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骆驼祥子的命运错位及思考

2018-10-09许瓛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6期
关键词:错位悲剧命运

摘 要:《骆驼祥子》记述了人力车夫祥子一生的坎坷道路和苦难挣扎,塑造了骆驼祥子这个经典的艺术形象。本文主要通过对祥子与社会抗争与沉沦的解读,并从祥子的性格与时代的不适应进行剖析,试图思考浅析导致祥子命运错位的原因。

关键词:悲剧;命运;错位;思考

作者简介:许瓛(1994-),女,汉族,甘肃武威人,宁夏大学人文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6-0-03

老舍是反映旧中国北平市民社会的能手,尤其是对城市个体劳动者的描写。随着对现实认识的不断清醒,老舍反映生活的笔触从小市民、小知识分子转到对城市中受苦受难劳动大众的描写。他于一九三六年完成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正是这一时期的优秀代表作。

《骆驼祥子》讲述了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老北京人力车夫一生的坎坷道路和苦难挣扎,塑造了祥子这个城市贫民个体劳动者形象。祥子是一个由农村流落到城市的破产农民,他善良、纯朴,年轻要强,充满自信心。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凭自己的力气挣得一辆属于自己的人力车,谋求一个安分的生活。然而,他的这一理想就像影子,看得着却怎么也抓不着,即使抓住了或即将抓住,也随即化为乌有。他卖命,他抗争,历经三起三落,最终还是失败了、沉沦了,成为一个末路鬼。

1、祥子命运的定位

作品通过塑造一个“吞的是粗粮,冒出来的是血”的正直坚强的人力车夫祥子的形象,以及他“卖最大的力气,得最低的报酬”的求生不能的生活经历,描述了车夫这一劳动群体牛马不如的生活和他们悲惨的命运。客观地展示了现实社会是怎样一步步沦丧人的美德、使一个正常的人异化为“个人主义的末路鬼”的过程。

特定的社会,特定的祥子,特定的命运。现实社会一步步将祥子无情地拖进流氓无产者的行列,使他由一个好强、自爱、自重的劳动者堕落为一个没上进心、苟且偷生、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作品正是通过对祥子悲剧的描写深刻揭露了社会的本质,揭示了祥子的必然灭亡的悲剧命运。

许多研究者将祥子命运悲剧的原因归结为祥子个人主义的奋斗道路,认为是他的个人奋斗导致了他的悲剧。如唐弢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祥子盲目的个人奋斗,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失败命运……,从而宣布了企图用个人奋斗来解放自己道路的破产。”

我认为把导致祥子悲剧的根本原因仅仅归结于个人奋斗不足以揭开作品内涵和艺术形象的真正意义的。正如老舍在作品结尾时写道:“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这里,老舍一针见血地指出,祥子是那个不幸社会的病态产物,他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当时正处于黑暗混乱中的中国,想以个人的力量对抗整个旧势力和旧制度,其悲剧命运更是不可避免。所以,祥子的悲剧命运,不仅是个人主义的破产,也是不幸社会的必然结局,二者的浓缩就是祥子悲剧命运的根本定位。

2、祥子命运的错位

尽管老舍通过对祥子身上存在的个人主义的描写,对个人主义提出了批判,并在作品的结尾,满怀沉痛的心情要埋掉那“个人主义的末路鬼!”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以现实主义视角及敏锐的笔触,通过祥子个人奋斗失败的一生,揭露了现实社会是怎样摧毁一个善良的、向上的个体劳动者。作品紧紧抓住“社会”不放,指出悲剧人物都不是受某种个人命运摆布的,而是当时社会的牺牲品,是当时病态社会的产物。悲剧的根源就在于当时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和罪恶。老舍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些。这正是《骆驼祥子》的深刻主题所在,也是祥子命運错位的根本所在。

(1)偶然的错位

“经过三年的努力,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流了多少万滴汗,祥子终于买到了一辆车。”他爱这辆车就如同他的命,在买上车的当天给自己过了个“双寿”,满怀着新生的希望,他幻想着“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他以此为起点,开始了不屈的奋斗,为实现他“伟大”的目标而努力。

可“希望多半落空,祥子的也非例外。”社会并不会因为他的辛苦、努力而对他有所恩赐,他和别人一样得经受社会的折磨和无情的打击。和祥子的愿望背道而驰的,是动荡的社会现实:战乱频繁,兵匪横行。在这样的现实下,他的车被抢了,什么都被抢了,“只留给他青一块紫一块的一身伤和满脚的疱!”祥子一无所有了,他的愿望一点一点被现实碾得粉碎。动荡的社会,使祥子的命运首先发生了错位。

