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家庭场域内的数字代沟研究
——基于湖南省株洲市渌口镇233个家庭的实证分析
2018-10-09刘杰1文旋2闽南师范大学福建漳州36300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430073
刘杰1 文旋2(1.闽南师范大学,福建 漳州 363000;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 武汉,430073)
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自1995年提出后得到了广泛的讨论。由最开始的同一国家内部,不同社会和人口特征群体因为一系列的不平等而导致的信息接入、接触和使用的差异[1],发展到如今基于互联网的新兴数字技术在扩散和普及方面的不均衡现象[2]。而在家庭场域内,子代接受新兴媒体的能力与意愿明显强于亲代,由此便引生出一条显著的“数字代际沟”横跨在亲代与子代之间。
数字鸿沟在微观,即个人层次上可分为接入鸿沟、使用鸿沟与知识鸿沟。本次调查分别在这三个层次上进行研究。本项研究通过在中学和假期培训机构进行抽样后对湖南省株洲市渌口镇275个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最后得到以家庭为单位的有效数据233份,由于数据繁杂,本文只探讨部分内容。
一、数字代沟中第一道沟—接入沟
经过相关分析我们并未发现接入沟与本次研究中统计的亲代、子代的任何基本信息有相关关系。可能其与其他因素有关,也有可能接入沟是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本次调查显示,在调查区域的子代中,“智能手机”的普及率最高(89.7%),其次为“智能电视”(50.2%)。在重要性排序上,“智能手机”均最经常被亲代与子代选为自己使用频率第一高的新媒体设备。智能手机的功能全、价格低,具有良好的接入、普及性,已成为个人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智能电视接入了互联网后打破了传统电视的桎梏,成为家庭中除手机之外的第二休闲设备。
二、数字代沟中第二道沟—使用沟
经过相关分析发现,使用沟与亲代出生年份呈显著相关。通过ANOVA可以得出,子代教育程度、亲代教育程度与使用沟显著相关,且我们进一步用相关分析得出了具体的相关系数。具体分析数据见表1。
表1 使用代沟为因变量的分析数据
由上表数据可知,使用沟的深度与亲代出生年份呈正相关,即亲代年龄越大则使用沟越大。使用沟与子代教育程度呈负相关,即说明子代的教育程度越高,相应家庭的使用沟越小。数据显示,在调查区域的亲代中,使用率最高的功能为“通信功能”、(89.6%),其次为“网络新闻”(69.6%)、“搜索功能”(65.0%)与“手机支付”(62.9%),而“微博贴吧”使用率最低(8.3%)。而在子代中,使用率最高的功能为“通信功能”(76.2%),其次为“搜索功能”(62.3%)、“网络文学”(28.5%),而使用率最低的是“地图查询”(9.6%)。
可与看出“通信功能”与“搜索功能”在渌口镇人民的生活中占重要地位,而“手机支付”这一便民功能凭借天生的优势获得了人们的信任后逐渐融入生活。亲代对“微博贴吧”这个作为网络流行文化的最大发源地的接受率最低,从侧面说明了网络流行文化未流入他们的社会生活。
三、数字代沟中第三道沟—知识沟
经过相关分析发现,知识沟与亲代出生年份呈显著相关。通过ANOVA可以得出,子代教育程度与知识沟显著相关,且我们进一步用相关分析得出了具体的相关系数。具体分析数据见表2。
表2 知识代沟为因变量的分析数据
由上表数据可知,知识沟与亲代出生年份呈负相关,子代教育程度与知识沟深度呈正相关,且最大程度地影响了知识沟的深度,即子代教育程度越高,知识沟越大。
数据显示,53.7%的亲代选择“洪荒之力”为自己熟悉的网络流行语,其次是“蓝瘦香菇”(42.6%)。而亲代对最近刚流行的“你有freestyle吗”(4.7%)最为陌生。而子代中,最熟悉的网络流行语为“洪荒之力”(70.0%),其次是 “蓝瘦香菇”(64.8%),“厉害了我的哥”(61.4%),而子代最陌生的网络词为“工匠精神”(28.3%),其次为“你有freestyle吗”(31.3%)。通过对比亲代、子代对该问题的回答可以发现,子代在网络流行词上了解得比亲代丰富,表现为子代在各个选项上的选择整体高于亲代,知识的差距明显存在。
四、数字代沟
经过相关分析发现,总的数字代沟分别与三个层次上的代沟呈显著相关。具体分析数据见表3。
表3 数字代沟为因变量的分析数据
由表3可知,三个层次上的代沟分别与总的数字代沟呈正相关,三个层次上的代沟对总的数字代沟的影响力度排序均为:使用沟层次>知识沟层次>接入沟层次。在新媒体初步进入生活时,接入沟明显为数字代沟的主要影响因素。而随着新媒体媒介的普及,接入沟已趋弱,渌口镇家庭过渡到以新媒体功能使用差异为主要差距的数字代沟环境。由此我们预测,在一段时间后,渌口镇家庭新媒体功能使用差距会随着APP或电脑软件的不断发展和优胜劣汰而不断缩小,接着,渌口镇家庭将过渡到以从新媒体获得知识的能力差异为主要代沟的“数字代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