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时代文学经典阅读现状研究
2018-10-10黄平飞
黄平飞
自有人类以来,传播活动就已经出现。人类传播的历史,可以分为非言语的模拟式传播时代、口语传播时代、书面传播时代、大众电力传播时代、互动式数字媒介或“新媒介”时代[1]。新媒介时代的到来,使传播媒介、方式、内容、场所等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主要形成于书面传播时代的文学经典,必然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人类文化中,任何一个时代都必须有传统文学经典的存在。这是人类社会文化存在和发展的自身需要。[2]” 而文学经典价值的实现,来自于人们的阅读。
为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文学经典阅读的真实情况,课题组从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中设置20道题目,在问卷星以网络答题的形式开展。调查的对象主要是高中及以上学历人群。前后共计回收有效问卷1076份。
1 问卷答题情况
1.1 参与者情况
图1 年龄结构图
图2 学历结构图
在问卷的1-4题中,主要是了解参与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参与者的年龄、学历、性别、专业等。年龄、学历情况,见图1、图2。在1076位参与者中,男女比例是34.48%:65.52%;所学或将选择专业,文理科比例是58.36%:41.64%。
1.2 问卷答题情况
问卷中,5至20题主要针对阅读的目的、类型、原因、场所、方式、困惑、建议等进行设计。在回收的1076份有效问卷中,只有13.48%的参与者对自己的书籍阅读量是满意的。对于阅读的主要目的,答案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扩展知识面、休闲放松、提高修养、学业需要、其他。喜欢的读物类型位于前三名的是文学经典、专业书和科普作品。选择喜欢上述读物的原因中,占据比例较高的原因依次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排解压力、休闲娱乐,提高修养。62.36%的人对经典阅读持肯定的态度。在信息化社会,经典阅读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只有8.36%的参与者认为周围经典阅读的氛围好。了解经典阅读的方式位于前三位的是纸质读本、影视剧、电子阅读。但是,对于古典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中的文学形象诸如贾宝玉、曹操、宋江、孙悟空等的了解,参与者51.3%是通过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体。在询问“您选择除阅读原著以外的方式了解名著后,是否会阅读原著”,只有37.64%的人会再阅读原著。对于先秦诸子散文如《论语》、《老子》、《庄子》、《荀子》、《墨子》等,史书如《史记》、《汉书》等的阅读情况,只有7.62%的参与者较为系统完整地读过其中一部或几部。在阅读文学经典著作的过程中的困惑,主要是读不懂,不知道如何读,读完后感觉没什么收获。在回答“选择哪种方式帮助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时,“通过网络快速获取信息就算了”占据了39.41%,“查阅书籍资料,但浅尝辄止”的占据37.08%,“放置一边,不去理会”的占据6.41%,“深入研读各种书籍,与别人深度探讨”只占据17.1%。在“建议以什么形式推进文学经典阅读,”中,占比例较大的答案依次是加强学校教育,设置相关课程;重视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提倡亲子阅读;组织各类社团,举办社团活动;媒体积极参与,制作相关节目。
以上是对问卷答题情况做的简要概括。从中可以看出当代文学经典阅读,特别是青年人的阅读现状并不乐观。
2 阅读现状分析
2.1 认识到经典阅读的重要性,但行动力不足
参与者认识到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喜欢的读物类型排在第一位的也是文学经典,但就问卷的实际情况而言,86.52%的人对自己的阅读量是不满意的。对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了解,只有31.4%的人的方式是阅读原著。对先秦诸子散文,较为系统地读过一部或几部的只有82人。从这些数据都可以看出,参与者能够认识到文学经典阅读的重要性。但意识到重要性,并不代表一定会去阅读。行动力不足,是其显著特征。影响人的行动力的因素很多,就调查问卷的总体答题情况来看,阅读的目的性、阅读的方式直接影响了人们对读物的选择。
2.2 阅读的娱乐性占有一定比重
在调查问卷中,关于参与者选择阅读书籍的主要目的时,除“扩展知识面”之外,就是“休闲放松”,两者只相差4.27%。追求娱乐性是人们阅读目的之一。
当代社会已进入了消费社会。社会中存在的事物皆可成为消费的对象,文学经典也不例外。而一涉及到“经典”,往往“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思想与言说,它想当然地寄托了我们对它的种种之‘最’的想象或期许,经典的特征和功能都被人们理想化了。[3]”。在追求娱乐性的前提之下,人们在选择书籍的时候,往往会屏蔽文学经典。而多以纯文字呈现的文学经典,也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娱乐性的追求。
2.3 图像化阅读占据主导
新媒介时代,信息图像化是其重要特征,文字不再是唯一而且居于主导地位的表现形式。因为“读图成为我们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方式[4]”。大众享受图像带来的审美快感,并将这种感受转移到媒介中,从而产生对图像化的视觉媒介的特殊偏爱。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参与者通过阅读原著来认识文学作品的只有338人,占31.4%。而通过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体了解的有552人,占51.3%。从当今社会文学经典的传播形式来看,图像化是其发展趋势。以古典四大名著为例,每一部作品都曾多次以影视作品的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大部分青年人对于孙悟空、唐僧、贾宝玉、林黛玉、宋江、林冲、诸葛亮、曹操等人物形象的了解,多来自于影视作品。图像化成为文学经典新的存在模式。文学经典图像化,与文学作品本身存在一定差异。因为文字与图像是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相互转化必然受到限制。同时,影视作品相对于文学作品,减弱了人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人物形象固定化,读者缺少了想象的空间。
