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教学

2018-10-10杨晓

甘肃教育 2018年16期
关键词:自主性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杨晓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自主性;

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16—0051—01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能够启迪学生的心智,陶冶性情,还能开阔知识视野,提高其写作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着眼,教给学生阅读方法,鼓励他们自主探究创新,多渠道、多形式扩大阅读面,读悟结合,读写结合,寓情于文,文道统一,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养成习惯怡性情

“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对少年儿童的殷切寄语。小学生的读书方法、读书兴趣、读书习惯等处于起始阶段、尚不成熟,所以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正在成长的小学生而言尤为重要。要让学生爱读书、想读书,小学生必须养成勤于阅读的习惯,读书动笔、读书思考的习惯,善用工具书的习惯等,并通过组织故事会或读书心得交流会、亲子阅读等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浓郁的书香氛围。学生长期生活在一个充满书香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自然就会感知到读书的乐趣,自觉主动地寻书而读,精心选择有益身心的健康书籍,认识到读书的意义,尝到读书的甜头,逐渐养成酷爱读书、手不释卷的良好阅读习惯,为提高阅读水平,提高语文素养奠定基础。

二、方法新颖提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的课外阅读需要;可以节省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读书指导是垫好学生阅读习惯的基石,因此,教师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他们成为一个会读书学习的人至关重要。首先,“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勤动笔勤思考,做好摘录、記好笔记,抓住重点,深入理解,并及时写下心得体会。其次,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教学,读是关键。应教学生掌握“浏览”“博览”“速读”“精读”四种方法,只有通过反复朗读,读通、读懂、读熟,学生再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自由选择拓展阅读材料,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自然会好。另外,举办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如百科知识竞赛、作家作品知多少比赛、演讲比赛、故事会、手抄报、黑板报比赛等活动,定期举办读书笔记展览,召开读书心得交流会,让学生开阔视野,怡情养性。

三、业精于勤提素质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阅读增见识长学问,拓展思路,能改变思维习惯,促进个人进步,还能消除寂寞,净化心灵、正己修身、休闲娱乐。因此,首先,要培养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阅读能力等,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精心选择自己喜爱的、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和能力提升的优秀作品,既可以培养学习兴趣,学生又能从书中领悟复杂的内容,欣赏语言的美妙,增强语言能力;既可以增加知识,增广见闻,又可以积累人生经验,树立远大理想。其次,多读书既能使学生受到人格熏陶,享受人生的快乐,又能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继而丰富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精神世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读写结合求创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在学生乐读、想读、愿读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指导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科学珍闻、生活常识等内容,以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广泛的阅读使学生思维活跃、感情丰富,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写作方法,积累了大量的语言、词汇,把这些死的语言词汇转化为活的语言词汇,利于小学生心灵的对话、情感的交融、思维的碰撞、语言的积累。首先,要鼓励学生写日记,把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把生活中感兴趣的事写下来,将积累的知识运用其中,让学生在日记中自由表达,把在阅读中积累的词语在日记中加以灵活运用,那么死的语言、词汇就变活了,只有这样,阅读中所积累的素材才有用武之地。其次,学生在阅读积累中,增加了习作内容、文化、语言等方面的储备。长期阅读积淀下来的写作知识技巧及文学素养,可以使学生信手拈来,妙笔生花。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牢记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思想,自主探究,求实创新,让学生在快乐阅读中感悟文字所特有的神奇魅力,在文海中遨游,在追求中发展。

(注:本文为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自主性课外阅读”校本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有效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7]GHB1852)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自主性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维护科学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