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上生花足生莲
2018-10-09简泽菲吴帆
简泽菲 吴帆
摘 要:非遗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南京市非遗项目——布艺更是作为南京市非遗保护传承的重点。通过对传承人作品的发掘展示展览,以一种最直观的方式让更多的市民走近并更深刻了解三寸金莲,且感知和发现它的另类之美。
关键词:非遗;布艺;三寸金莲
布艺,顾名思义即为布上的艺术。中国自古纺织业就十分发达,布的运管也极为广泛。布艺在实用的基础上,增添一些视觉享受,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对美的追求。运用各种颜色的布料并赋予具有美好祝福寓意的图案去制作各类服饰、鞋饰等传统布艺类作品,这是大多中国妇女自幼就要学习的女红之一。
高勇,1976年出生于刺绣世家,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布艺)代表性传承人,目前是南京唯一一位绣花男艺人。他自幼跟随母亲学习做服装、鞋帽、刺绣等手艺,继承了母亲做鞋柔、软、针法细腻的特点,又借鉴了北方布艺粗犷大胆的手法,所做的布艺制品色彩鲜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近年来,他又用传统手艺开发了许多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民间饰品,研发出工艺小鞋挂件、小靴子、零钱包、手机袋等工艺品。他的作品既有传统样式的虎头鞋帽、三寸金莲,也有高大上获紫金奖的“金陵四兽”;既有精致的绣片,也有创新的胸针、发钗、笔袋;既有小到只有1厘米的绣花鞋挂件,也有大到1米的巨型老虎鞋。除作品创作外,他还积极从事遗产传承工作,在南京艺术学院、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龙江小学、琅琊路小学进行教学活动,代表南京市文化局出席了世界城市论谈、名城会等大型民俗文化活动。他先后应邀出席访问德国、法国、波兰、捷克、匈牙利、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努力工作,现长年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从事布艺制作、展示、教学等工作。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是集中展示南京丰富非遗和民俗文化的场所。为进一步展示、宣传南京非遗文化,让更多的市民欣赏、了解传统非遗文化,由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承办的“指上生花足生莲——高勇传统手工布艺作品展”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临时展厅开展,共计展品200余件,主要展示高勇祖孙三代共同创作的艺术集成,鱼鞋、鸟鞋、凤靴、绣花衣襟片、绣花鞋样、绣花枕套、绣花袖口片、百子祝福图、莲花荷包、绣花鞋垫、葫芦娃娃、欢喜虎等,尤其以三寸金莲系列为主要展示作品。
高勇出生于绣花世家。小时候,高勇家的布艺是远近闻名的,其母亲陈玉、外婆都是当地有名的绣娘。母亲陈玉是手工刺绣的传承者和坚守者,50多年的手工制作经历,从传统的平针绣花,摸索出十几种工艺的绣技。每逢年节,她制作的虎头棉靴、五毒肚兜、手工枕头、绣花鞋等都是人人向往的家传之礼。近年来,为传承民俗文化,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三寸金莲,她与儿子高勇一起修复、复制创作一批三寸金莲。父亲高兆路是高氏布艺手工传人,他的布艺手工做工细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如今已经在南京开了好几家布艺手工店。高氏家族到高勇这代三个都是儿子,为了不使家族的绣花绝活失传,高勇毅然学起了女红,到如今成为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金陵第一“绣男”,担当起了为了民族文化代言的角色——“抢救性修复,修复三寸金莲”。
三寸金莲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始于隋代,宋代处于鼎盛时期,当时以缠足为美,是对中国缠足妇女所穿绣花鞋的美称。三寸之内为“金莲”,四寸之内为“银莲”,大于四寸为“铁莲”。后来金莲也被用来泛指“缠足鞋”,成了小脚的代名词[1]。缠足是中国古老风俗,三寸金莲绣花鞋也是很古老的民间制作工艺,一般能加工的都是年长的老者。现在拥有这种手艺的民间艺人年龄也日趋老化,传承后继无人。这些遗产处于濒危,若不加紧抢救,后人对这段历史文化将逐渐遗忘。