2.4 缺乏深度思考,解决问题依赖网络
在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时,只有184人选择“深入研读各种书籍,与别人深度探讨”,424人选择“通过网络快速获取信息就算了”,399人选择“查阅书籍资料,但浅尝辄止”,69人选择“放置一边,不去理会”。从中,可以看到,在阅读文学经典时,阅读者缺乏深度思考。解决问题时依赖网络。对于网络的信息,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一方面,网络上信息的可信性,值得商榷;另一方面,网络能快速搜寻到问题的答案,缺少人独立思考的环节,易养成惰性,又难以有个人的独立见解。
3 加强文学经典有效阅读的对策
针对问卷调查所显现出来的阅读特点,课题组提出以下增强文学经典有效阅读的对策。
3.1 正视媒介带来的社会环境变化,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
“一种媒介造就一种环境。[5]”因为“任何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变化必然要引起一切社会模式的调整,教育模式、政治权利的环境都要随之调整。”
深处于新媒介时代,与书面传播时代的社会环境相比,显而易见的特征是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可以做到实时传播。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人人都是传播媒介。这完全改变了人在书面传播时代对生活的感知。要正视媒介带来的社会环境的变化,适应媒介带来的社会巨大变化。当用客观、公正的眼光来看新媒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新媒介积极的一面。新媒介环境下,文学经典的传播速度、范围相比于书面传播时代,都具有优势,因此利用新环境,更能促进文学经典的有效阅读。
3.2 传统文学经典与新媒介共存
3.2.1 与新媒介共存,以媒介的生存方式为生产方式 新媒介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媒介的消失。新旧媒介可以共存,“共存的基础是了解每一种媒介独特的外型所固有的力量和讯息”。新媒介提高了旧媒介的传播效力。电子文本是对纸质文本的有益补充,文字阅读还可转化为有声阅读。文学经典要焕发出活力,必须与新媒介相适应。借助于新媒介,扩大受众的范围,提高文学经典的影响力。充分利用符合青年人的阅读习惯、思维模式新媒介,抓住媒介的本质,真正做到人役使于物。
3.2.2 注重文学经典的形式美 当社会存在的一切事物都可成为消费的对象时,对于商品外在的重视会达到一种极致。信息传播也不例外,“根据信息传播接受规律,一条新闻首先引起人们关注的原因并不是其本身内容的说服力,而是表达其意义的形式,所有以视觉为信息传入通道的媒体都必须注意形式的运用,以使一条信息的意义得到最好的表达与传播[6]”。信息尚且如此,文学经典也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注重形式美。形式美可以包括很多方面,图书的装帧、排版,文字的图像化表达,经典的影视化等等。有一些人会认为这是对经典的亵渎。持这种态度,是把经典摆在过高的位置。经典并不是一出现就是经典,经典的形成需要若干代人的解读、欣赏。读者的阅读感受无论好与坏,都是不同时代人对经典的关注。只有有关注度,经典才能长久地焕发出活力,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3.2.3 提高读者对文学经典的参与度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当代与远古有着持久的相似性,相似性的根源在于人类情感的共通性。“某些作品被建构为文学经典,主要在于作品本身以真切的体验写出了属人的情感,这些情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关键所在,容易引起人的共鸣。[7]”文学经典必有共鸣者。吸引共鸣者的方式是读者参与文学经典。新媒介为读者参与提供了可能性,而且新媒介也要求人的深度参与。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找寻个人存在感,就是提高参与度,寻求自我身份认同。读者不再是文学经典的旁观者,可以是研究者,是发现者。这种研究发现不一定是高层次的,可以是浅层次、表面化的。读者可以对作品进行再创作,每一位读者都可以成为作者。
3.3 阅读文学经典真正成为社会的风尚
3.3.1 借助国家政策,形成人人阅读、传播文学经典的惯性 国家近年来对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从政治层面,做出了良好的社会引导和示范。这为学习传统文化,包括阅读经典,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人都有责任与义务参与到文学经典的阅读、学习中去。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当大的一部分由文学经典体现出来。培养人,特别是青年一代,自觉阅读文学经典的意识,将这种意识深入骨髓,成为他们行为的一种惯性,这需要社会各种力量的合力。
3.3.2 抓住当代人追逐潮流的心理,使文学经典阅读成为引领时代的风尚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渴望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都维持着融洽的关系,可以说是达到一种艺术的境界。新媒介时代,社会变化会第一时间到达各个角落。为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人自然会有追逐潮流的心理。文学经典阅读成为时代的潮流,不仅要提高作品本身的质量,也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主流媒体的宣传,学校教育的引导,家庭教育的配合。
新媒介时代,文学经典能否散发出持久的魅力,一方面在于文学经典是否与时代相融合,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另一方面在于现代人对于它的品读与关注。无论媒介如何发展,中华文化的传承,人是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