这并非是凭空而来,老舍在开始就已经很明确地指出了祥子失败的必然性。他借助“小马祖父”的话阐明了当时像祥子这样的人无法逃脱的悲剧命运:“身子好?铁打的人也逃不出去咱们这个天罗地网。”这“天罗地网”来自旧的社会制度。它像一块巨大的盘石从上面压在人民的头上,造成了时代的种种悲剧。老舍指出:“只有改变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彻底改变中国人民的命运。”但在祥子看来,他的悲剧、他的失败只是被人欺负而已,认为车被抢只是自己倒霉,把自己不幸归结为偶然。这也是祥子典型的个人主义奋斗思想。

(2)必然的错位

老舍在三十年代的重要作品大多是悲剧,作品中人物的悲剧命运都是他们所处的那个社会“赐予”的。在他们的周围上下密布着层层的网罗,社会的、家庭的、物质的、精神的,他们只在极其狭窄的天地里苟且地活着,又默默地死去。只能按照社会为他们安排就了的样子去忍受生活的折磨,直到把生命完全耗尽,才是苦难的尽头,不管你如何努力。这也就为祥子的第二次厄运埋下了伏笔。

祥子回到了人和车厂。经历了第一次挫折后的祥子,并没有意识到社会的黑暗和吃人的本质。他还幻想着要继续努力实现自己买车的愿望,“即使今天买上,明天就丢了,他也得去买,这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他就这么盲目的固执着,对社会、政治都是无知的,他不懂也不想思考自己遭难的原因。他拼命从茶里饭里自苦,以为只有这样才能尽早实现自己的愿望。“从前,他不肯和别人抢买卖,现在,他不大管这个了,他只看见钱……,像一只饿疯的野兽。”有许多次,他抢上买卖就跑,背后跟着一片骂声,他不得不如此。

可正当他买车的理想快要实现时,现实又一次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使他的命运发生了第二次错位——侦探作恶,诈去了他准备买车的六十元钱——他的全部积蓄。他又一次在无情的现实面前碰了壁。他不明白自己招惹了谁。孙侦探之口给他点了迷津:“你谁也没招,就是碰在点儿上了!人就得胎里富,咱们都是底儿上的。”哪里都有缝隙,只有祥子跑不了,因为祥子是个拉车的,生在黑暗势力相拧结的罗网里,生在“底儿上”,立在人间的最低处。所以注定他一生倒霉,等着一切人一切法一切困苦的击打。要是想用个人的力量从这个网罗里找个缝隙钻出去,这个社会就不允许。这决定了他命运的第二次错位。

同时,作品在这里指出:导致祥子命运发生第二次错位的孙侦探,其实也是社会的产物,旧制度的产物。正因为有这样的社会制度才会产生这样的人物,恶人也是社会所逼出来的。用侦探的话说:“我一个月还没你挣得多,得吃得穿得养家,就仗着点外找儿……,难道教我一家子喝西北风。”

与其说是侦探诈去祥子的钱,使他希望破灭,不如说是社会的黑暗之手把他推上了更加漆黑的深渊,导致了他悲剧的发生。祥子虽然在老车夫的身上,理智地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也会“像条狗似的死在街上。”但他盲目的自信和狭隘的目光,使他觉得“自己与他们不能相提并论”,“他现在的优越可以保障将来的胜利。”最终还是又一次变得一无所有,这是祥子必然要发生的命运错位,不是孙侦探也会有其他人,因他面对的是整个这样的社会。祥子盲目狭隘的偶然心理被孙侦探带向了必然的命运“点儿上”。

(3)茫然的错位

祥子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又一次回到了人和车厂,带着满心的委屈。两次沉重的打击已经使他熄灭了买车的愿望。他不仅失去了理想,而且失去了生活的全部意义,他崩溃了。为了填补空虚,“他把白天的事都交给手脚,停止住思想,变成了能干活的死人。”他只希望能混一天是一天,这是祥子最大的悲劇。社会的现实改造了祥子,把他变成了“走兽”,变成了“鬼”,这不仅仅是祥子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

之后,他还跟刘家父女闹翻了。这同样是作品重要的一笔。以刘四和虎妞为代表的封建剥削者决定着祥子的命运,他无可摆脱地还要继续接受精神的折磨,他在虎妞的逼迫下,与虎妞结成了无爱的婚姻。

对于祥子,他无论如何没想到要和虎妞生活在一起,他有自己的审美观与人生观。他所追求的一切都建立在劳动人民淳朴忠厚的基础上:“他要娶个年轻力壮、吃得苦、能洗能做的姑娘。”他厌恶虎妞,喜爱小福子,在他眼里,善与恶、美与丑有着鲜明的分界线。然而,他既不能得到自己所追求的,也无法拒绝自己所厌恶的,“爱与不爱,穷人得在金钱上决定。”

祥子是一步步走向了虎妞为他布置好的路,无处逃脱。他既恨她,又无法拒绝她。祥子身受着精神、物质的双重剥削。这对充满美好爱情向往的祥子来说,与虎妞的结合是又一次命运错位。

