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丝虫病致象皮肿一例

2018-10-08汪小兰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淋巴管双下肢淋巴

裴 丹 汪小兰

临床资料患者,男, 48岁。因双下肢象皮肿20年,加重伴疼痛4年入院。个人史:患者20年前被蚊虫叮咬后渐双下肢肿胀,伴有反复发作双下肢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发作时伴畏寒、发热、头痛、关节疼痛、肌肉疼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丝虫病”住院治疗,给予相关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症状缓解后出院。近20年来,双下肢肿胀反复发作,逐渐出现双下肢象皮肿,曾服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4年前患者自觉双下肢象皮肿加重伴疼痛,每月1~3天,疼痛以夜间及晨起明显,伴低热、寒战,伴双下肢皮肤瘙痒,搔抓后出现破溃,继发感染,伴有恶臭味。体检: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体检未见异常,双下肢象皮肿,有坚实感,皮肤粗糙肥厚,汗毛脱落,肤色变暗,密集瘤状隆起及疣状结节,肿大处见深沟褶皱,外观畸形(图1)。实验室检查: WBC 4.7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数63%,淋巴细胞百分数29.5%,单核细胞百分数6.1%,嗜酸粒细胞百分数1.2%;尿粪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无异常,多次血液涂片找微丝蚴均阴性。诊断为慢性丝虫病。

图1 慢性丝虫病患者双下肢象皮肿

讨论丝虫病是由丝虫的成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引起的一种广泛传播的寄生虫病,是WTO确定的全球第二位致残性疾病。目前全世界有80多个国家存在丝虫病流行,有1.2亿人感染丝虫病[1]。在我国主要由班氏丝虫或马来丝虫寄生感染引起。班氏丝虫多寄生在深部淋巴管及淋巴结中,马来丝虫多寄生于四肢浅部淋巴系统,以下肢多见。丝虫感染人体后,早期多无自觉症状,仅为带虫者,称为潜伏期,约10~12个月。成虫寿命为10~15年,最长达40年。丝虫病早期表现为离心性淋巴管炎(急性期发炎的淋巴管呈一条自上而下蔓延的红线)、精索炎、附睾炎、丝虫热及丹毒样皮炎。晚期症状多为淋巴管阻塞导致的淋巴水肿和象皮肿,好发于下肢、外生殖器和乳房。成虫在淋巴管内部寄生刺激引起淋巴管扩张管壁内炎症细胞浸润,在管内形成炎症性肉芽肿,导致淋巴循环阻塞,阻塞部位以下因压力升高造成淋巴管扩张及破裂,淋巴液积聚于皮下组织,刺激纤维组织增生,进一步导致皮下组织肿胀,皮肤增厚、变粗及肥大畸形,血涂片中不易找到微丝蚴。丝虫成虫阻塞在主动脉前淋巴结或肠干淋巴管时,可引起乳糜尿。典型的丝虫病根据其有明确的流行区居住史,周期性发热、反复发作的淋巴结炎与离心性淋巴管炎、象皮肿及乳糜尿等表现,血液内查到微丝蚴即可确诊。

本例患者表现为双下肢象皮肿,患者长期居住于襄阳区,属于马来丝虫流行区[2],因此,考虑马来丝虫感染引起的慢性丝虫病。目前我国还遗留慢性丝虫病患者10多万例[3],慢性丝虫病患者下肢象皮肿的病理改变是皮肤及皮下组织明显增厚及纤维化,血管及淋巴管扩张,基质增多,真皮乳头增大[4]。反复发作淋巴水肿和象皮肿给患者心理及生理上带来极大痛苦。目前,淋巴水肿、象皮肿、尚无满意治疗方法,但是WHO推荐的社区、家庭、自我照料是近年来处理淋巴水肿、象皮肿的基本措施[5],此法对控制感染、缓解症状、减轻痛苦等方面有较好的效果。本例患者通过卫生清洗、防止和消除皮肤破损及感染、抬高患肢、锻炼和穿适合的鞋,从而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及劳动能力,消除影响因素、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淋巴管双下肢淋巴
淋巴管栓的研究进展*
急性脑梗死致发作性双下肢无力1例
教你一套全身淋巴按摩操
中医药对淋巴管新生与回流功能的作用研究进展
足部淋巴管分布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股骨颈截骨时保留残端的长度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的影响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北美淋巴水肿治疗师培养、认证及对我国的启示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注意,有种“胖”不能靠运动去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