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教师心理危机干预的实践研究

2018-10-10单玉平

教师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危机幼儿园

苏 娜, 单玉平

(1.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 200032;2.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101)

近年来,各地幼儿园接二连三被媒体曝光发生了骇人听闻的“虐童事件”,比如“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1]、“红黄蓝虐童事件”[2]等。事件发生后,幼儿园相关负责人迅速做出了回应,比如道歉、安抚等,为有效减少类似事件发生,确保广大幼儿的身心健康,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立即在全国开展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专项督导检查[3]。一般而言,此类危机事件发生后,社会普遍认为事件受害者主要是是幼儿和家长,将幼儿园教师看作是虐童事件的肇事者,但实际上广大幼儿教师也是受害者,而相关部门又十分缺乏对幼儿园教师的心理状况的了解,更缺乏有效的教师危机干预策略[4]。

目前来看,事件发生后园所采取的现有措施很难从根本上杜绝或预防类似恶性事件的发生,可以说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安抚,也很难从本源上修复给教师群体造成的心理创伤。从已有相关文献来看,针对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成果不少,但“很少有人进行动态的、纵向的研究”,尤其是在幼儿园虐童事件发生后如何对教师心理进行干预的研究还是比较少,能够在研究方法上进行创新,尤其是比较复杂的追踪研究就更少。

本文具体介绍了笔者在一所民办双语幼儿园危机事件发生后对教师心理危机进行干预的追踪研究过程,前后历时近两年,希冀给其他幼儿园发生类似危机事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一个可能的案例借鉴。

一、幼儿园虐童事件缘起

北京市某区一所民办双语幼儿园A发生了家长投诉教师殴打幼儿事件,有关部门和家长一起调取教室监控录像后,发现其中两个班级的教师对孩子存在不当行为。事后家长们暴怒,在幼儿园外拉横幅声讨,要求幼儿园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必须给予公道和说法。此事件被媒体暴光后,随即迅速发酵,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关注,家长对幼儿园及幼儿教师的信任受到了严重影响,随即区幼儿园掀起了一波全面覆盖摄像头的浪潮。

为重建正常的家园关系、安抚受害幼儿家长情绪、回应家长诉求,该区教育行政部门第一时间派遣心理专家进驻幼儿园,借调其他园所的优秀教师支援该园的日常活动,并依法启动幼儿园主办方变更程序。变更主办方程序前后, A幼儿园教师队伍结构组成变化十分复杂。事件发生前,A幼儿园全体教师为50人。在变更过程中,A幼儿园有一半以上教师离职,只有24人选择在园所继续任教,与此同时,即将接管A幼儿园的X集团派遣了教师14人,其他园所借调10人,共计48人。主办方程序变更完成后,A幼儿园的教师构变化为:22位原有A幼儿园教师,X教育集团借调教师7位,新招聘教师19位,共计48人。在此过程中,教师们进进出出,虽然基本保证了幼儿园的正常运营,但频繁的教师更替对幼儿产生了重大影响,许多幼儿出现偏差行为,如上课随意走出班级、攻击行为增多、不愿意来园等,社会各界对幼儿园的安全感和信任度均大幅下降。

图1 事发前后幼儿园A教师组成结构变化图

为了重新赢得社会各界对幼儿园的信任,园所通过对稳定后的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估,结合其日常教学行为,开展了一系列的干预活动,既希望通过这些干预策略修复教师的心理创伤,也为了促进教师能够更好地与幼儿及其家长沟通,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专业发展水平,从而使其获得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尽量从源头上避免类似危机事件的发生。

二、教师心理危机干预策略研究

A幼儿园对教师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主要分为五个阶段:第一是评估教师心理现状阶段,主要任务是利用教师问卷和教师行为观察表进行教师健康水平的评估,目的是明确干预方向[5];第二是安抚情绪阶段,主要任务是快速安抚教师的不安情绪,给予教师应有的信任和支持;第三是建立归属感阶段,为教师、幼儿和家长建立良性的沟通渠道,进而重塑三方之间的信任;第四是提升价值感阶段,通过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提供外出学习交流机会,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增强教师的教育自信;第五是评估干预效果阶段,此阶段主要是证实工作策略和方法是否有效。

(一) 评估教师心理现状

为深层了解虐童事件后幼儿教师的心理状态,笔者从主观满意度[6]、应激障碍[7]、职业状况量[8]、应对方式[9]和SCL—90[10]自评量表五个方面对幼儿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测试结合教师在园日常行为表现,对教师心理分别进行了个体分析、整体分析和对比分析。

1.教师心理现状的个体分析

分析 SCL_90量表得分发现:在园教师中的7名教师,约29.2%教师的得分较高,他们主要是A幼儿园的原有教师和X教育集团第一批派遣的教师。这7名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高,遇事应对方式消极,对自我能力认识偏低,且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和婚姻压力,极个别教师的教育理念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在进行心理干预过程中7名中的5名教师选择辞职离开。

