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非发展基金:新时代中非投资合作的可靠伙伴专访中非发展基金总裁石纪杨

2018-10-09郭艳

中国对外贸易 2018年9期
关键词:中非非洲发展

文 | 本刊记者 郭艳

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即将召开,中非双方将在“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引领下,规划下一阶段中非合作的新目标和新举措,为中非合作开启新篇章、注入新动能。

“本次中非企业家大会作为峰会的重要活动,汇聚了数百家来自中国和非洲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搭建了信息互通、经验互享、互利合作的平台,无疑将为中非合作贡献新的智慧和方案,争取更多合作项目落地,我十分期待此次大会的召开。”近日,中非发展基金总裁石纪杨在接受《中国对外贸易》专访时表示。

据了解,自2007年6月开业运营以来,中非发展基金把中国企业和非洲项目连接起来,投资项目分布在非洲36个国家,已决策金额超过46亿美元,带动中国企业对非投资超过230亿美元。投资项目分布在产能合作、基础设施、农业民生、资源开发等非洲急需发展的领域,增加非洲当地出口58亿美元、税收10亿美元,超过870万人受益,得到我国政府及南非、加纳、纳米比亚、马拉维等20多个非洲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的赞扬,是中非投资合作重要助推器和主力平台。

中非经贸投资合作正在转型升级

2000年以来,在中非合作论坛机制的推动下,中非利益融合持续深化,中非经贸合作规模不断扩大,涌现出了新的契合点和增长点。从2009年起,中国连续9年成为非洲最大贸易伙伴,2017年中非贸易额达1700亿美元。中国对非投资从无到有,2017年对非直接投资存量突破400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15倍。非洲是中国企业第二大海外承包工程市场,2017年中国企业在非洲完成承包工程营业额512亿美元。

对此,石纪杨认为:“中非经贸合作正在经历着重要的转型升级:从贸易和承包工程为主导逐渐发展转向全方位的投资与立体化的产能合作。非洲正努力实现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中国正加快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将中国与非洲的发展愿景有机地联系起来,赋予了中非合作新的内涵、注入了新的动力。”

石纪杨告诉记者,作为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重要成果之一,中非发展基金的成立弥补了中非贸易、工程承包等传统合作模式以外的空白,通过对非直接投资,开展产业对接和产能合作,在不增加非洲国家财政负担的条件下,能够为非洲工业化增加资金来源,带来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帮助培养人才,创造就业机会,激发非洲内生发展动力,通过市场化方式服务中非可持续发展,助力中非经贸投资合作转型升级。

中国优势产能在非洲大有可为

“一带一路”倡议,就是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通过打造互联互通的物理条件和人文环境,加强国际合作,扩大有效需求,推动实现包括非洲在内的共同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助力中非合作协调发展,共同构建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为世界各国联动发展、合作发展和互利发展提供的新思路新方案。”石纪杨表示,非洲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既赋予中非合作新的内涵,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当前非洲各国普遍期待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致力于实现经济独立和自主可持续发展。他认为,“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以中非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为主要抓手,推动非洲发展,这正是‘一带一路’倡议与非洲国家加速工业化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高度契合之处。”

自成立以来,中非发展基金在中非产能合作领域先行先试,从非洲实际出发,带动汽车、电器、机械、建材、玻璃等中国优势行业开展对非投资,为当地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的同时,所投项目每年可为非洲市场提供中重卡汽车6.85万辆、空调30万台、冰箱54万台、电视39万台、水泥160万吨,在拉动当地经济发展、解决就业、扩大出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石纪杨特别提到了两个项目。一个是南非海信家电园项目,该项目年产电视39万台,冰箱54万台,通过促进技术转让,变“中国制造”为“中非联合制造”,并带动配套产业发展,有效提升了非洲当地家电产业制造水平,产品销售10多个非洲国家,并为当地增加就业2000人。此外,该项目还与当地学校合建“技术研发培训基地”,为社会培训家电维修及技术人员5000人,不仅为当地提供先进生产线、优质产品,还将中国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等带到非洲,逐步实现本土化经营。

另一个项目即埃及泰达苏伊士园区,通过产业集群和配套建设,解决非洲工业化基础薄弱、配套不足问题,目前已吸引70家企业入驻,累计吸引对埃投资9.5亿美元,带动本地从业人员2000人,初步形成了石油装备产业园区、高低压电器产业园区、纺织服装产业园区和中小企业园区等产业集群。

赴非企业应主动融入当地社会

中非发展基金成立11年来,专注对非投资事业,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机构优势。在南非、埃塞俄比亚、赞比亚、加纳和肯尼亚5国设立了区域代表处,贴近非洲市场,建立了丰富的非洲项目渠道和公共关系资源。二是经验优势。积累了非洲项目投资相关的前期开发策划、价值评估、风险管控、法律咨询、投后管理和退出机制等全流程经验,形成了非洲区域、国别和行业研究的智库。三是团队优势。锻炼和培养了一批熟悉非洲、适应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求的专业化团队,储备了一批项目。四是品牌优势。中非发展基金形象在非洲深入人心,成为中国与非洲投资合作的主力平台。

对赴非投资的中国企业而言,石纪杨建议,一是认真研究非洲市场,了解规则,全面评估市场风险,既要主动适应不同国家的市场规则,也要善于运用规则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二是深入研判发展形势,密切跟踪非洲国家政治局势、宏观经济、产业发展趋势,监测各类重大事件及可能影响,完善风险识别与应对体系。三是履行社会责任,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和劳工政策,注意环境保护,积极为当地民生做出贡献,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四是加强社区融合,做好与当地企业、项目管理团队及社区工作,这是投资项目运营长久的关键,也是成功项目的重要经验。五是长期投资合作,树立在非洲扎根的经营理念,研究当地文化与社会习俗,加强与政商媒体、民间组织等各界的沟通合作,加快“本地化”与“属地化”步伐。

图为海信南非家电产业园中安全、标准的生产线

猜你喜欢

中非非洲发展
An Uncommon Trip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中国家猫起源于非洲
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与中非合作
新的一年中非关系昂首向前
非洲鼓,打起来
中非合作迈入新时代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以“八大行动”谱写合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