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3位白发志愿者

2018-10-09文/周鸿

中国石油石化 2018年15期
关键词:鞋垫服务队老奶奶

○ 文/周 鸿

53位老奶奶无私奉献、服务社区、传递爱心,成为天津大港地区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 53位老奶奶,成为天津大港地区亮丽的文化名片。 供图/周 鸿

在国际志愿者日,天津滨海新区大港世纪广场上,在队长董秀文带领下53位老奶奶身穿红马甲,举起右手,重温志愿服务的承诺誓言: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实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2011年10月20日成立至今,这支由天津石化53名退休职工、党员组成的“红马甲”志愿服务队立足世纪广场,无私奉献、服务社区、传递爱心,无论是三伏天儿还是三九天儿,每天都穿着红马甲,穿梭在社区各个角落,学校、敬老院、军营……成为天津大港地区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统一着装 广场巡逻

2011年10月,重新修建后的世纪广场急需得到管理和维护,服务队队长董秀文主动在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大会上接过志愿者服务队的大旗。从此,这支以广场晨练队为班底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就正式上岗了。每周五、六、日,冬季七点到八点半,夏季七点到九点,她们轮流上岗,巡逻服务,配合城管、治安、绿化办等部门搞好广场管理。董秀文说:“我们主要是负责维护世纪广场的秩序和环境,看到遛狗的、乱扔垃圾的都会马上上去制止。世纪广场是大家休闲娱乐的地方,我们得保证这里有个好环境。”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这群年龄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老奶奶面对的是嘲讽甚至谩骂。“刚开始在世纪广场上义务服务、维护秩序时,有人就说风凉话:‘闲得没事干,充什么假积极,快回家看孙子去吧。’可是,我们越听闲话越来劲。个别群众不理解、不支持是正常的,时间长了,慢慢就会转变。现在好了,原来那些不支持的人很多也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了。”70多岁的董秀文快人快语,“我们有严格的纪律,上岗时统一着装,佩戴红袖箍,还制定了完善的考勤制度和总结制度,做到上岗有考勤,下岗有汇总,分队有小结,全队有总结,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我们这五十多个老太太里有27个是党员!” 说起志愿服务队,董秀文立刻眉飞色舞,有说不完的话、使不完的力气,“没有工资,没有奖励,都是自觉自愿,我们的队员太好了,个个都是身边的雷锋,有的队员有事的时候就找别人替班,办完事回来再主动补班;有的队员为了不耽误值班特意从市区赶回大港,有的队员怕上岗迟到打的来,还有的队员身体不舒服时也要坚持上岗值勤……有的队员超过八十岁了,考虑到年龄只好劝退。她们全都不肯退,恋恋不舍,就愿意为大伙儿服务,最后还是开了欢送会。”

一个晚上,志愿服务队的老奶奶们看到一个中学生模样的男孩儿神情异常地独自坐在角落里。老奶奶觉得不对劲儿,主动上前和男孩儿聊。原来男孩来自唐山,骑电动车到大港来会网友,结果没见着,还联系不上了,又不敢告诉家里的大人。经过耐心开导,男孩终于说出家里的电话号码。男孩爹妈感动地说:“多亏了有你们,不然孩子还不得出事儿?”

广场上突然冒出一群神秘的陌生人,放的音乐听着很好听。可细一听,那词儿就不对劲了,尽是些神啊什么的,还往里拉人。服务队队长特意脱下红马甲,一瘸一拐地从那些“神人”跟前走过,果然被一把拉住:“我这里有神水,你喝了能去病儿……”接到报案后,综治办工作人员跟踪了三天,发现这是个邪教组织,立即法办!所有的付出都得到回报,现在来广场健身、游玩的群众可自觉了,猫、狗、车、小商、小贩、小偷,都不进来了……”

