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作业错别字纠正的策略
2018-10-10吴红梅吴旦春
吴红梅 吴旦春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业;错别字;纠正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6—0094—01
汉字是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基础,但是纵观当前的教育现状,学生在作业中出现错别字的现象比较普遍。当前,作业中错别字问题已经成为教师教学头疼的重要因素,这无疑加大了教师教学的难度,同时也成为了教师将错别字列为当前重点教学工作的重要原因。基于此,为了能够帮助学生纠正作业中的错别字,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此分享自己的一些经验,以期为同行教学提供有利的参考。
一、学生在作业中写错别字的原因分析
首先,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小学生认知能力不强,并且在学习中容易分心,因此在学习汉字时由于自身的原因对汉字的记忆不全,比如八戒的“戒”字可能会少一撇,或者是多写了一点;比如自己的“己”字写成了已经的“已”字。另外,再加上学生的不细心,在平时的作业中写完了就交给教师,没有养成随时检查的习惯,使得在作业中频繁地出现错别字,因而作业质量不高。其次,教师方面的原因。教师在教学时经常会善意地提醒学生在学习某个新字时要注意不要跟原来学过的某一个字混淆,不要多写或者少写,使得学生在无形之中就形成了一种模糊认识,反而在写作业时就会写错。比如矛盾的“矛”字不要写成了给予的“予”字,或者是必须的“必”字不能写成了“心”字,虽然教师是善意的提醒,但这也是促使学生在書写时会写错别字的原因之一。再者,汉字比较复杂。我国汉字种类多,同音字、形近字等多种多样,并且同样的词语用在不同的句子表达的就是不同的意思,由此加深了学生学习汉字的难度。
二、纠正学生作业错别字的有效策略
1. 引导学生学会查字典。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与学生交流可知,大部分学生已经形成偷懒的不良习惯,在平时或者是做作业中,遇到不懂的字时第一反应不是查字典,而是仅凭自己的记忆去书写,由此学生在写作业时就会写很多的错别字,并且不重视所犯的错误。为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遇到不懂的字、不理解的词语立即打开字典查找,这样就能够减少学生在作业中书写错别字的几率。如,在教学《赵州桥》这篇文章时,学习本节课,要求学生学会认识这几个生字:“雄伟、横跨、重量、石栏、栏板、图案、前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才干、宝贵、遗产”等,有的词语课本已经有注释,包括读音、词语的意思,但是有的词语是多音字,在学生不理解的情况下就需要引导学生马上查字典。比如“重量”这个词语,“重”是有两个读音,即“zhòng”和“chóng”;“量”也是有两个读音:“liàng”和“liáng”。那么对于这个词的正确读法,通过查字典,可知道这个词读做“zhòng liàng”,意思是: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物体所具有的向下的力的大小。通过引导学生查字典,不仅让学生认识字的读音、词义,同时还有助于学生记忆词语,让学生少写错别字。2.让学生制作错字本。小学阶段要学习的文字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写错字。在此,笔者建议让每个学生都制作一本错字本,这样一来,方便学生记忆不会写的字、词,平时多让学生经常翻一翻错字本,这样就能够强化学生的记忆力,让学生在平时的作业中少写错别字。如,在教学《老人与海鸥》这篇文章时,对于以下几个易错的生字,可以让学生写到错题本中,如:塑料、谱曲、歇息等词语。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知道如何去记录自己不会写的字词,并且对于这些词汇重点记忆,减少了写错别字的概率。3.通过多媒体演示汉字。近年来,多媒体的广泛应用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在纠正学生的错别字教学中,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演示汉字的结构,能够给学生一定的视觉冲击,让文字的书写变得更加生动具体。如,“赢”字笔画比较多,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可以将这个文字的上下结构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然后再将文字的下半部分分为左中右结构,再用不同的颜色标注。通过不同的颜色标注,让学生理清了这个字的结构,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个字。
总而言之,对于每位教师而言,都希望学生在平时的作业中少写或者是不写错别字,但是当学生在书写作业出现错别字时,就需要教师进行耐心的帮助和及时的纠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编辑: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