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创新发展理念应对海事人才培养变革
—— 专访大连海事大学校长孙玉清

2018-10-10胥苗苗

中国船检 2018年9期
关键词:航海海事航运

本刊记者 胥苗苗

随着国际海事业的飞速发展,船舶大型化、智能化以及无人船、智能港口的出现对如今海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智能时代来临的当下,我国的海事人才面临哪些新的挑战,作为海事人才培养的高等学府,大连海事大学又采取了哪些与时俱进的措施积极应对?对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大连海事大学孙玉清校长。

记者: 当前,我国海事人才培养现状如何?

孙玉清:我国高等航海教育肇始于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的船政科(即大连海事大学的前身),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完整的海事人才培养体系,涵盖了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各个培养层次,基本能够满足我国航运业的发展需求。有16所本科院校、32所高职院校招收全日制航海类专业学生。其中大连海事大学和上海海事大学的绝大多数专业均与航运业密切相关,武汉理工大学和集美大学也办有面向航运业的专业群。

记者:随着船舶大型化、智能化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航运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当前的人才培养面临哪些挑战?

孙玉清:随着船舶大型化、智能化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进,对海事院校既是机遇,也面临挑战。我这里主要谈挑战。

船舶大型化、智能化发展,未来对航海人才的需求将会发生显著的变化。首先,我们需要培养大批智能船舶技术研发人才,掌握智能关键技术是核心,否则只能是跟随和应用,无法在新的人工智能发展浪潮中保持优势。其次,就航海领域来说,历史上船舶技术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对船上和岸上人员的职责、分工和知识与能力要求产生重要影响。未来的智能船舶将更加安全、更加环保、更加经济和更加可靠,船舶配员更少,对高级船员的知识与能力将提出新的要求,也必然会使船上人员职责和分工出现较大变化。比如,未来船舶操作和管理人员需要的是全职能型人才,船上配员可能不再像现在这样区分甲板部和轮机部,船长和高级海员需要通晓航海、轮机、电子电气设备的操作和管理。另外,船舶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还会带来国际规则(如SOLAS公约、MARPOL公约、避碰规则等)的变化,我们也急需在这些方面开展研究。

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航运人才,对我们传统的人才培养也提出挑战。我国传统的海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二是复合能力,三是国际视野。而这些是高端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海事院校必须深化改革,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记者:哪些领域出现明显短缺或不足的情况?

孙玉清:至于在哪些领域出现明显短缺或不足的情况,我认为不能简单地从国内人才市场的需求反映来看。正如上面谈到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端航运人才始终是短缺的。

记者:现在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技术日新月异,对海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作为国内知名的海事类院校,大连海事大学如何应对?

孙玉清:对大连海事大学而言,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航海科技的发展,对海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一所具有鲜明海事特色的高校,大连海事大学一直致力于引领海事教育发展,推动交通科技与文化进步。为了应对智能船舶(无人船)、智能航海的需要,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在专业建设方面,优化专业布局,提升专业建设内涵。学校坚持从“海事产业链”全过程谋划专业设置,打造品牌专业。2018年,增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为培养智能船舶、智能航海的相关人才提供大数据技术方面的支撑。根据新工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学校已率先在航海类专业及交通工程专业开展新工科专业的研究与实践,并获批了三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立项,致力于培养适应航海科技发展需求的海事人才。

其次,在学科支撑方面设置智能船舶相关学科方向。学校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科建设聚焦海洋运输工程学科领域,下设六个学科方向,其中之一是“智能船舶开发及运用技术”,这为培养智能船舶、智能航海相关人才提供了学科支撑。

再次,在机构支撑方面成立无人船协同创新研究院。为充分发挥海洋运输工程学科群的综合优势,学校成立了无人船协同创新研究院,围绕无人船建造、航行技术、远程监控与岸基支持、通信技术、运维技术、能效技术、电力系统、法律法规等领域开展研究。研究院以科学研究为主,同时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

最后,在平台建设方面,学校正在论证建造一艘智能研究与实训两用船,开展与智能船舶、智能海航相关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与此同时,我们将落实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相关要求,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构建智慧学习环境,如学校正在规划建设智慧/智能教室、智能实验室,以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效果,进而有针对性地持续改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大连海事大学校训:学汇百川 德济四海

记者:国家层面在积极推进我国海事人才战略发展,在全面提升海事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大连海事大学有哪些具体措施?

孙玉清:今后五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海事大学的奋斗目标,全面提升海事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一流创新人才。我们将面向海事全产业链,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紧密围绕国家和行业发展需求,打造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在师资队伍培养方面,强化实践育人平台建设,加强实验室和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提高实验实践教学质量。优化人才发展机制,激发人才队伍活力;深化实施教师阶梯双轨制,在教师岗位设置、分类管理、考核评价、薪酬分配、合理流动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同时,按照“新工科”建设思路,推进传统工科专业转型升级。全面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高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打造一流特色学科,产出一流科技成果。重点打造海洋运输领域学科高峰。把握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机遇,聚焦海洋运输工程学科领域,重点布局船舶运输安全保障技术、高效海运物流系统与运营管理技术、船舶污染防控与节能技术、智能船舶开发及运用技术、海底工程技术、国际海事规则与海法创新等6个学科方向,汇集各方力量,打造一流的特色学科。以一流学科建设带动其他学科递进式提升。拓展学校与企业、地方、行业合作新模式,优化政产学研用合作新机制,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点围绕智能船舶、智慧港口、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开展协同创新,在行业前沿科技领域确立主导地位。深入落实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军民融合政产学研用示范平台。加强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的政策研究,加快建设具有海事特色和世界影响的新型智库,积极主动参与国内相关政策法规和国际海事公约、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工作,为服务国家和行业科学决策、提升国家在世界海事领域的影响力提供智力支持。全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实施开放发展战略,形成一流开放办学格局。大连海大还将进一步加强国内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行业特色优势,深化与社会各界的长效合作机制,努力拓展办学空间。服务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面向相关国家积极开展海事教育与培训。进一步深化与世界海事大学的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积极培养优秀人才到海事领域国际组织任职。继续发挥学校在国际海事大学联合会中的骨干作用,不断提升影响力和话语权。

记者:除了高校方面的努力,您认为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加强我国海事人才的培养?