传递爱心 服务社区

除服务世纪广场外,老奶奶们还把爱心传递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大港街推出“十大员”社区管理模式后,志愿服务队队长董秀文又升“官”了,当上十大员俱乐部会长。十大员俱乐部下设33个专业志愿服务小组,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就像是一颗颗志愿服务的种子,分别在各自社区担起“十大员”的责任,让志愿服务在社区处处生根发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去年重阳节那天,老奶奶们来到养护院,陪着那里的老人高高兴兴地过了个敬老节。70岁的杨树岭还编织了9双毛线袜,董秀文也做了十双送给了老人。她们说:“老年人到了冬天就怕冷,咱多织点儿。”78岁的贾玉平和60多岁的耿小环还绣丝带绣《松鹤延年》,祝养护院的老人健康长寿。

去年7月22日,一封感谢信送到三春里居委会:“我是三春里的一位居民,今年79岁,腿脚活动不便。董秀文大姐给了我亲人般的关爱……”原来,这位老人因多年患糖尿病户外时间越来越少。董秀文主动上门看望她,陪她聊天,帮她买药、买菜。老人给钱,董秀文说什么都不要,让老人感到心里热乎乎的。 一没资金二没经费,志愿者们就想办法自筹资金。去年10月,“一元钱基金”项目正式启动。该基金以1元钱为基数,志愿者们根据能力自愿参加。她们希望能够用大家汇集起来的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第一个月,基金箱内存了一百多元钱……十四个月过去了,基金箱内的数字达到四位数。有了这些钱,志愿者们就可以买奶、蛋和水果去看望生病、丧偶或遇到困难的社区居民。“小钱也能有大用!”队员们兴奋地说。今年,她们结伴先后走进社区,慰问了8位70岁以上生病和丧偶的老人。

走进军营 送上温暖

服务队以驻区武警二大队为拥军服务基地,逢年过节带上慰问品走入军营献爱心。 第一次进军营时,一位老奶奶带上的针线包派上了大用场。90后的战士们天天训练,衣服磨损较大,自己的大手拿刀拿枪还行,一拿起缝衣针就犯怵。是呀,十几岁的男孩子在家哪儿干过针线活儿? 每次进军营,服务队都带去十几个文艺节目,老奶奶们有的穿上少数民族的服饰,为战士们唱歌跳舞;有的进到厨房,给战士们包饺子、包粽子;还有的把自己制作的丝带绣、剪纸作品送给战士们……在远离家乡的军营里,战士们感到亲人的爱。

走出军营,有个老奶奶提议:“咱们用家里穿剩的旧衣服给战士们做些鞋垫吧。”大家一拍即合。77岁的狄兰菊回到家后翻箱倒柜,找出三条旧牛仔裤,三天她竟做出了24双鞋垫。仅仅两个月的时间,服务队的老奶奶们有钱的出钱,有布的出布,有机器的出机器,有力的出力,人人奋勇个个争先,158双鞋垫在8月1日前送到了所有战士的手上。 老奶奶们做鞋垫上了瘾。今年,她们又做了214双鞋垫送到部队上。“今年鞋垫的质量比去年的要好,还特意留了毛边儿。现在孩子们的脚都大,我们做的鞋垫都留着量,大小不合适战士们可以自己用剪子剪到大小合脚。”董秀文说。 热爱手工制作的老奶奶们觉得做鞋垫太简单了,忍不住施展才艺,制作了16个多口袋杂物挂饰收纳袋送到部队,正好每个班一只,挂在门外或墙上,战士们的钥匙等小物件就有了存放之处。

世纪广场志愿服务队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认可。“我们做这些都是自愿的,不求任何回报,就是结合社区实际情况,搭建活动平台,找准活动载体,为大家服务。”队长董秀文说出了所有志愿者的心声。

猜你喜欢

鞋垫服务队老奶奶
江苏省射阳县的“书法拥军志愿服务队”
红色鞋垫铺就小康路
蒋王社区:打造“侨之家”、同心桥服务队 以侨为“桥”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
热心肠的老奶奶
老奶奶的汤匙
木瓜老奶奶的云
喊狗
防走失鞋垫
春运路上的“花甲服务队”
3D打印技术在矫形鞋垫中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