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方教师助力在线课程教学动机研究*

2018-10-08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8年17期
关键词:受访者助力动机

郑 莹

(宜春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

一、引言

伴随在线课程的发展,教师不仅要承担管理学生学习的责任,也必须承担个体自主学习的责任。[1]传统意义上作为在线课程建设者、学习者和助力者的教师,正面临着向研究者与革新者、引导者与伦理者以及激发者与合作者转变的新挑战,同时也迎来实现专业发展、构建师生关系和改进教学方式的新机遇。[2]教师需要有明确的动机支配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角色、应对新挑战和迎接新机遇。

二、教师参与在线课程动机解析

近年来,在线学习已经成为学习者获取非学习机会(Informal Learning)的一种关键手段。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参与者已经受过高等教育(至少大学水平),其中以学生和教师为主。[3]这些人在没有正式学习认证的情况下也十分重视所获得的免费学习机会,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

对于教师而言,教师动机(Teacher motivation)是与教师工作内容有关的影响教师学习策略、工作投入及教学策略使用的教师内部心理因素[4],与教师教学行为、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业表现密切相关。[5]教师动机存在于由正式学习 (Formal Learning)和非正式学习(Informal Learning)方式组成的自主学习(Self-Learning)、职场学习(Workplace Learning)和终身学习(Lifelong Learning)过程中。正式学习由培训机构、专业机构或教育机构提供,由个人或雇主承担学习费用。培训时间和培训费用是影响正式学习的主要因素。从正式学习的对立面出发,非正式学习发生在正式学习时间之外,描述学习者培养态度、收获价值、学习技能、获取知识的终身过程,其学习来源可以是日常经历、教育影响、环境资源,也可以是工作或娱乐,甚至是市场、图书馆或大众媒体。[6]因此,如果教师具有强教师动机,且不需要正式学习认证,就可以利用非正式学习方式满足其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基于此,将刻板的正式学习与灵活的非正式学习混合在一起的在线学习,满足了教师学习和工作需要,既灵活又免费。[7]在在线学习过程中,具有强动机的教师不再单纯扮演传统 “教师”角色,而是具有“教师”和“学习者”的双重身份。教师从学的角度换位思考,以学习者的身份对课程进行学习与评价,促使教师深入理解现有在线课程的发展现状及学习者的学习状态与学习需求。同时,教师也能够从学的维度实施自我反思、调整教学,将优质在线课程引入线下课堂,助力在线课程,扩宽学生视野,提高教学有效性。

相关文献显示,国内外研究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教师参与在线课程的动机研究:首先,探索教师参与在线课程动机的本质和细节。借鉴兴趣发展四阶段模式(Four-phase Model of Interest Development)和成就目标理论(Achievement Goal Theory),de Barba、Kennedy 和Ainley调查在线课程中动机与绩效之间的联系,研究探索出一系列内在动机,包括个人和情境兴趣(总体利益,来自一个刺激环境或任务的瞬态激励)、成就目标(无论是受掌握目标驱动还是成绩目标驱动)、价值信念(为什么学习者相信一个任务对他们是有价值的)。[8]他们的研究强调了动机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情境兴趣对在线课程参与行为和表现的影响。其次,探索教师参与在线课程的动机指向。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教师利用在线课程实现自我导向学习:经过对32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研究,Christensen等人指出44%的受访者被问及学习原因时,认为学习是为了“获取更具体的技能,以使工作能够做的更好”。[9]因此,在线课程正在对知识型员工(Knowledge Workers)获取专业学习发挥关键作用。第三,探究在线学习环境中,教师支持与学习投入的关系。Shea等人研究发现,教师为学习者提供行为、策略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有助于增强学习者的社会存在感,并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投入。[10]刘斌等人认为在线学习环境中教师支持对学习投入呈现显著的正向作用,为提升在线学习者的学习投入,教师应提高在线课程及学习活动的灵活性设计,加强对在线学习者的引导和激励。[11]来自国内外文献研究的结论也表明,教师的参与度和行为、态度和期望、教学方法选择、学习任务设计和学习反馈等会影响在线学习者的学习投入。[12]学习者需要来自教师支持的内容主要包括灵活自主的学习活动设计、情感激励以及学习策略支持,这与柴晓运等人提出的学业领域教师支持的核心成分是一致的,包含自主支持、情感支持和认知支持三个方面。[13]

