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科鉴与目鉴双轨制应用
2018-10-09李平
李平
摘 要:大清顺治年制款白釉花觚(修复件)的认定是科技检测鉴定与传统眼学鉴定双轨制应用的成果,它的出现填补了已知顺治官窑署年款瓷器无白釉花觚、无圈框单行横写年款于瓷器腹部的空白,以实物特性印证了顺治初景德镇生产制作官窑瓷器的状况,从而折射出统治阶层的喜好、佛教信仰、政治需求对陶瓷发展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大清顺治年制;科鉴与目鉴;单行横写年款;顺治官窑;白釉花觚
顺治初期政局不稳,反清的局部战争此起彼伏,百废待兴,景德镇瓷业一度萧条。为满足满清统治阶层的用瓷需要,官窑生产仍沿用明末的应急措施有命则供、无命则止,采用官搭民烧的方式,因此署年款的官窑瓷器十分罕见。屡见报端的顺治官窑以单色釉居多,其中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多件顺治官窑瓷都有底书,如大清顺治年制黄釉暗刻龙纹盘(修复件)、清顺治年制茄皮紫釉盘、大清顺治年制霁蓝釉龙纹盘、大清顺治年制青花三秋图纹缸和常熟博物馆收藏的大清顺治年制款酱色釉暗刻云龙纹盘等。筆者据清顺治年制款白釉花觚经科技检测与传统眼学双轨制鉴定所发现的信息,揭示出顺治初景德镇已经在为清朝统治阶层制作佛前供器白釉花觚这一品种,它成为清初统治阶层与佛教千丝万缕关系的又一确证。
1 清顺治年制款白釉花觚款识
已知的顺治官窑瓷器多底书四字双行和六字双行款即“顺治年制”“大清顺治年制”,年款中有的画双圈,也有不画双圈的。此件白釉花觚器物腹部用青花料楷书单行横写“大清顺治年制”六字,款识无圈框,用笔的特点与顺治官窑遗存款识相似,提笔见峰,住笔见顿,划多下拉,勾捺上剔,具有明代晚期遗风“柔中有刚”,字体书写明晰但“排列间距不一”。(清)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记载清代一概用“制”字,罕有用“造”字,题款位置以底内居中者最为普通,若高足者或题于足内层边际,亦有题于足外层边际者,盖皆横款也,又有题于口上或腰腹际者,亦属横款,横款最为珍罕,其始于明代,至清嘉庆而遂替矣。以上说明清代书写横款的瓷器是比较罕见珍贵的,横款书写从明代开始至清嘉庆朝逐步被替代。
2 大清顺治年制款白釉花觚的特征
清人叶梦珠《阅事篇》里记载:“顺治初,江右甫平,兵燹未息,瓷器之丑,较甚于旧,而价逾十倍。”说明了当时瓷器的初步特征及艰难的生产环境。
这件大清顺治年制款白釉花觚口沿外撇呈喇叭状,无酱釉,口沿釉面局部有一处类似磕缺胎内陷特征。腹部微凸,底部微外撇似凤尾状。通体施单色白釉,釉面有水蚀、棕眼、缩釉、氧化黑点、橘皮状坑凹、铁锈斑、施釉稀薄。釉色白中闪青亮呈卵青色,积釉处呈湖水绿,底足砂底,足沿见修痕呈泥鳅背状,足磕,有自然使用磨痕。釉斑、火石红、露胎处溢出的铁锈斑痕、拉胚旋痕类窑渣,花觚内部可见施釉不均的露胎痕、接胎痕、修胎所留釉下细丝纹。
3 大清顺治年制款白釉花觚与佛教的渊源
瓷器被历朝广泛应用“常是皇室与民间使用的生活用瓷”,也于皇室祭祀及举行盛大法事活动中所使用。根据用途不同及器型特别的花觚早期被称为尊,起于元代,明嘉万时期得到发展,到清初盛行时是佛前长设供器作插花之用。清皇室信奉佛教由来已久,大致可以追溯到清入关以前努尔哈赤的后金和金女真时期。顺治初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信仰佛教,上有所好下必随之,从遗存中发现这时期的佛教器皿数量增多,尤以青花为主,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玉堂佳器款青花“老虎听法”纹盘、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丁酉(顺治十四年)青花人物净水碗、北京雍和宫收藏的顺治八年江西监祭奉敕敬造款的官窑青花云龙纹香炉、“顺治十三年”款识的青花蕉叶纹觚,以及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顺治青花牡丹纹觚、五彩牡丹玉兰纹花觚等。
