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会长王巨禄 乡村振兴要尊重规律
2018-10-09民生周刊
□ 《民生周刊》记者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会长王巨禄
9月20日,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创新发展论坛在广东佛山举行,论坛由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中国商业股份制企业经济联合会主办。会议期间,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会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王巨禄接受了《民生周刊》记者专访。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人民富裕,完全符合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体现了以人民为本的全面要求。对消灭贫困,缩小城乡差别,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王巨禄表示,要把握这千载难逢的机遇,满腔热情、科学严谨地开展乡村振兴工作。
千载难逢的机遇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社会空间。”王巨禄谈道,消灭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变农村发展滞后状况,实现中国发展长远目标,必须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不断改革创新,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各自应有的作用。
在王巨禄看来,乡村振兴是集经济、政治、生态和社会治理为一体的国家战略。其内涵既有通过产业兴旺、经济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又有保护生态,不断改善人居环境的迫切要求,还有转变民风、社会治理、建设现代文明法治社会的长远任务,目标明确,内容丰富,路径清晰,逻辑严谨。这不仅表明农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地位举足轻重,也表明农村有广阔发展空间。随着收入增加、交通方便,以及互联网、移动通信、支付宝、人工智能等不断普及,人们的传统观念、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正在改变。
他说,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欣赏雄伟山川、秀丽风光,享受原生态田园生活、健康食品食材,博览民间工艺,了解更多区域特色民俗文化及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这一切都为当前精准扶贫及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无限想象空间和创业机会。
“历经40年的改革开放,城乡经济分割的各种政策壁垒虽然尚未完全消除,但政策放宽的取向已经明确。” 王巨禄认为, 城乡要素的公平配置,人口自由流动,社会资本下乡经商办企业等方面的限制越来越少。还有,国家财政实力的增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多渠道、多种形式解决农村发展长期存在的专业人才不足、资金短缺矛盾的条件成熟,渠道增加,内生发展动力不断增强。“今天,提出乡村振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完善土地管理政策
目前,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正在全国农村如火如荼地展开,基层调研中,王巨禄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对消灭贫困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长期性、艰巨性普遍认识不足。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撸起袖子加油干,增强紧迫感无疑是正确的,缺乏科学态度、不按照规律办事造成的危害也很可怕。”王巨禄表示,贫困落后分布的地域不同,形成原因各异,有的是自然资源短缺,有的是政策缺失或局限,有的是人为工作不到位,没有区别的一刀切要求,容易出现弄虚作假、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欺骗上级,脱离群众。
他建议政府为地方松绑,在加强监督的同时,给基层更多自主权。同时,加强对农村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的培训,提高农民接受现代服务业的认识和能力。加快政府部门运用现代化手段决策和提高执行能力的自觉性。减少不必要的会议、文件,最大限度地降低决策和执行成本,让效率低下、容易产生腐败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尽快消失。“这对减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推动政务公开、阳光执政,改善政府与群众的关系都具促进作用。”
王巨禄强调,要按照市场经济和产业发展特征定位政府机构和职能,建立明确工作责任制和监督机制,努力做到监督不缺位、服务必到位、尽职不越位。“‘不问市场找首长,跑步跑省争投资,辛辛苦苦要项目’的不正常现象再也不应继续下去了。”
他还指出,农业是一个特殊产业,承担着市场和自然灾害双重风险,担负着保证有13亿人口的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加之历史欠账多、发展困难大,补齐短板,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一些特殊政策是必要的。要鼓励社会资本下乡,支持城市工商企业到农村发展适合农村情况的产业。当下,需要支持“一村一品”发展更多家庭企业,对稳定就业、脱贫致富、增加农民家庭财产性收入更具现实意义。在这些方面,财政、税收、金融、保险和土地等领域都应出台一些宽松政策。
“不要离开现阶段农村的实际,一味追求高大上项目。”
他还建议,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政策。“土地是农村最重要的资源。当前,无论是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还是城市工商资本下乡办企业,都涉及土地政策问题。” 王巨禄说,虽然有利于乡村振兴的土地政策已出台不少,但真正落地时还存在不少问题。
比如,关系粮食安全的基本农田还不时被侵占,农民承包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不合理引发的纠纷增多。因为粮食价格低、成本高,只领补贴、弃粮不种、土地荒芜的现象也不少。产业实际用地往往和政策限制发生矛盾。这都暴露出存在政策缺失和工作不到位的问题,亟须完善和改进。
王巨禄认为,宜粮地区应土地从严,非粮地区应土地从宽。凡列入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基地的农民,应保证收入不低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非粮的荒坡、河滩地在满足企业用地时应重视生态保护。
“一是要把土地管理上升到法律层面,增强土地管理权威性;二是允许设置土地托管公司,建立土地流转统一市场,减少行政管理层次,规范土地公开公平流转程序;三是加大终身粮田补贴,积极推进稳产、高产粮田基本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针不动摇。”王巨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