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扶贫背景下森林资源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探究

2018-10-08王晓娅康嘉茹于路存

天津农业科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农民收入森林资源

王晓娅 康嘉茹 于路存

摘 要:基于贵州和广西的四县林业扶贫调查数据,通过EViews分析155个村子的生态工程建设、林业产业、制度构建对山区农民收入的影响。农民收入影响因素模型结果表明:在林业扶贫的推动下,林权证的发放、农家乐、森林旅游对贫困林户的收入影响显著,它们的实施会增加林户的收入,其中森林旅游比农家乐的实施效果更明显;现阶段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林农收入呈负相关。这项研究结果证明了林业精准扶贫和产业扶贫的重要意义,也进一步说明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因此,在林业扶贫的过程中,应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完善制度保护林农土地和资源权属,并促进可持续性就业。

关键词:林业扶贫;农民收入;森林资源

中图分类号:F316.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8.07.012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Forest Resources on Farmers Income under the Forestry Poverty Alleviation

WANG Xiaoya, KANG Jiaru, YU Lucu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Baoding, Hebei 071000,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forestry poverty alleviation in four counties of Guizhou and Guangxi,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forestry industry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on the income of farmers in mountainous areas by EViews. The results of the model showed that, under the promot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forestry, the distribution of forest property right certificate, agritainment and forest tourism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income of poor forest households, and their implementation increased the income of forest households. The effect of forest tourism was more obvious than that of agritainment.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of forestry ecological engineering and the income of forest farmer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ed the importance of precision and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 in forestry, and the necessity of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hile developing economy.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helping poor people in forestry, the local should stick to the combination of economic benefit and ecological benefit, perfect the system to protect the ownership of land and resources of forest farmers, and promote sustainable employment.

Key words: forestry poverty alleviation; farmer's income; forest resources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国走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核心。2015年8月,根据《关于进一步完善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国家林业局定点扶贫任务聚焦到抓好四个县(贵州荔波县、独山县、广西罗城县、龙胜县)的定点帮扶工作。通过对四县贫困户精准识别和遍访工作,结合林业重点工程和项目的实施,对四县林业扶贫进行了监测。通过调查发现四县普遍存在贫困户人口基数大,森林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缺乏长效产业支撑等问题,通过林业帮扶,取得了一些成效。本文旨在探究林业扶贫背景下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和实现途径,为增加山区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助力。

从可持续角度来看,森林是通过非物质利益促成家庭现金收入增加,粮食安全,减少脆弱性和改善健康的自然资产[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以定居农业为基础的农村家庭收入往往高于那些以农业或森林为基础的农村家庭收入,定居农业的平均回报率较高是推动森林向非自然资源转化以及向森林外迁移的因素之一[2]。因此收入来源的多样化对于山区贫困人口来说非常重要,他们可以降低风险,获得较高收入[3]。那么,如何实现山区贫困人口收入来源多元化? Yemiru等[4]的研究结果表明,森林依赖与贫困之间的相关性由森林活动和森林产出的特点来解释,经济状况好的家庭更擅于控制和利用高收入森林活动,增加森林产品收入的新机会。因此在进行林业扶贫时,更应该注重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产业化扶贫、以林业工程带动的生态经济扶贫、以特色资源为基础的林下经济扶贫、以森林文化引领的搭台式扶贫、以地方政府和行政部门动员的对口支援、以科技和管理为特征的智力扶贫等方式促进山区贫困人口的收入来源多元化,增加山区农民收入[5]。

1 材料和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国家林业局对贵州荔波县、独山县、广西罗城县、龙胜县四县的定点帮扶工作2014年的调查数据。该调查数据按照简单抽样和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四个定点县进行调查,并通过四县林业局问卷发放获得。在四县采用比例估计的方式,按照计算公式,抽取贵州荔波县51个贫困村367户,独山县42个一类村447户,广西罗城县67个贫困村410户,龙胜县59个贫困村340户。通过剔除无效数据得到样本量155个,即155个村,1 500户。其中置信水平对应的标准正态分布的分位点值为z,总体规模为N,样本数为n,P为贫困发生率。

1.2 模型和变量选择

一般来说,贫困户收入主要来源于家庭林业经营、非林产业劳动报酬和转移支付,由于贫困林户自身素质与非林产业经营不匹配,因此,贫困林户只能依靠现有的森林资源和政府转移支付获得收入。在此基础上根据贵州、广西两省的林业扶贫调查数据,选取林权证、森林旅游、农家乐经营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作为影响林户收入的代表性解释变量,通过EViews软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模型1:y=α0+α1×x1+ε;

模型2:y=α0+α1×x1+α2×(x2×x3)+ε;

模型3:y=α0+α1×x1+α2×(x2×x3)+α3×x4+ε;

模型4:y=α0+α1×x1+α2×(x2×x3)+α3×x4+α4×x5+ε。

其中,y是被解释变量,表示山区贫困林户收入,xi(i=1,2,3,4,5)代表各解释变量,包括:发放林权证户数(x1),珠防林体系建设(x2),天然林保护(x3),经营农家乐的户数(x4)和森林旅游(x5)。αi(i=1,2,3,4)是待估系数,是随机误差项。由于珠防林体系建设和天然林保护共同起作用因此采用珠防林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

通过EViews分析得到解释变量与和林户收入的相关关系和影响程度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林权证作为林业相关政策的代表变量,与贫困林农收入成正相关;森林旅游和农家乐作为林业产业的代表变量,对贫困林农收入产生正向的影响;珠防林体系建设和天然林保护作为生态工程建设的代表变量,对贫困林农收入呈负相关。

