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好药
——记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尤启冬
2018-10-10□胡敬
□ 胡 敬
专家简介:尤启冬,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学名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2年在南京药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1985年在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获理学硕士学位,1989年在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获理学博士学位,1990年进入中国药科大学工作。担任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ActaPharmaceuticaSinica B、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Inter J Med Chem、Orphan Drugs: Research and Reviews的编委。主要从事药物分子设计与合成、药物作用的分子机制和新药研究等方向的工作,在活性天然产物的结构改造与优化、“蛋白—蛋白”相互作用调控剂、重大疾病关键调控节点的评价及药物设计等方面科研成果显著。作为第一完成人,项目“复杂结构天然产物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及其产业化”曾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在中国药科大学,尤启冬教授的办公室怎么找?“那栋楼上灯光亮起最早,熄灭最晚的屋子就是!”了解他的人都会这样回答。
找到中国药科大学玄武门校区药化楼,上到三层,从一间10平米的小房间内,传来了这样的对话:“最近的实验做不出来。”“有没有想过是试剂处理的问题还是操作上的问题?有时候不要匆忙做实验,停下来思考一下也许会豁然开朗。”推门进入,在堆满了文献和材料的办公桌旁,尤启冬正与他的学生就实验问题进行着沟通。如果常来药化楼,刚刚的那一幕,你会经常看到。学生时代养成的争分夺秒、严谨务实的科研习惯,在尤启冬参加工作后一直没有改变。因此尤启冬的实验组也成为了学校里最晚收工的那个组,他也成为中国药科大学出了名的严师。
做药做的就是一份责任
“我们从事的研究和工作与人民健康息息相关,一定要有对全人类健康负责的态度。”“做药做的就是一份责任,如果你做出来的药自己都不敢吃,你怎么能给病人吃?!”因从事工作的特殊性,“责任”成了尤启冬经常挂在嘴边,时常念叨的话题。落实在具体的科研中,将研究课题与国家的需求紧密结合便成了尤启冬选题的主要原则。
20世纪90年代,恶性肿瘤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居民致死的一大主因,患病人数逐年增加,急需抗肿瘤药物。然而,我国市场上的抗肿瘤药物多为进口,购买困难且价格非常昂贵,普通百姓难以承受。面对此种状况,国内很多科研机构和药企开始了制药尝试。拿抗非小细胞肺癌药长春碱来说,它的脱水问题一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很多人做过长春碱的实验,但都以失败告终,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死胡同。“1996年我们启动‘长春瑞滨’这个项目时,法国皮尔法伯(Pierre Fabre)制药公司就断言,中国人10年内不可能做出这个药!”
“我偏不信!”凭着这股韧劲儿,尤启冬带领自己的团队夜以继日地钻研,上百次实验失败后,他们并没有气馁、重新再来……慢慢地,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发生了。
摸着石头过河,他们整整花了大半年的工夫终于解决了长春碱的脱水问题,紧接着,又突破了制约复杂结构天然产物抗肿瘤药物伊立替康和长春瑞滨的产业化技术瓶颈,最后仅用了3年时间就做出了新药,并且药物质量还高于美国标准,成为我国第一和第二个通过美国FDA认证的注射剂药品,为中国制药业走向国际主流市场闯出了一片天地。面对尤启冬团队的成绩,骄傲的法国药企也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连连称赞中国人“Bravo!Bravo!(了不起!了不起!)”
这两种药品上市后,其价格较进口药物大幅下降,一个疗程的费用仅为进口药物的1/10至1/6,打破了进口药物的垄断局面,解决了广大患者用药贵、用药难的局面,为无数患者提供了质优价廉的民族药物。目前这两种抗肿瘤药物已经占据了国内治疗的绝对主导地位,成为肺癌、胃癌、肠癌等患者(每年约8万人)治疗的一线药物,同时还出口欧美主流市场,近3年累计创汇达1200万美元。
面对成绩,尤启冬从不骄傲自满。“服务国家和人民不仅是自身药学专业使命的要求,也是中国药科大学‘精业济群’校训精神的要求。”他说,“我所从事的工作就是一项服务人民健康和国家大健康事业的基础性研究工作,能为国家健康事业出点力,我很开心,也很满足!”
学做事要先学会做人
“学做事要先学会做人”,这是尤启冬对他的学生提出的要求。“以满腔的热情对待研究事业,以严谨的态度提出科学问题,以柔韧的精神开展研究工作。”这不仅是尤启冬为自己立下的规矩,也是为学生立下的规矩。
尤启冬的治学严谨在学生中有目共睹。许多有意向报考他硕博士生的同学来咨询时,他总是笑着说:“我这里是魔鬼训练营,想做我的学生要做好准备哦!”
虽然已毕业10年,但每每回忆起刚开始跟随尤启冬求学时的“教训”,南京诺瑞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飞仍感觉历历在目。刘飞是2002年入学的博士生,在尤启冬的指导下以藤黄酸为研究模板,寻找复杂结构天然产物“最简药效骨架”的研究策略和“兼顾生物活性及成药性的结构优化”研究方法。“尤老师特别强调实验数据要真实,要做好每一个数据的记录。记得我2003年刚刚跟随尤老师进组做课题,总觉得实验数据太多没必要事无巨细的记录,结果尤老师发现之后,非常生气,当场就撕毁了我的实验记录本。”刘飞直言,这件事对他的触动非常大。时至今日,在做制药企业的过程中,他的脑海中也时刻铭记着尤启冬事后找他谈心时说的那番话:“我们是做药的,实验记录要完整、真实,如果有一点点马虎,那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那都是绝对不允许的!”带着老师的嘱托,博士毕业后,刘飞走上了创新药物的研究道路并已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虽然在科研上对学生严厉,但在生活中,尤启冬却更像一个慈父,让在外求学的游子有了“家”的感觉。
在他的手机里有一个名为“尤如一家人”的微信群,这是他的学生们建立的联系平台。因为在学生眼中,尤启冬是慈爱的大家长,课题组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大家庭,拥有满满的爱与兄弟姐妹间的情谊,因此起“尤如一家人”这个温馨的名字再合适不过了。
尤启冬常教导他们,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要有乐于助人的情怀,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对学生的困难,他感同身受。
现在,已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的李念光,回忆起2003年在尤启冬门下读研时的经历,仍对老师充满了感激。“当时是自费读研,因为家里经济困难曾一度掏不出学费和住宿费,尤老师了解到情况后,二话不说就从自己工资中拿出4500元资助了我。”说起那时的情景,李念光眼眶湿润,“当年一个教授一个月工资才多少钱啊!尤老师不仅资助了我,而且还是匿名的,只是托人嘱咐我,安心学习!”靠着老师的帮助,李念光顺利完成了博士学业。毕业后,在尤启冬的引荐下,他获得了在美国哈佛大学诺贝尔奖获得者E.J.Corey教授课题组进行访学和合作研究的机会。现在已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药学系副主任的李念光每每回忆起那段经历时,仍情难自禁,他感慨道:“治学上他是严师,生活中他是恩师,尤老师是我做人的一面镜子!”
“育人之责重千金,切莫误人子弟”,现在尤启冬虽已“桃李满天下”,但在育人这件事上他却丝毫不敢懈怠。面对医药事业和国家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他告诫自己的学生,作为一名药学人,更应时刻铭记自己身上肩负的使命,眼观大视野,胸怀大格局,心系国家和人民,为服务国家大健康事业发展奉献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