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分析

2018-10-10宋群芳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9期
关键词:脑梗塞患病率影像学

宋群芳

[摘要]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方法 以2017年1—12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该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接受CT及MRI检查,记录诊断结果,总结其影响学特征。结果CT及MRI在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诊断中,所得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0例患者中,腔隙性脑梗死41例,占比82.00%,病灶组织位于基底节区者35例,占比70.00%,多性病灶38例,占比76.00%。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以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为主要影像学表现,但考虑到临床特殊性,应加强CT及MRI影像学特征研究,以提升临床诊断正确率。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脑梗塞;CT;MRI;影像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5(a)-0031-02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已达4%,现有患者4 000万左右,而老年糖尿病已成为致死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1]。作为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糖尿病会使得患者长期血糖偏高,并发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症状,导致患者残疾甚至危及患者性命,因此必须及时予以治疗。脑梗死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病情严重,不仅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具有致死性,但是由于早期无明显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临床误诊、漏诊风险较高,必须采用其他的诸如CT及MRI影像学检查手段,提高早期诊断率,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手段。此次试验选取2017年1—12月收治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有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基本资料为: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28:22,最小、最大年龄分别为42岁、85岁,中位数年龄(63.17±8.25)岁;最低、最高病程分别为3个月、20年,病程中位数为(11.73±1.64)年;合并高脂血症者17例,合并高血压者14例,合并冠心病者10例,合并老年性痴呆者5例;患者表现出头痛眩晕者48例,视力障碍者35例,语言与精神障碍者25例,躯体感觉与运动异常者24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患者有明确的糖尿病病史,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協会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胰岛素生物作用缺陷,空腹血糖值不低于7.2 mmol/L,或随机血糖值不低于11.1 mmol/L;②此次试验计划上交至医学伦理委员会后,通过审批,并在其监理下进行,患者知悉实验内容后自愿参加,已签署知情同意书[2]。(2)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心、肝、肾等严重器质病变患者;②合并有颅内出血等脑部病变者。

1.3 检查方法

采用飞利浦Briliance 256螺旋CT机,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从颅底扫描至颅顶,头颅扫描横断面参数设置为:层厚为7 mm,层间距为7 mm,管电压为120 kV,电流为250 mA。部分患者接受薄层扫描,电压设置为120 kV,电流为250 mA,层厚为2 mm,层间距为2 mm,扫描完成后,对原始数据和图像进行处理获得CTA影像,传输至GEAW工作站,进行容积重建(VR)或者是最大密度投影(MIP),获取三维重建影像,处理30 min后即可获得血管影像。

采用飞利浦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采用头部线圈,选用常规扫描轴位DWI、FLAIR、T1WI以及T2WI像,矢状T2WI像,连续18层扫描,层厚设置为5 mm。

1.4 判定标准

脑梗塞的分类是以梗死病灶最大直径为依据的,一般来说,梗死病灶最大直径<2 cm,为腔隙性脑梗死;梗死病灶最大直径为(2,3] cm,为小面积脑梗死;梗死病灶最大直径>3 cm,为大面积脑梗死;存在出血性与梗死病灶者,为混合性脑梗死。记录患者脑梗塞症型,同时记录每个患者梗死病灶的部位、数目、面积,分析其形态学特点。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对比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比较对比

CT及MRI在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诊断中,所得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综合诊断结果

此次共50例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病灶部位为:基底节区者35例(占比70.00%),皮层下者7例(占比14.00%),脑干者4例(占比8.00%),小脑者4例(占比8.00%);病灶数目为:单个病灶12例(占比24.00%),多性病灶38例(占比76.00%),其中,2个病灶7例(占比14.00%),3个级以上病灶31例(占比62.00%)。其中,有28例病灶形态为圆形或卵圆形(占比64.00%),18例病灶形态为扇形,或形态不规则(占比36.000%)。整体上来说,以缺血性梗死及腔隙性梗死较为常见,且病灶组织表现为大脑半球对称分布,梗死病灶为0.2~1.6 cm,多为圆形或类似圆形,边缘模糊点状低密度影;而大面积梗死病灶直径多大于3 cm,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片状低密度影。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基本特征为高血糖,而2型糖尿病是其中的主要症型,是胰岛素生物作用受损所致,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机制未受损,甚至其分泌量高于人体正常水平,但是产生的胰岛素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在临床上表现为过度肥胖、疲乏无力,多发生于4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群。2型糖尿病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发病率,与其多发于老年群体有关,在2002年武汉地区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调查中,发现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与患者年龄成正比,其中,40岁组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98%,45~64岁的患病率为5.42%,65~74岁的患病率为10.89%,75~100岁的患病率为11.63%,居于首位[3]。

要想改善我国老年群体生活质量,首先就应该解决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问题,而首要的,就是早期诊断问题。糖尿病会造成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发生变化,而且造成血管内皮损伤,使得血管内膜厚度增加,同时破坏弹性纤维及基底膜,对肌层造成化学及机械刺激,肌细胞增生或肥大,附壁血栓脱落,使得血管狭窄甚至闭塞,脑组织局部区域血液供应中断,演变为脑梗塞[4-5]。经颅CT检查显示:在深穿支动脉供血区,存在多个边缘较为清晰的低密度病灶,直径为0.2~2.0 cm,无占位效应。此次检查中,虽发现有直径>2 cm的病灶,但是受伪影干扰,检出难度较大。相较于CT,MRI的分辨率更高,能够多方位扫描,因无骨伪影,在小脑及脑干病变检查中有着明显的技术优势。在MRI检查中,腔隙性脑梗死表现出FLAIR像低信号、T1WI低信号以及T2WI高信号,且通过免鉴权,可及时发现缺血性病变,显示出与其临床症状相对应的急性病灶,确定腔隙性脑梗塞分期,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6]。不过,由于其高敏感度,需加强腔隙性脑梗塞与大脑底部穿支血管周围间隙扩大、脱髓鞘斑块等病变之间的鉴别,关注脑脊液与腔隙性脑梗塞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异,以提升疾病诊断正确率。

此次试验以50例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为研究对象,接受CT及MRI检查,取得满意诊断结果。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以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为主要影像学表现,但考虑到临床特殊性,应加强CT及MRI影像学特征研究,以提升临床诊断正确率。

[參考文献]

[1] 刘建辉,李志伟.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6):43-44.

[2] 杨贵芳.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7):30-31.

[3] 樊会军,律静,孟建华.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J].糖尿病新世界,2015(18):185-186.

[4] 郑迎香.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康复期患者中医情志护理体会[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2):213-215.

[5] 庄柳情,蔡树雄,吴劲松,等.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CT影像学表现[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23):147,149.

[6] 丛树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CT影像学特点和诊断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5(5):84.

(收稿日期:2018-02-08)

猜你喜欢

脑梗塞患病率影像学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舒适护理在脑梗塞患者并发症防治中的作用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