进一步分析发现,年龄较大的教师心理状态更稳定,受危机事件的影响较小,进一步追踪访谈发现,这主要是因为年龄较大教师的社会阅历比较丰富,能够较为从容地应对突发事件,虐童事件发生前后他们的情感投入波动幅度不大,事件卷入水平也大大低于年轻老师。

2.教师心理现状的整体分析

采用SPSS17.0对教师五个问卷数据进行斯皮尔曼相关检验和偏相关分析发现:应激障碍总和、教师职业倦怠总和、消极应对方式总和、SCL_90量表之间显著相关;继续对这四个分量表进行偏相关分析,发现SCL_90、教师职业倦怠和应激障碍通过消极应对方式起作用,由此可见改变教师的消极应对方式至关重要,具体结果如表1和表2。

表1 教师问卷斯皮尔曼相关分析表

表2 教师职业倦怠、消极应对方式、应激障碍与SCL症状自评的偏相关分析

该结论显示危机干预过程中应增加幼儿园教师积极应对方式策略的培训,扭转个别教师的消极应对方式,全面提升教师的积极应对方式;这启示幼儿园在评估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时应重点了解教师遇事的应对方式。

3.教师心理现状的对比分析

对比A园与平行B园教师的数据,采用独立样本的U检验发现,教师在工龄分布、主观满意度、职业倦怠、积极应对方式四个方面在95%的置信区间内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结果如表3。

结合第一部分对教师问卷的个体分析发现:A园教师的职业倦怠比较严重、主观满意程度较低、消极应对方式较高。以上启示幼儿园需要增加教师队伍建设,须动态了解教师面临的困难和工作压力,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师积极应对方式策略的培训。

表3 A园、B园教师各分量表的U检验表

(二) 安抚教师情绪

虐童事件发生后,A幼儿园的教师普遍存在一种“不敢管孩子”,“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的现象,也十分缺乏应对行为偏差幼儿的经验和有效策略。在这种情形下,全体幼儿教师被一种强大的焦虑情绪笼罩。结合第一阶段的数据分析,幼儿园为缓解幼儿园教师的焦虑情绪,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引进了儿童心理教育方面的专家资源,为家长提供了一对一与专家交流探讨教育问题的机会。第二,园长组织了面向老师、家长的正面管教工作坊,引导教师和家长一起和善而坚定地面对幼儿存在的问题。第三,心理专家携手带班教师共同对行为偏差幼儿进行干预。在接下来的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家园关系有了一定改善,比较成功地干预了部分幼儿的偏差行为,安抚了教师的焦虑情绪,积累了相关的访谈资料(包括音频、视频)、观察记录和个案分析等,为新学期教师的教研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三) 建立教师归属感

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在教师、幼儿和家长之间建立良性的沟通渠道,重新建立三方间的信任。前后历时约半年时间,主要做法包括:第一,对教师群体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第二,依据教师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发展引领。

1.描述教师群体特征

重建归属感的第一步是对A幼儿园教师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从整体看,幼儿园教师需要全天带班或半天带班,带班期间班级教师需要紧密配合,手脚眼并用、不能有一丝懈怠,可以说工作强度非常大;家长、幼儿园对他们的要求都比较高[11];然而,幼儿园教师待遇在同学历群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工资之外的福利待遇及奖励十分有限,她们普遍存在着强烈的职业自卑感,对工资少发、晚发十分在乎;事件发生后,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对家长防范和抗拒的心理,对班上顽皮幼儿的偏差行为表现出不耐烦,缺少应有的耐心,并且整个群体偏年轻化,个人生活(如谈恋爱、同事关系等)方面的处理应对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2.基于数据分析的发展引领

基于第一阶段的调查问卷结果和教师群体现状,A幼儿园采取了以下措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第一,开展个体咨询。研究者与教师们沟通了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困惑,前后累计共18人次,占教师比例的75%;第二,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每月举办教师心理辅导讲座,有效缓解了教师的心理压力;第三,定期举办“做智慧的父母”家庭教育系列讲座,有效促进了家长对教师态度的改变;第四,举行“主题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系列讲座,并进行了社会领域主题活动研讨,每周一次进班指导。在上述措施下,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获得了有效提升。

(四) 提升教师价值感

建立归属感之后面临的是提升教师价值感的任务。这一阶段主要通过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能力使教师获得更高的价值感,前后至少需要约5个月时间,主要包括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增加教师团队建设、为教师创造外出学习机会等做法。

1.以教研促进专业发展

以教研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既是提升价值感的手段也是目的,具体做法包括:

举办专业讲座,邀请区教研员为教师进行观察记录书写技巧培训,要求每名教师每月上交两篇社会领域的观察记录,心理专家及时进行批改和反馈,每周选出一篇具有代表性的观察记录进行集体研讨。

学习贯彻《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将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改善幼儿间、幼儿与教师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社会交往现状,提高幼儿的情绪和行为控制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及家园关系和谐发展,实现园所、教师、幼儿和家长的共同成长。

