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市江北新区初中校园足球联赛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2018-10-08马闯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江北足球联赛南京市

马闯

中国队在2002年首次跻身世界杯之后,多年未进入过世界杯,中国足球运动水平一步步下滑,让无数的球迷心痛不已,也招来自社会各界的批评和责难。经过多年的总结与反思,发现中国足球的后备人才培养以及基层足球运动十分薄弱。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在全国中小学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形成以学校为依托、体教结合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实施,足球运动在中小学又迎来一次春天,校园足球联赛如火如荼的展开。本文以江北新区初中校园足球联赛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旨在为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促进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普及及后备人才的培养。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南京市江北新区初中校园足球联赛为研究对象,着重对扬子一中、九龙中学、浦口外国语学校等18所初中参赛队伍进行调查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在南京市图书馆、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图书馆查阅有关学校体育、校园足球发展理论、青少年足球教学与训练等方面的书籍;通过在知网输入“校园足球”、“校园足球联赛”等关键词检索出相关文献,收集与本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期刊资料。

1.2.2 实地考察法

通过对南京市校园足球联赛的负责人和江北新区学校教练员的访问,了解江北新区初中校园足球联赛的竞赛规程、竞赛安排以及各学校参赛队伍等情况。

1.2.3 问卷调查法

1.2.3.1 问卷设计

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征求体育界内专家、学者的意见基础上,针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设计了调查问卷,对南京市江北新区初中校园足球联赛开展现状以及影响因素设计了教练员、参赛队员和参赛学生家长三份调查问卷。

1.2.3.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分别对参加2017年江北新区校园足球联赛18所初中学校的教练员、参赛队员以及参赛队员家长发放问卷共496份,回收491份,回收率为98.99%,其中有效问卷数为472份,有效率为96.13%。有效问卷中包括教练员36名、参赛队员345人以及91位学生家长(详见表1)。

表1 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一览表

1.2.4 逻辑分析法

将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运用对比、归纳等逻辑方法进行研究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校园足球联赛参赛学校状况研究

2.1.1 参赛学校

根据2017年南京市江北新区的中小学足球联赛规程,要求区内各中学积极组织建立球队,其中初中阶段分为男女组。江北新区共有18所初中,各个学校的办学规模以及学生人数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按照教育局的校园足球联赛规程,南京市的足球联赛分为“校长杯”、“区长杯”和“市长杯”三级联赛制度,这一联赛体系保障了基层学校参加比赛的数量,按照成绩积分进行下一轮的比赛。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参加联赛以前,仅有7所学校拥有自己的足球队,其中男子队与女子队的比例差距很大;11所学校是根据区教育局的部署安排新建的足球队。

表2 江北新区参赛学校足球队情况一览表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5年第一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中,南京市江北新区就有南京市旭东中学、南京市九龙中学、南京市扬子第一中学、南京市第十七中学这4所中学成功入选。2016年,南京市浦口外国语学校也成功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这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创建成功,并没有很好的带动区内其他学校的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对于校园足球运动重视程度仍然不够。

2.1.2 参赛人员

校园足球联赛的主体就是学生,其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足球运动知识与技能,全方面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根据江北新区的校园足球联赛规程,初中男子组是1-3年级、8人制,女子组是1-3年级、5人制,其中初中男子组16人,初中女子组12人。这也就意味着每个学校参加校园足球联赛的人数增多,球员也可以从1-3年级中选拔,给予了各学校充分的足球人才选拔范围。

表3 江北新区参赛学校参赛运动员人数情况一览表

虽然校园足球联赛规程已经明确要求了参赛球员人数,但是各个学校组建的足球队人数却各不相同。观察表3,男子组参赛人数8—11人的有10所学校,占全区初中学校的55.56%,参赛人数为12—16人的有8所学校,占全区初中学校的44.44%。可见初中学校对于参加区级校园足球联赛的重视程度不高,部分学校甚至有凑足比赛人数就行的想法,这无疑是严重阻碍了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

2.1.3 参赛场次

比赛是检验教学与训练的直接手段,比赛的过程与结果能够直接体现球员的竞技能力以及教练员的执教能力。按照江北新区校园足球联赛的规程,区校园足球联赛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分组单循环;第二阶段:交叉淘汰赛;第三阶段,决赛阶段:一场决定胜负。江北新区共有18所初中,根据比赛结果观察:参赛场次在1—5场的有8所学校,6—12场的有7所学校,13场以上的有3所学校。由此可见,大部分的学校参加比赛场次较少,学生较难在比赛中获得提高与进步,对于足球运动的热情也难以得到增长。

2.3 影响校园足球联赛开展的因素分析

2.3.1 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场所,是影响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重要一环。学校层次的重视程度以及对于校园足球运动的顶层设计,关乎着本校足球运动的发展。根据统计数据可知,各有5所学校的重视程度为非常/不太重视,各有4所学校的重视程度为比较/一般重视,这表明在国家、省市级的政策下,部分学校还是以文化学习为重,体育运动学习为辅,学校对于本校校园足球运动的态度影响着师生对足球运动的热情与爱好。

学校作为教师教书育人、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应该一切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主,培养综合型高素质青少年。但是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情况并不容乐观。

2.3.2 家庭因素

家庭是学生获得爱与信心的港湾,是学生最好的栖息地。家庭环境氛围以及家长对自己孩子踢足球的态度,往往影响着学生的足球热情。对91位参赛球员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支持孩子参加校园足球联赛的家长占35.12%,无所谓态度的家长占50.45%,不支持的家长占14.43%。

家长对于足球运动的理解与想法,学生也会会耳濡目染,两者会逐渐趋于一致。家长的担忧一是足球运动耽误了孩子的学业情况,特别是初三的学生,面临着中考的压力;二是足球运动是身体直接对抗性活动,孩子受伤的可能性太大。

2.3.3 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主要包括场地、天气、安全这三因素。根据现场调查,江北新区各个学校基本上都能满足足球比赛的场地需求,使得校园足球联赛可以顺利开展;赛事组委会以及教练员认为,只要天气不是十分恶劣,比赛都能顺利进行,几乎对于比赛没什么影响;球员安全这一方面,赛事组委会要求在比赛前提交球员的体检报告以及保险单据,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并且比赛现场都有医务人员在场。这极大地减轻了家长与学生的顾虑,为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安全、宽松的环境。

3.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江北新区所有初中学校都参加校园足球联赛,但参赛学校中已有球队和比赛场次较少,涉及的学生不全面,另参加比赛的球队之间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影响了队伍的参赛积极性以及足球运动的普及。

学校因素与家庭因素是影响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的主要因素,学校的顶层设计没有较好的偏向于校园足球运动;家长对待校园足球以及孩子参加足球运动的态度不明朗。这两个因素将对足球运动开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2 建议

应加强对学校校长以及教练员的培训活动,充分肯定他们的设计理念以及训练工作,巩固与提高他们对校园足球联赛的认识与理解,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联赛中。

应加强基层校园足球活动建设,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足球活动与比赛中,可以组织年级联赛、班级联赛等形式,提升学生对足球运动的积极性与热情。

应加强各学校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足球特色学校应该多分享他们的创建经验与方法,帮助其他兄弟学校携手发展校园足球。

猜你喜欢

江北足球联赛南京市
江北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南京市江宁区老年大学校歌
为什么美国足球联赛没有升降级制度?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古运河旁的江北水城
认识足球(九)
中国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超级组(南区)精彩掠影
南京市长
江南的水与江北的沙
湘江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