据传承人高勇介绍,他本人所制作及收藏的三寸金莲也有多种分类,根据用途则有雨鞋、祭鞋、吉祥鞋、套鞋、戴孝穿寿鞋等;按照样式分则有高筒、低帮、平头、翘头之说;根据不同季节的使用又分为棉金莲、夹金莲、凉鞋;根据鞋底的造型还分为平底、弓形底和高跟等。另外根据鞋面装饰、款式等还有区分。三寸金莲上的图案也是很有讲究,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图案,采用较多的动物图案主要有十二生肖、鸳鸯、鱼、虾、蜈蚣、蝎子等,其他则有牡丹、福禄寿、铜钱、龙凤、暗八仙、石榴、寿桃、荷花、莲藕等。一双金莲上的五彩图案本身是对鞋主人的祝愿和鞋主人的梦想,一双金莲同时亦代表着主人的身份等级。
高勇的家族祖上便是研习制作三寸金莲起家的,他的外婆是宫庭里的最后一代绣女。在当时为朝廷效力是件能彰显身份的事情,所以在当地较有名气。他的外婆也是民国最后一代小脚鞋制作者,现在高氏家族的手艺、思维和价值观更多是按照其外婆的传授方法而来。由于他外婆所处的时代正是新旧文化冲击产生开放和创新的时代,因此,他们在鞋子的造型和结构上发生了剧烈的转变。随着“缠足”等陋习的破除,为了生存,高氏家族便把重点放在了刺绣上,婚嫁时的盖头、嫁衣、绣花鞋等作品在当时层出不穷。因与婚俗相连,在当地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后来因历史等原因,三寸金莲的技艺传承和发展遇到了瓶颈和困难。很多手艺人不得不改变和转换,高氏家族当时也是做得越来越少。那时全国各地都流行做与孩子相关的产品,虎头鞋、虎头帽、家衣、披风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可以说,以高勇外婆为代表的那代人娴熟的技艺和精美的作品是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瑰宝。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因特殊的历史时期以及拆迁等原因,高氏家族很多精美的藏品或被破除了或者丢失了……
彼时,尚且年幼的高勇还没有真正理解和读懂祖辈传承下来的心血和精华。谈及此事,在高勇老师文气、豁达的外表下,亦能感受到他心中的那丝遗憾之情。同时,祖上藏品的丢失,也让高勇更加珍惜现在的作品和积累的经验方法。
作为高氏家族的第四代传承人,这些年,高勇老师一直致力于着手复原三寸金莲的历史容貌。他不断查询史料及家族资料,观摩图稿,潜心研究,同时在祖辈们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比如通过借鉴虎头鞋、平底鞋、高跟鞋等工艺的造型,再在这些现代造型的基础上进行演变,这与当下非常流行的也是国家大力鼓励发展的“非遗文创”不谋而合。同时,新颖的作品让现在的人们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严格来说,三寸金莲是一个陋习,高勇老师认为对于这个陋习,我们不应该大肆宣扬和鼓励,但是也不应该刻意回避,因为这就是历史,应该客观地看待和评价。正视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和面对未来。
通过三寸金莲的历史及其一系列的藏品和制作技艺,我们可以感受到手工艺人对于传统手工艺的重大贡献,可以显示出他们当时生活、创作的真实情况。一开始这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准确地说是讨生活的方式。后来,它们慢慢演变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再后来它们演变成了逐渐消失的东西,但是其历史文化意义却因此油然而生,它们成为了“不忘历史,展望未来”的一种主体思想。而通过像高勇老师这一代大师们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可以更好地展现历代人们对于三寸金莲等传统手工艺的理解,也有利于它们作为历史文化产品的发展。
高勇作为一个坚定的手艺传承者,对这项技艺一直在不断地摸索、发展和创新。高勇认为三寸金莲文化由于一直以來受到中国历史中反封建等政治文化的影响,大家普遍比较反感,同时由于受西方等现代美学等因素影响,大众审美的改变对三寸金莲美的欣赏也很难认可。为此他与父母亲共同对古老的绣花鞋做了改良和创新,利用传统的手工技艺和现代的材质,通过秀美的工艺和精致的花型,创作出别样的绣花工艺鞋,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让古老的三寸金莲,集实用与装饰于一体,焕发了新的春天。
民俗博物馆展出的三寸金莲系列作品是祖孙三代人共同创作的艺术集成,点缀其间的女红用具也自有其独特的魅力。这些物品都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也是与深厚的社会文化一脉相承的。愿古老的技艺嫁接新的构想开出更美的艺术之花。
参考文献
[1]老照片:盛行千年而不衰的三寸金莲之秘密[DB/OL].http://blog.voc.com.cn/blog.php?do=showone&type;=blog&itemid;=808325,2013-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