4 运用科鉴与目鉴双轨制对大清顺治年制款白釉花觚进行鉴定
在传统眼学鉴定法对比观察有些把握的情况下,证据就显得十分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鉴与目鉴双轨制有据鉴定担当着对疑似古代艺术品去伪存真的重任,用现代科技手段鉴定古陶瓷在国内外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这其中英国的牛津鉴证、美国的黎明考古实验室、国内香港中文大学鉴证实验室、上海博物馆科技部、公安刑事科学技术协会等古陶瓷科研与鉴定机构对陶瓷器进行了广泛的测试,且在不少领域已经取得成功并应用推广。
据相关报道国有博物馆和考古机构也需要借助科技检测手段,核对古代艺术品身上的DNA,以此来为古代艺术品登记造册“验明正身”。时至今日,科技用于古陶瓷鉴定的方法很多,比如微痕迹鉴定、X荧光分析成份鉴定、热释光测年鉴定等。这件大清顺治年制款白釉花觚分别使用拥有公安部部级评审通过的科学技术老化痕迹检测鉴定方法和运用国家文物数据库对比成分检测鉴定方法两种方法进行检测,两家鉴定机构的检测数据给出的结论科学客观地一致显示大清顺治年制款白釉花觚是清代老瓷。
这里着重介绍下广大陶瓷爱好者常用的微痕迹检测鉴定,使用CE—9现场微观取证仪和DinO—Lite文物微观鉴定仪对这件大清顺治年制款白釉花觚进行检测,显示未发现人工物理化学方法做旧痕迹,发现变色气泡、破口泡、胎体析盐、腐蚀白斑等自然老化痕迹,经由古陶瓷痕迹标本库、标本比对“痕迹特征相符”,依据该器物独特的自然老化痕迹特征,已作出对其个体痕迹特征标本存档,通过微区化学成分检测未发现人为腐蚀痕迹的化学元素。鉴定师评语:大清顺治年制款白釉花觚,经鉴定师目鉴与科学技术老化痕迹鉴定符合清代初期瓷器特征,确认是清代烧制,它大气端庄、制作精美、器型比例均衡、釉面莹润、修足工整,是仿商周青铜器造型。
5 结语
古代瓷器是当时生产力的代表,也是社会思想和意识的主要载体,其影响力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类文化进程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资料。瓷器不仅是一般的器物,还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文化传播的载体,由此可见大清顺治年制款白釉花觚作为顺治白釉瓷器代表性的作品,也是文化传播中一个重要的实物证据。满清入关使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佛教文化产生深度的交融,大清顺治年制款白釉花觚的艺术风格与使用功能反映出顺治初陶瓷的发展与满清统治者的审美、爱好、政治需求、佛教信仰息息相关,它的出现丰富了顺治官窑的种类,将在明末清初瓷器的研究与鉴赏中发挥实质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圣空法师.清世宗与佛教[EB/OL].http://www.chibs.edu.tw/ch_html/grad-th/65/65-1.htm,2017-05-08.
[2]传玉.科技鉴定陶瓷器[J].收藏界,2007(7):120-121.
[3]王源.明清时期皇室宗教文化对官窑瓷器之影响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5.
[4]耿宝昌,王光尧.耿宝昌先生说瓷[J].紫禁城,2006(1).
[5]张润平.清朝顺治瓷器的艺术风格(上)[J].艺术市场,2006(7):86-87.
[6]郑宏.关于故宫藏顺治朝瓷器的思考[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8):69-86.
[7]徐菁菁.明清瓷觚源流及特征[J].艺术品,2017(11):6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