可是虎妞死了,他和虎妞卑微的婚姻和家庭生活没有保持住,连自己讨厌的老婆也没了。可怕的制度就连茫然而只知“干活的死人”也不放过,任凭命运的摆布。祥子卑微的社会地位只能使他接受社会的一次又一次无情的打击,由人变成了“鬼”。

祥子的命运,通过自认为的偶然被抢、孙侦探的必然“点儿”和茫然之中的爱情错位,完成了他的生命悲剧,终结了个人主义的奋斗,揭示了社会的本来面目。

3、命运错位的思考

老舍对社会的揭露是深刻的、透彻的,他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下层劳动人民深重的受苦图,然而却没给人民指出出路。

在描写祥子的结局时,把祥子定格为一个不仅在生活上而且人格上也完全堕落的人。祥子为了享受,为了六十元钱,出卖了阮明(一个误认为革命者的人),这给悲剧的祥子又添了重重的一笔。可以说这时的祥子已经不成过去的祥子了,在他身上,存在着一切恶习,吃、喝、嫖、赌、懒,祥子身上美好的一切完全泯灭了,以前的善良正直、积极向上都已经不存在了,变成了一个使人厌恶的丑类,一个没有心的鬼,一个行尸走肉。

祥子活着,痛苦地活着,死去,委屈地死去。社会对祥子不公平,他很委屈,在他年轻的一生中,社会没有给他丝毫的“光明”和“希望”。老舍批判的触角不仅指出造成祥子命运的错位和悲剧的社会原因,而且指出产生悲剧的主观原因——祥子的性格与时代、社会的不相适应产生的错位,从而在个体方面同样造成悲剧命运的不可更改。

祥子具有中国普遍劳动人民的优秀性格。他自信、善良、纯朴、正直、向上、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的精神,是一个鲜明的劳动者形象。他甚至关心老马祖孙两代,用自己舍不得花的钱替他们两人买肉馅包子,表现出他的善良和正直。然而,祥子虽有这许多优秀性格,但渺小的个人和可怖的社会之间的矛盾,无法通过性格的好坏去改变。祥子面对的是强大的现实社会和旧势力,一切压迫都落在这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身上,但祥子却不为这些而改变自己的性格。他同样有反抗,在杨宅由于不满杨宅主人的剥削,愤然发怒辞职;对车厂主人刘四的报复心情,不愿听从高妈的话放高利贷;不想贪图刘四的六十辆车;不愿听虎妞的话去做小买卖;他还是想着他自己的车,“有了自己的车就有了一切。”

祥子的一切优秀性格都在决定他悲惨的命运。那个时代根本就不需要这样的“好人”,他一次又一次地凭力气挣钱买车,但也一次又一次的落空。祥子不理解在这个世界上本就没有他的落脚点,这个社会早已安排好了他的命运。祥子逃脱不了这样的安排,他的善良、他的淳朴、他的正直是不能为社会、时代所容忍的。劳动人民的传统秉性已经与时代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祥子想独立自主的生活,但他所生存的社会、时代不允许。他不甘堕落,但社会、时代给予他的恰恰就是堕落。他的性格与时代、社会的反差,早就安排了他的一无所有。在挣扎中他终于明白了社会对他的不公和残酷。于是他也就不再有希望,不再挣扎,听天由命。时代给予祥子的,祥子也开始合理运用了。祥子的性格完全成为另一种模样。他开始了偷、抢,开始了对过去报复、自我报复,对过去讥讽、对未来绝望。一个好胜、自爱、自重的祥子,成为一个自弃、自嫌的沉沦之人,成了一个废物。

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骆驼祥子》也正是将人生有价值的、美好的东西给毁灭了。祥子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善良,正直。然而,社会在给祥子的一次次打击中从根本上扭曲了他的性格,使他在被剥夺了生活权利的同时变成了一个使人厌恶的、没有用的废物,是社会造就了祥子这个“病胎产儿”。祥子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主义的破产,还是对社会现实的无情揭露和鞭挞。

参考文献:

[1]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2]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3]王卫东.《论老舍笔下祥子悲剧的深度和根源》[D].北京联合大学学

报, 1996年01期.

[4]魏家文.《〈骆驼祥子〉悲剧成因新探》[D].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5]王金根.《〈骆驼祥子〉的悲剧意义》[D].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王坤.《论祥子悲剧命运之根源》[J].《管理学刊》,2007年第04期.

[7]孙亚.《造成祥子悲剧命运原因的深层思考》[J].《现代语文(学术综

合版)》,2009年第04期.

[8]朱建兰.《个人主义的两极毁灭——论祥子的生命悲剧》[N].《名作欣赏》,2012年20期.

[9]柯雪莹.金乃茹. 《浅析〈骆驼祥子〉中主人公祥子的悲剧精神》[J].《语文学刊》,2016年18期.

猜你喜欢

错位悲剧命运
伟大的悲剧
命运的更迭
有趣的错位摄影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命运秀
避免“错位相减,一用就错”的锦囊妙计
猫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
命运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