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归深处
2018-10-10辛琛臣
文|辛琛臣
近在眼前的繁华
多少人着迷
当你走近才发现
远过故乡的距离
看过了多少
海市蜃楼
让我回到小小的门口
—《异乡人》
且去听雨
白雪皑皑的山头,终年云雾缭绕。广袤无垠的森林间,依稀可以看到水滴凝结而成的冰霜。风吹过松树的树梢,发出沙沙的响声。这是《林中小屋》综艺节目中的一个场景。
四季在这里以一种近乎奢侈的方式展现着,雨水掉落地面的声音、鸟叫的声音、风的声音、小溪的声音,几分钟持续地包裹着耳朵,缓慢、简单而又纯粹,仅仅是听着,一颗躁动不安的心就渐渐安静下 来。
自然有它自己的频率,不急也不徐,只是我们早已错失了这种和谐,而总是在忙。身在都市中,连吃饭、走路、打卡、刷手机,甚至睡觉都匆匆忙忙。一天又一天的生活,很难说出有什么不一样,仿佛明天是今天的重复,今天又是昨天的重复,一颗心就这样逐渐变得粗糙。有多久没有好好看看日落前的天空,层层变化如印象派的画纸?又有多久没有单纯看过天空中一片云的经过?
起初我们和自然失去了联系,接着我们和别人失去了联系,最后我们和自己的内心也失去了联 系。
01 林中小屋海报
浮生半日
林中小屋,是一段自发性与世隔绝的生活。相较于梭罗的《瓦尔登湖》,这里的生活条件并不那么艰苦,屋子是现成的,有壁炉,有床铺。可是,维持这一切却需要自食其力。一桶桶装水是唯一的水源,洗个脸都需要小心考虑;简易的灶台只有一罐燃气;壁炉的柴需要自己来劈;太阳能随时都有没电的可能性;屋里没有的东西需要动手去做。正是在这样艰苦的情况下,实验者A带了几箱物品来到小屋,却因为节目组的要求而被迫把物品减少到一半。
因为这是一项“极简生活”试验。“极简生活”一词来源于乔舒亚·贝克尔,是一种人性化的、经济的、环保的、轻松愉悦的生活方式。乔舒亚认为:“减少20%的物品,可以提高80%的生活品质。越能精简身外之物,就越能节省出金钱和时间去做平常人因为种种制约和责任不敢去做的事。”
说白了,物品的存在,有小部分是源于需要,而更多的却源于自身的不安全感。而内心的不安全感越大,就需要越多的金钱支撑。而赚取这些金钱所需要的时间,将挤掉自己和家人、朋友、孩子相处的时间。当乔舒亚发现自己的生活一团糟的时候,他试图去清理自己多余的物品,直到他发现,他其实不需要那么多的东西,也不需要那么多的钱,却可以把现在的生活过得更好。因为精简,他拥有了购买更好品质物品的权利,也拥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聊天、写书、旅行。
而节目中的减法生活更是多了一份东方式的禅意。比如一顿饭只做一个菜的实验,是让实验者单纯把感官放在品尝一个菜之上,它所得到的满足感远胜过匆匆吃完一顿饭,此时就连米饭都开始变得特别香甜。又比如18点以后关掉手机的实验,是非常适合现代人的。还有什么比大把的时间来的更为奢侈呢?静静停下来看一本书,做一些手工,或者什么都不做,只是看看久违的满天星空,已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02 草木无情是有情
03 林中听音
备注
(节目中的部分试验摘录)
极简生活试验
1)做好的饭只加一道菜 2)18点以后关掉手机 3)亲手制作需要的东西 4)一次只做一件事 5)吃3小时饭 6)用喜欢的颜色给房子涂色
自然之美试验
1)与太阳一起睁眼 2)把自然的声音记录下来 3)做便当去野餐 4)记录下各种各样雨的样子 5)记录鸟儿的声音 6)做一桌时令饭 7)在自然中寻找彩虹的颜色 8)登山后在山顶看日出 9)用冥想和瑜伽开始一天
生命治愈试验
1)说出5种小确幸 2)吃让我变得幸福的回忆中的食物 3)听喜欢歌手的整盘CD 4)和朋友一起吃饭 5)把让我幸福的东西用照片记录下来 6)考虑遗愿清单
次第花开
在山林里,被重新审视着的人生抛却了过往的繁琐而变得质朴,甚至单调。却有些什么难以名状的力量,在其中积蓄着,终有一日如莲般次第花开。
两个实验者来到了实验的第二阶段。复归于零之后,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另一种生命的展开。拿着相机去山谷中拍雨,记录林中的鸟声,在自然中寻找七种彩虹的颜色,用采到的野菜做一桌时令饭。在日常生活中,那个被我们所忽视的自然,原来具有这样旺盛的生命力。当我们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可以改变世界的时候,原来是有一个默默滋养的力量在背后支撑着这一切。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此情此景又叫我如何说呢?也罢也罢,不如就这样,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故人已然归去。
清风自来
当两位实验者以为这便是终点的时候,实验也渐渐接近了尾声。从喧闹到寂静之间的距离,藏着一个生命的盛放。虽是缓慢,却因为真实而倍感力量。
在实验的最后一个阶段,两个实验者开始从寂静中出发,再一次回归生活。这一次,去回忆生命中的小确幸,去吃最让自己觉得幸福的食物,甚至只是听听自己喜欢的歌曲就好,那些曾经打动过我们的,已然被我们遗忘。
当实验者A和B接到实验任务希望两人一起吃饭的时候,实验者B在屋子门口砍了一箱柴,一路走下山送给实验者A当作礼物,因为他知道作为女生的实验者A砍柴有多么累。砍柴搬柴,这个平时看来会辛酸的举动,在这里却隐藏着无限的温情。在物质化的社会,我们习惯于以物质条件来衡量一切,价格似乎就代表了价值,贫穷似乎就必然内心困苦,然而真的是这样吗?一声声砍柴的艰辛却藏着幸福,一堆堆不值钱的柴火珍贵到无价,这人与人之间单纯的互动,是那么真实那么美。这礼物蕴藏着生而为人的尊严以及同理心,早已好过世上的一 切。
在节目最后,实验者们依依不舍地拍摄着小屋里让自己幸福的东西,一口锅,一顿饭,一堆柴火,一个手编的篮子,兴之所至的涂鸦,门口走过的狗和牛,一草一木,无一不是幸福呀!
当被要求考虑自己的遗愿清单,实验者A哭着想起了很多因为忙碌而没有完成的心愿,比如和家人一起环游世界。因这段独处的时光,人再一次变得活泼了,可以哭,可以笑,可以感知生命的丰富,可以感谢自己拥有的已经太多太多。
而实验者B则更为看得开,他说:“快乐,就是现在这一刻,没有什么需要完成的心愿了。”最重要的事,就是可以仅仅待在此时此刻。我们曾经活过,却没有活着,而今我们活着,感受着此时此刻生命的绚烂。就如同路上的一阵风、天上的一朵云、绽放的一朵花、掉下的一阵雨那么自然。向生命敞开的当下,有风吹拂过枝头的花,岁月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