1.3 数据处理与实证分析

在模型构建过程中,本文采用简单线性模型分析森林资源益贫的影响因素,这是考虑到OLS对残差项正态分布的要求,而且,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原值和对数值进行检验,发现农民人均收入的原值更趋向于线性分布,其对数值并不符合对数分布,因此,本文选择了多元线性模型作为研究模型。为了保证多元回归分析的有效性,采用逐步回归的方式,筛选并剔除引起多重共线性的变量,以保证解释变量集达到最优。

2 结果与分析

2.1 描述统计分析

通过对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描述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出(表2),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数为3 356.68元,而2014年脱贫标准为2 800元,说明林业扶贫成效较明显,脱贫人口数增加。发放林权证的户数最小值为零,即部分村没有落实林权证发放相关工作,林地产权不够明晰,农户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林地流转和林木采伐可能也无法合法进行。珠防林体系建设和天然林保护的均值都在4左右,说明该地区的生態工程建设尚不完善,没有形成规模,不适宜林业工程带动的生态经济扶贫模式的推广。经营农家乐的平均户数为1户左右,说明该地区的农民对以特色资源为基础的产业化扶贫模式热情不高,需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2.2 模型回归结果

在模型1回归结果中,发放林权证户数增加1户,农民年均收入增加1.94元,随着森林保护、产业扶贫的开展,林权证的发放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降低;模型2中,珠防林与天然林保护的弹性系数为-74.95%,是不显著的,但随着产业扶贫的开展,该系数形成降低趋势,可以解释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森林保护促进了森林产业的发展。模型3中经营农家乐户数的弹性系数是78.80%,模型4引入森林旅游后变成17.19%,说明在同等条件下,此地区更适合开展森林旅游。

本文首先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估计,用怀特异方差检验模型检验存在异方差,并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了修正,从表3可知,模型4的整体拟合优度较好(=0.32),表4原假设为C(2)= C(3)= C(4)= C(5)=0,即发放林权证户数、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经营农家乐户数和森林旅游同时为零,备择假设为不同时为零,从表中可看出各解释变量都不为零,即拒绝原假设。由表5可知,对解释变量集的检验,F检验和卡方检验均表现为P<0.05,拒绝原假设,故不能把不显著的变量(经营农家乐户数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去掉。因此,通过检验选择模型4作为影响森林资源对农民收入的模型。

对模型4做进一步分析:发放林权证的户数对贫困林户人均纯收入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林权证的发放有利于贫困林户人均纯收入的增加,林权证政策作为明晰林户产权、促进林地流转的保障对林户收入产生显著影响,进一步说明林业相关政策对缓解林业贫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森林旅游与贫困林户人均纯收入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由于森林旅游因进入门槛低、投资成本小对增加贫困林户的收入作用明显,说明该地区发展以特色森林资源为基础的产业化扶贫模式是可取的。

3 结论与建议

本文根据2014年贵州、广西两省的扶贫现状,利用调查数据以两省四县部分农村为调查对象,分析发放林权证户数、林业生态工程、经营农家乐户数和林业旅游对林户人均纯收入的影响。通过数据分析得到:在林业扶贫这个大环境中,林权证的发放、森林旅游对贫困林户的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它们的实施会增加林户的收入,而现阶段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林户收入呈负相关。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提出如下建议。

(1)以政策扶持为支撑,开拓以森林资源为依托的森林产品和服务。根据内尔森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政府应通过外部制度的介入,规范林农行为和林产品市场,并通过以脱贫户带动贫困户的方式,促进收入来源多元化,尽快脱贫。

(2)根据该地人口贫困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扶贫模式。部分村开展了农家乐和森林旅游,开展森林旅游比没发展森林旅游村落的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加4 345.8元,其经济效益可观。但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缺乏政府合理引导和规划,造成农家乐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影响不显著。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等因素的考察和研究数据发现,该地更适宜发展以森林资源为基础的产业化扶贫模式。因此在选择扶贫模式时,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3)在发展林业经济的同时,应注意保护森林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向发展。现有数据结果显示,贵州、广西两省实施的林业生态工程—珠防林体系建设以及天然林保护与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呈负相关,即使对林户进行生态工程补贴,开展珠防林体系建设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后也会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减少35.8元。说明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为依托,实现生态扶贫的模式持续周期比较长,目前尚未对贫困人均纯收入产生显著影响。但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后期,由生态效益带来的经济效益就会越发明显,因此在林业生态建设初期应重视保护生态环境,为后期经济发展、贫困治理打下坚实基础,那么林业生态工程后期建设将会增加林户林业生产资料占有量,可通过与特色林产品开发相结合进行林业开发式扶贫,促进两省贫困林户收入的增加。

参考文献:

[1]WARNER K. Forestry and sustainable livelihoods[J]. Unasylva,2000, 51(202):3-12.

[2]SUNDERLIN W D, DEWI S, PUNTOREWO, et al. Why forests are important for global poverty alleviation- a spatial explanation [J]. Ecology and society, 2008, 13(2):3545-3549.

[3]ELLIS F. Rural livelihoods and divers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4]YYEMIRU T, ROOS A, CAMPBELL B M, et al.Forest income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under participatory forest management in the bale highlands, South Ethiopia[J].International forestry review,2010,12(1):66-77.

[5]趙荣,杨旭东,陈绍,等. 林业扶贫模式研究[J].林业经济,2014(8):98-100.

猜你喜欢

农民收入森林资源
陕西农民收入:一路爬坡过坎
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人在干什么?增收不单靠出门打工——搬迁后农民收入来源报告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新形势下北方森林资源保护探讨
“十三五”期间中国农民收入年均增长6.5%
新形势下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构想
区域异质性: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增长
农民收入增长周期的多尺度分析
我国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及其评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