血糖≥11.1 mmol/L。经该院伦理委员会研究讨论,由于该研究属于回顾性研究,评委会一致决定,研究期间必须遮挡患者的姓名、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并要求研究者严格保密患者的个人信息。

1.2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血脂水平比较见表1。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与非合并糖尿病患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患者胸痛46例,明显多于非糖尿病组1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11,P<0.001);糖尿病组患者呼吸困难15例,明显多于非糖尿病组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8,P=0.039);糖尿病组患者恶性、腹泻19例,明显多于非糖尿病组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7,P=0.017);糖尿病组患者甘油三酯(2.51±0.84)mmol/L,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2.23±0.85)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P<0.05)。

3 讨论

在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慢性病中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由于起病较为缓慢[6-8],在临床工作中不容易被发现,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时候病情又复杂多变,临床表现多样化,诊断治疗困难加大且死亡率较高[9-10]。该文回顾性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胸痛患者数量糖尿病组数量明多于非糖尿病组,可能与糖尿病患者疼痛阈值较低有关。糖尿病组患者呼吸困难数量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可能由于糖尿患者血糖高,血脂代谢异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复杂,导致血栓成分不同,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血栓类型往往属于体积较大型,脱落形成的栓子容易堵塞较大冠状动脉血管,心肌梗死的面积往往较大[11],患者胸痛症状明显。糖尿病患者腹泻、呕吐的数量也明显多于非糖尿病患者,可能与糖尿病患者脂类代谢异常,造成的脂代谢异常腹泻和呕吐有关。

有学者报道[12-13],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后,血脂值往往比非糖尿病患者的血脂高,可能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甘油三酯升高的较快有关,该研究发现糖尿病组患者甘油三酯值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血脂代谢异常导致血栓形成加速,这样会给心肌梗死后的治疗带来更多的困难,会使病死率提高,所以临床工作中应该降低患者的血脂,降低心肌梗死后的死亡率。应该对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戒烟戒酒的同时开始低脂饮食,及时口服他汀类降脂药物有助于降低心肌梗死病死率,否则一旦发生心力衰竭,左心室射血功能减弱,心输出量减少,动脉血压就会大幅度下降,炎性因子生成增多,刺激肾脏降低肌酐清除率,导致心肾功能受累,住院期间医疗费用就会增加,因此医务工作者应该积极控制患者的血糖及甘油三酯。

综上所述,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常常会有伴有胸痛、呼吸困难、恶心、腹泻及甘油三酯升高,临床工作中应该监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糖和血脂,糖尿病患者发生当发生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症状应高度怀疑是否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

[参考文献]

[1] 王震. 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J]. 临床研究, 2018(1):39-40.

[2] 殷拥军, 许勇, 黄恺悦,等. 入院应激性高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对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術后的影响[J]. 西部医学, 2018(1):81-83.

[3] 吴雅芳, 郭拥军. 血糖代谢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 2018(2):7-11.

[4] 廖双华, 郑文武, 刘盼,等. 57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分析[J]. 西南军医, 2018(1):64-67.

[5] 王东旭, 张天宇, 冯立民,等. 口服法MSCT小肠造影联合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肿瘤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6, 27(8):597-599.

[6] 张静, 董松武. 糖尿病合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分析[J]. 浙江临床医学, 2018(1):120-122.

[7] 苏菲亚, 王静.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P-选择素水平及血栓弹力图指标的变化[J].山东医药, 2018(1):75-77.

[8] 周升 . 心率减速力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诊断意义[J]. 中国当代医药, 2017(26):15-18.

[9] 李秀财, 龚敏, 金建兰,等. 休克指数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判断价值[J].中国医师杂志, 2017, 19(1):96-97.

[10] 胡沛, 马莉. 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1):205-208.

[11] 郑翠仙, 顾恺.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J]. 健康研究, 2017, 37(1):101-102.

[12] 谭彩萍.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J]. 医疗装备, 2017, 30(11):180-181.

[13] 郭玮.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体会[J].糖尿病新世界, 2017, 20(11):121-122.

(收稿日期:2018-02-08)

猜你喜欢

临床特点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大量输血后的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临床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