实际上,随着在线学习规模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非在线课程制作教师,简称第三方教师,加入在线课程教学队伍,将非自主制作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引入课堂教学。新教学模式下,第三方教师利用课堂教学介入在线课程与在线学习者(在校学生)之间(如图1所示)。而第三方教师的支持行为对教师动机的影响如何,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何影响,都有待进一步求证。因此,本研究尝试通过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探讨这一问题,以期为第三方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规划提供一定依据。

图1 第三方教师支持教学图示

三、研究方法

了解第三方教师助力在线课程教学的动机,需要充分调查影响第三方教师个体行为方式的驱动因素。数据源自针对第三方教师助力在线课程教学的体验研究。数据收集于2017年初至2017年底,为期2个学期,每学期选择一门来自MOOC学院(https://mooc.guokr.com/)的在线课程,实施 “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共17位教师和362名本科二年级学生参与本项研究。

本研究邀请第三方教师组建 “在线学习支持援助”小组,要求第三方教师与在线学习者同步学习线上课程,同时第三方教师线下利用即时通信工具对参与研究的在线学习者提供”答疑”、“拓展相关知识”和”督促“等支持服务,帮助其完成线上课程。调查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开展访谈,探究第三方教师动机。半结构化访谈的内容涉及个人基本信息和一个开放式问题:您助力在线课程教学的主要动机是什么?

研究使用Stemler和Bebell提出的编码方案(The emergent coding scheme)对访谈内容进行差异审查、分类及编码,编码方案将在下一部分进行描述。[14]在这项研究中,受访者对于个人基本信息和非开放式问题可以回答“是”或“否”。针对访谈问题,大部分受访者反馈出不止一个动机因素,均被记录和分类,并使用Excel 2016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访谈结束后,依据姜蔺等人对学习者类型提出的六种动机分类:终身学习动机、知识补充与智力激发动机、高品质教育获得动机、职业发展需求动机、志愿者助教动机、其他动机(体验动机、研究动机等)[15],通过对访谈内容的分类和编码,本研究确定第三方教师助力在线课程的七种动机类型。动机被编为两大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绝大多数第三方教师都提到与课程主题相关的内部动机,被归为第一组,编码为:社会责任动机、个人发展动机、内在兴趣动机。小部分集中在外部动机,被归为第二组,编码为“其他动机”,包括:机会动机、零成本动机、研究动机、语言发展动机。基于此,第三方教师助力在线课程教学的动机分类被最终确定,如表1所示。

表1 教师助力在线课程教学动机分类编码表

如表1所述,大多数受访者关注的动机集中于在线课程可能为其提供的专业发展潜力。几乎所有的受访者(94.1%)都受社会责任动机影响,认为在完成系列在线课程之后,深受部分高质量在线课程吸引和启发,期望通过将在线课程引入线下课堂,引导更多的学习者接触、学习和掌握优质在线课程的教学内容。受访者的回复样本如下:“参与在线课程学习,增加我对该门课程的理解,发现自己在相关知识方面的储备不足,有利于提高我的教学水平和效率”“我想了解其他优秀教师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通过学习该门在线课程,使我和学生都能够了解更多前沿知识及内容,也使自己能根据在线课程安排,更有序、严格和系统地督促和引导学生完成在线课程学习”“这是一门很优秀的课程。受课程难度和语言的影响,学生自主学习存在一定困难。我想和学生一起学,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状态与学习需求,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在线课程完成率”“我想通过参与在线课程的学习,树立学习榜样。鼓励和帮助学生不要轻言放弃,老师正和他们并肩作战。从情感和认知角度影响学生,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从浅层学习逐渐过渡到深层学习,最终提高学习效率、课程完成率和自主学习意识”。这类型动机充分证明,绝大部分教师在线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明确,能够在完成个体在线学习活动的同时,打破在线课程与学习者之间的时空隔离,引导和维持在线学习者学习状态的同时,补充师生间的实时交流,构建真实的学习情境。总之,这一动机类型与Zheng等定义的“满足当前工作需求”类别一致,即第三方教师明确在线课程作为提高教学水平和实现其社会责任感的主要手段。[16]研究结果(如图2所示)与陈战胜和刘晓宇提出的“创建师生学习共同体能够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17]研究结论一致。

