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媒体体育信息对大学生参加体育的态度和行为影响研究
2018-10-08陈先明
陈先明
1.引言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全面提升,手机媒体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媒介传播形式,并且在信息的传播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被誉为第五媒体。手机媒体体育信息的传播,传播信息的主要侧重点是放在对体育比赛的转播以及体育信息的及时更新播报。手机媒体的传播特性与大学生体育信息的个性获取要求有较强的关联关系,能够发挥出良好的传播效用,对大学生参与体育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
2.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手机媒体体育信息对大学生参加体育的态度和行为影响。研究主体为某地区三所高校的大学生,样本选取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最终通过筛选确定500人为调查对象,从而得出精准数据。
2.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为更系统的分析手机媒体体育信息对大学生参加体育的态度以及行为影响情况,在校内图书馆、中国知网客户端等信息平台,获得相关的著作资料以及学术期刊资料,著作资料包括《手机新媒体概论》、《新媒体概论》等,期刊资料共5篇,将其作为参照资料,为研究奠定坚实理论基础[1]。
问卷调查法:根据手机媒体体育信息在各个高校的传播情况方面,分析该信息对于大学生参加体育的态度以及行为的影响,对学生发放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围绕参与态度以及行为方面。经过问卷的效度以及信度检验,问卷的应用可行性较高。共计发放问卷500份,回收份数485份,问卷有效率97%。并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得出相应数据。
数理统计法:将问卷所得数据整理到Excel表格当中进行记录,并通过SPSS统计学软件完成数据的分析与整理工作,确保百分比数据的准确性,从而依据准确的数据得出手机媒体体育信息对于大学生参加体育态度及行为的影响[2]。
3.研究结果及分析
3.1 手机媒体体育信息传播的优势调查
手机媒体体育信息的传播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态,为获得这种传播方式的应用价值,对其展开研究,根据调查结果的统计与整理,从调查数据来看,大学生普遍对于手机媒体信息传播的优势认知的较为清晰,其中85.57%的大学生认为手机媒体体育信息的传播具有即时性优势,能够实现信息的第一时间传递,保证了体育信息的时效性;82.47%的大学生认为手机媒体体育信息的传播具有便利性优势,只有拥有智能手机移动终端设备,则可以获取体育信息;在交互性以及个性化方面,大学生选择比重分别为79.38%与70.10%。其中其他占比4.12%。根据这些整理之后得出的调查数据发现,手机媒体体育信息所展现出的优势已经真正被大学生感知与体会[3]。
3.2 手机媒体体育信息对大学生参加体育的态度影响
手机媒体体育信息对于大学生参加体育的态度影响方面,主要将侧重点放在积极影响上。态度实则是一个个体的心理倾向,态度的决定性因素包含认知、情感以及意向等三个基础层面。大学生在接收到这些体育信息的同时,在态度层面自然会受到影响。在这些体育信息当中,会包括一些体育明星的基本动态、国家队在世界大赛上取得的成绩以及荣誉等等,当然也包括各类被体育实况赛事的直播内容,如当前广泛受到大学生关注的NBA赛事,都可以通过体育信息的方式来实现文字转播与比赛对决情况的信息传递,大学生在接触这些信息之后,对于自身的体育态度是否存在影响也进行了调查,得出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手机媒体体育信息对大学生参加体育的态度影响调查(n=485)
从调查结果来看,手机媒体体育信息对大学生参加体育的态度影响上,其中10.30%的大学生认为影响很大,25.77%的学生认为影响较大,38.14%的学生认为影响一般,这些学生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手机媒体体育信息的影响,对于参加体育有一个相对积极地态度,在这些信息的影响下对体育教学有了一个相对具体的认知,使得参与积极性明显提升,体育教学效果也有所提升。而其中影响较小及没有影响的学生仅占据一小部分,主要是自身对于手机体育信息的关注度不高,自身的体育信息素养不高,从而无法正确的理解与解析体育信息内容,产生的影响较小[4]。
3.3 手机媒体体育信息对大学生参加体育的行为影响
手机媒体体育信息对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影响,需要从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着手,其中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从这三个方面着手,能够更系统的得出大学生参加体育的行为,分析手机媒体体育信息的影响情况。
3.3.1 生理因素层面。由于大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生理因素也明显不同,这主要表现在身体形态、技能以及素质等多方面,不同的生理差异所展现出的体育信息影响也有所不同。在对这些学生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其中56.7%的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良好,30.92%的学生身体状况一般,但也存在12.38%的学生身体素质较差。这就使得即便是在手机媒体体育信息的影响下,这一小部分的群体依旧无法更好地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体育行为会受到影响。
3.3.2 心理因素层面。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因素还包括心理因素,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学生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有所差异,不同的心理活动使得个体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的方式会存在明显差距。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人的体育行为的产生可以大致分为开两个基础阶段,具体包括心理过程以及个性心理特征方面。两个主体所包含的要素存在明显差异,不同要素决定着大学生的不同心理情况[5]。
3.3.3 环境因素层面。通常情况下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学校校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等等,而从手机媒体体育信息的影响下,这些环境的综合性更强,能够形成一个一体化的信息环境因素。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其中半数以上的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手机媒体体育信息所构筑的信息交流空间,并且可以在体育信息的传播当中营造一个开放性的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在该环境当中抒发自己的观点以及对体育信息的理解,形成一种合理、有效的交流,从而以信息环境为依托,更好地规范自身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4.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手机媒体体育信息对于大学生参加体育的态度与行为有较强的影响,并且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积极层面。大学生对于手机媒体体育信息的理解程度存在差异,但多数都能够感受到体育信息为自身带来的便捷性,有效规范了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态度以及行为。但想要手机媒体体育信息持续的发挥效用,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学校应该做好引导以及鼓励工作,让大学生可以正确的运用手机媒体体育信息,从而了解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成就,提高对体育运动的认知高度,更好的投身到运动之中,以此来发挥出高校体育教育的价值与作用。
4.2 学校应该适度优化手机媒体当中的体育类APP,加强手机社交类软件的开发与建设,特别是针对校内学生提供的交流平台,在保证体育信息的传播前提下,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广阔的交流空间。
4.3 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信息整合素质。虽然手机媒体信息处于开放性状态,所涉及到的体育信息相对多样,但如何在这些信息当中发挥出归纳作用与优势,还需要提高大学生信息整合素质,学会对于信息的筛选工作,得到有用的体育信息,从而形成热爱体育,热爱生活的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