孙玉清:关于这个问题我提两点建议:第一,主管机关应加大支持力度。除了办学经费的保障,还需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充分激发院校的办学活力。以航海类专业(操作级海员培训)的管理为例,建议对培训和发证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一是要建立院校人才培养与行业实际需求对接的机制,实现数量上的供需平衡;二是培训和发证管理从重过程控制转变为重目标管理,给予院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同时建立较高的适任标准和科学的考核评估体系,保证高级海员队伍的质量。

第二,企业应积极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与院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卓越海事人才的培养,需要校企深度合作。当然院校也应发挥主动性,积极与企业探索校企合作培养的新模式。

记者:当前航运界,您认为应关注哪些新动向?

孙玉清:当前航运业可以说已经进入了智能航运时代,在国家大力发展智能航运的背景下,航运界出现了几个新动向值得关注:

一是航运体系的变化。随着智能航运的发展,原有的航运体系可能会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包括新船舶设计建造技术的出现、智能船舶技术的发展、智慧港口模式的发展、智能航行保障体系建设、智能航运服务新业务新模式、智能航运监管模式等都会给行业发展带来深刻变革。

二是航运技术的创新。智能航运的到来必然会催生航运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航运智能化重大设备建造,复杂场景感知、自主协同控制、调度组织优化与信息安全交互等核心软件平台的开发,系统集成创新等。

三是智能航运法规标准制定。涵盖智能船舶、智能航保、智能港口、智能航运服务和智能航运监管等各要素的智能航运标准体系需要建立。智能航运业态下的新型法律关系,比如自主航行船舶的避碰伦理和民事法律责任关系等的相关法律需要重新修定。国际海事公约规则对于自主航行船舶也会出现变化,在海上安全委员会MSC99会议上,IMO正式宣布将研究制定相关公约规范解决水上自主船舶(MASS)安全、安保、环保等一系列问题。

四是智能航运人才的培养模式。智能航运的到来,需要多方面、多层次人才培养。多方面指的是监管、建造、营运、法律、检疫等;多层次指的是开发设计人才、使用监管人才、高级管理人才等。

记者:您如何看待创新?如何才能让产业链上的相关方都参与进来?

孙玉清:创新是社会进步和事业发展的动力所在,可以说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社会制度和科学技术的创新。但创新并不是简单的制造差异化,而是需要切实了解社会的实际需求,看清事物发展的本质,打破思维定势,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智能船和无人船是航运业和造船业的未来。这意味着,包括船舶设计与建造、船舶营运、船舶监管、航海保障、港口运营等所有和船舶有关的行业的模式和格局都将发生变化。因此,深入开展无人船技术研究,对于引领世界船舶运输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形成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优势,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技术基地,促进海运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船舶的智能化/无人化将使航运业整个产业链发生革命性的变化,需要全产业链的共同参与。要通过顶层设计方式统筹智能船舶的发展全局,从战略的角度系统把控握各领域、各环节、各阶段的重点任务,促使全方位协调发展。积极鼓励跨行业跨领域产、学、研、用合作,坚持协同创新,大力开展智能船舶基础理论、设计建造技术、智能装备系统、标准规范合作研究与应用。鼓励船舶企业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和航运企业合作,成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中心,联合进行无人船科技攻关,突破核心关键技术,逐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培养高端人才。支持智能船舶相关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实现重大基础研究、共性关键研发和应用示范全链条发展模式。

记者:针对国内短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端航运人才的情况,您认为有何好的解决办法?

孙玉清:要有针对性的分析智能航运新业态下人才需求变化,以专业院校培养、国际联合培养、企业合作培养及人才再教育等方式加快发展智能航运核心人才培养。高校要适应智能航运发展趋势与需求,调整优化相关专业教育结构,加快智能航运新业态所需的多方面多层次人才培养。

首先要以创新发展理念应对人才培养变革。智能航运背景下,传统的船员职能将有部分消失或弱化,船上船员数量会减少,但这个职业不会消失,而是会转变为船岸交互职业模式;同时也要完善多层次的海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海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紧密围绕海事产业链,改革航海类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实施航海类人才分类培养。

其次要及时调整航海类专业的教学内容。通过更新现有课程(教材)教学内容、开设讲座、增设选修课和必修课等方式,使航海类专业学生掌握无人驾驶船舶以及互联网、物联网、数字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相关方面的知识;编写船舶智能化或船舶无人驾驶教材并开设相应课程。

再次要积极参与IMO关于自主船的国际事务。航运业是具有鲜明国际特点的行业。新技术的应用需要依靠国际标准和规范的进展和推进。建议成立各种航运新技术、新体制的专家组,系统、深入、持续地研究各个主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引领国际上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制修订工作。

最后要建立合作培养模式。既注重“走出去”,积极选派师生到国外高校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利用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和优质教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端航运人才;又注重“请进来”,邀请国外一流高校的教师团队加入我国航运人才的培养建设,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端航运人才提供必要的师资力量。不断扩大与国外优秀航运企业合作,使学生得到更多实习机会,提升国际视野。

猜你喜欢

航海海事航运
大航海——从星盘到象限仪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断水三天的航海人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