图2 教师助力在线学习者课程完成情况图

受个人发展动机激励的受访者(70.6%)将当前第三方教师角色与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相结合,认可助力在线课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这与Zheng等人研究中提出的动机“为今后的专业发展做准备”一致。[16]受访者样本陈述内容如下:“课程填补我专业工作中的不足和空白,有利于今后的职业规划和专业发展”“帮助更好地完成今后的工作”“助力在线课程不仅为自己提供了必要的专业发展方向,也提供了一个巩固和拓展专业知识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我甚至收获了学术研究的新主题,并尝试进行相关学术研究”“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过去的教学主要集中在依照课本传授知识点。通过参与在线课程,使我了解到了高效科学的课堂设计和教学方法,这样的学习经历能够使我成为一个更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课程提供的思维方式和视角非常新颖,我会在今后的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尝试实践和研究,以期进一步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部分受访者(41.18%)受内在兴趣动机影响,表示对课程主题或课程内容感兴趣是参与助力在线课程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一类回复样本包括“我对这个课程主题一直比较感兴趣”和“我对这个课程的内容兴趣浓厚”。这些受访者将参与在线学习作为一种丰富学习生活和寓教于乐的方式,这类动机也在Zheng等人的文章中予以明确。[16]

以上三个主要动机类型说明受访者参与在线学习和助力在线教学与其当前第三方教师角色的相关性,受访者普遍通过课内外、线上线下资源相结合的方式,将在线课程丰富的教学内容、新颖的教学方式、海量多样化资源与教学工作和未来专业发展相结合。第三方教师助力在线课程“线上”和“线下”学习的过程,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能拓宽其工作技能、填补知识空白,对其角色转换和职业发展带来益处,最终实现教研结合。

由于部分受访者的部分动机未将在线课程作为学习资源看待,这些动机被描述为“其他动机”,其中包括:一些受访者(29.4%)希望体验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的在线课程教学方式,促使其参与这项研究;个别受访者(17.6%)表示优质在线课程提供的免费学习机会是其跟进课程的动机之一;一位受访者(11.8%)表示因研究需求,促使自己全程参与在线课程助学过程;一位受访者(11.8%)表示其主要动机是通过参与在线课程获取专业英语的学习机会。虽然所有“其他动机”都和兴趣有关,但本研究仅分析将在线课程作为学习资源的动机因素。因此,针对第二组中的“其他动机”,本文不作进一步讨论。值得注意的是,与Zheng等人的研究不同[16],在本研究中,没有受访者认为“与人沟通”是参与在线课程学习的主要动机。

五、启示与结论

本研究结果的分析有助于认识第三方教师助力在线课程的具体动机及影响。调查结果显示,第三方教师参与在线课程学习和助学环节具有复杂的混合动机:一方面,第三方教师针对当前课程教学的需求,督促自己和在线学习者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为不同的在线学习者设计有效的学习指导并提供及时、个性化的认知和情感支持,使在线学习者能够顺利完成在线课程;另一方面,第三方教师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利用在线课程实施学术研究、填补现有知识空白、拓宽工作技能及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创新性。在这项研究中,在线课程成为第三方教师学习的主要来源,第三方教师作为在线课程参与者,积极支持在线学习者“线上”和“线下”的学习过程,不仅帮助在线学习者改善学习习惯、提高在线学习者学习有效性和课程完成率,也满足了第三方教师自身教学、科研和专业发展的需要。在线学习者不再孤立存在,而是与同伴学习者和教师助学者一起共同完成相似的目标和期望。在线课程为建设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创造条件,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师的学和学生的教在相互协助和支持中得到促进。针对在线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效率低下、浅层学习和完成率低等问题,第三方教师应进行角色重塑,通过与学生共同学习、向其他教师深入学习及向社会持续学习等手段丰富自身的知识涵养,形成终身学习意识,提高自适应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受访者助力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今天,你休闲了吗?
助力成功七件事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为更适宜的阅读之地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