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比赛教学法提高小学生足球技能水平

2018-10-10周韦华

甘肃教育 2018年16期
关键词:比赛教学法足球小学生

周韦华

【关键词】 小学生;足球;比赛教学法;水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16—0120—01

新课改以来,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不仅要重视小学生文化课程的发展,同时德智体美也是不可忽视的方面。近年来,足球运动逐渐受到各界重视,小学体育运动课程中也将足球运动列为了重点发展项目,随之而来的教学方法等问题日益突出,引入比赛教学法之后,小学生在足球运动中球技战术能力进步,对足球教育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比赛教学法的内涵

比赛教学法是在比赛条件下按统一的比赛规则,采用竞争的方式来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具有鲜明的竞争性,使队员在紧张的状态下,精神高度集中,最大限度地表现出自己的能力,从而促进队员全面提高,可用于各种体育项目的训练,简单来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竞赛式的教学法。教师将知识点和任务融合在竞赛题目中,让学生们分组进行比赛,分组可以由老师分配或者自由分组。竞赛法的目的是以赛促学、以赛带学,适当的使用会达到很好的效果。

足球比赛作为一项趣味性很强的体育运动,深受小学生的喜欢。通常情况下,小学足球教学中以传统教学法为主,即以传授课本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知识为主。小学生天性活泼爱动,若将比赛教学法融入到足球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能从根本上提升小学生的足球技能水平。

二、比赛教学法的优势

1. 激发学习兴趣。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一言堂”模式,对于小学体育课堂来说,教师先是就所学科目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对于体育课程来说,也会有室外实践,但是学生在老师带领下的实践并没有比赛来得让学生期待。小学生都有极强的获胜心理,学习好的技巧有助于赢得比赛,这会增加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2. 提高足球技能水平。在比赛教学法中,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足球技能指导时,先要明确告诉他们,考试包含理论知识测试和实践技能测试,而检测足球学习成果的就是比赛,为此,在学习新的技能后,可以组织一场比赛,对表现优异者予以奖励。学生在比赛中也会对所学技能有深入的了解,能更加有效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升足球技能水平。

3. 增强班级凝聚力。小学生在进行足球比赛时,首先要进行分组,且每次学习新技能后,分组情况都要有所改变,无固定的分组模式;其次,分组之后开始打比赛时,不仅需要所学的理论及技能,更加需要团队之间的相互协作;最后,在比赛过程中,只有对足球知识及技能掌握得更好的团队以及合作更加默契的团队获胜概率才高,所以在这一过程中,班级凝聚力更强,营造了健康、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比赛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1. 鼓励小学生自主组队。在足球比赛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队友,自主组队后他们彼此的认可程度更高,其没有人际方面的心理障碍,在比赛过程中会显得更加轻松、随意。自主选择队友后,团结力度更强,在足球知识方面交流更多,有助于小学生更好更快地发现足球运动的奥秘。

2. 定期开展比赛活动。在提高小学足球队技战术能力时,不可忽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这两个方面,都可增加趣味性测试比赛,足球战术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可定期举办猜答活动,将问题与答案写在卡片上,随机抽取作答,或是看到答案说出适用于哪项战术。在足球赛场上引导小学生使用正确的技能,教师加以指导,是提高小学足球队技战术能力的有效途径。

3. 对优异者进行奖励。在比赛之后,对表现优异的小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一方面可以鼓励其再接再励,再创佳绩,另一方面,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其他小学生向表现优秀者学习。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已经有着极强的自我意识,适当奖励是对他们努力學习的认同,有助于小学生健康成长以及对足球技能水平的良性提升。

4. 注重年级差异。在小学足球教育教学中,1~6年级的学生都要学习,但是要格外注意不同年级的学习强度。1~2年级学生年龄小,主要是提升自身身体素质、认知足球的初识阶段;3~4年级是速度与爆发力提升的阶段;5~6年级是提升阶段,根据不同的特性阶段将比赛学习法融入到足球运动中,可以提高球员的认知水平。

总之,比赛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在运动中自我成就感增强,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能充分发掘学生自身特定的技能特点、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比赛,学生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实现了现今的体育教学理论当中提倡的学生个人练习教学,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状态中解脱出来,给学生带来了快乐的身体体验。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比赛教学法足球小学生
少年快乐足球
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方法
认识足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