成立年级小组,分别承担小、中、大三个年龄段的社会领域集体教育活动观摩课,以集体教研和小组讨论的方式,由幼儿园保教主任、心理专家和园长带领各组教师学习相关心理理论知识。

2.加强团队建设和交流学习

除了教研活动外,A幼儿园还通过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和交流学习来提升教师的价值感,主要包括开展读书会、组织聚餐、排练各种晚会、外出旅游、提高月绩效工资考核、示范园参观、平行园参观、组织教师参与各种评优等活动。

(五) 评估策略效果

这一阶段主要是评估幼儿园教师心理干预策略的效果,可以通过虐童事件发生一年后的年检测评等级、教师离职率、来年招生情况等进行评估。经过一年多的艰辛努力,A幼儿园在年检工作中获得优秀;干预过程中虽有部分教师离职,但离职率明显低于X教育集团内的平行园所;来年招生时,幼儿园报名人数超过招生需求的5.75倍。综上所述,事件后幼儿园采取的上述干预策略不仅能有效的安抚家长和教师的情绪,帮助幼儿园教师在危机事件后重新建立归属感和提升价值感,还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幼儿园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教师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的启示

对A幼儿园教师心理危机干预研究呈现了类似危机事件后幼儿园对教师进行心理干预的过程,一方面为其他幼儿园发生类似事件提供了危机干预策略借鉴,为幼儿园的稳定发展解决了燃眉之急。另一方面,结合当前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为避免类似事件发生,在今后工作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 高度重视学前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学前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学前生师比持续下降,专任教师数、幼教专业毕业数及其占比都呈现上升态势。与此同时,学前教师队伍的另外一个特征是普遍年轻化,34岁及以下专任教师占据了幼儿园全部专任教师的绝大多数,而且数量持续增长[12]。可以说这一比较年轻的教师群体正承载着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重任。

从当前学前教师队伍生存现状看,虽然学前教师队伍发展迅速,但这一比较年轻化的教师队伍心理健康问题十分突出。“当下的幼儿园教师是教师队伍里的弱势群体,他们扮演着模糊不清的社会角色,或被期待为养育者、启蒙者、专业人,或实际承担着服务员、保姆、打工者、教师等角色;他们处于边缘人、附属者的社会地位[13],即他们的生存境遇是比较恶劣的。在这种角色的生存与发展的压力下,可想幼儿园的心理健康问题肯定是存在的。比如,有调查研究显示: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检出率为29.5%[14],具体来说,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存在:“生理疾病、行为异常、不良人格[15]、各种心理压力[16]、工作倦怠[17]、人际障碍[18]”,幼儿教师育儿焦虑程度高于其他职业母亲[19]等问题。对照学前教育实际和《幼儿园专业教师标准》可知,幼儿园教师需要比其他行业和专业更高水平的责任心,他们又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他们承受的心理压力是巨大的。尤其是在危机事件发生后,幼儿园更需要关注专任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这都启示教育管理者必须要高度重视学前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防患于未然。

(二) 科学化推动进教师心理危机干预

危机事件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对教师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不可能是一蹴而就完成的。一方面需要管理者稳住心态分阶段分步骤进行干预。一般而言,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前提是对现状做出诊断,在安抚情绪的基础上进一步重新建立归属感,并进而提升价值感阶段,最终进行策略效果验收,每个阶段历时因学校差异而不同。除此之外,这需要管理者防微杜渐,不要等到危机事件发生才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而是要将教师心理干预策略常态化,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去。常态化心理干预和危机事件后进行心理干预流程大致相同。不论是危机事件后的心理干预还是日常化的心理干预都必须建立在对这一群体心理状况了解的基础上,要客观准确全面了解其心理现状必须依靠科学化手段做支撑,可考虑用定期访谈或填写问卷的方式,动态了解幼儿教师的应对方式特点,并跟踪其心理状态的变化。

(三) 以教师专业发展内化其职业认同感

多策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提升教师对其职业认同感非常重要的途径。从日常教育实际看,学校中的确存在着教师对其职业认同感不高的现象,尤其是情况比较特殊的学前教育阶段。然而,当前学前教育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专业教师,现实中又普遍存在专业素养过硬教师短缺的问题,大量的学前教师在专业发展所需的各项能力上存在非常明显的短板,社会和学校又对这一群体提出较高的工作要求。基于此,加强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是进行心理干预的核心措施,通过提高其专业发展能力,使幼儿园教师有较强的内在动力从事其职业,而不是简单地把幼教工作当作一种谋生方式,这有利于从动机上提高教师队伍从事这一职业的信念,在较强的意义感之中认同并强化其责任行为。这启示教育管理者要通过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多策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内在机制上促进学前教师认同其职业价值,对化解幼儿教师心理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危机幼儿园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我爱幼儿园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欢乐的幼儿园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爱“上”幼儿园
“危机”中的自信
教育部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创新教师队伍补充机制等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