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鞍山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研究

2018-10-08王福君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鞍山空间结构城区

王福君

(鞍山师范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内部产业、资源要素与职能分布在城市空间的地域投影及空间组织形式。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是城市组成要素即产业、资源要素与职能的变化,而城市组成要素的变化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其动力机制是多种多样的。产业结构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骨架,城市产业结构的发展必然推动土地利用结构、功能和性质的变化,进而影响着城市空间结构布局。西方学者通过研究揭示了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存在互动发展关系,用地功能结构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化高度相关。城市空间是各种资源要素集聚的结果,影响各种资源要素空间流动的路径[1]、动力机制[2,3]、空间组合[4]、环境绩效[5]、模式与结构[6]等,也必然影响到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就是通过改变这些影响因素,达到城市低碳生态[7],交通物流畅通[8],用地制度合理[9]。近年来,对新兴城市空间形态大都市区、大都市连绵带和郊区化的研究比较深入[10],新产业空间、新商业空间和新居住空间等新城市空间现象不断出现,但同时伴随着造城运动也带来了产城分离。产业与城市融合,“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是促进城市物质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和生态空间四个方面有机统一[11]的必然途径。

鞍山城中有矿,矿边傍城,其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具有明显矿业城市特征,城市空间演变的动力具有明显的政府意志和历史继承性。通过分析鞍山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和特征,探索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进而提出鞍山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策略,将为我国其它地区矿业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提供经验。

一、鞍山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历史进程

(一)雏型初步形成阶段(1910—1930年)

鞍山是一个因矿而兴的城市,城市的历史晚于钢铁产业的历史。清末,鞍山城市基础是以沙河、立山、八卦沟、长甸、四方台、旧堡为中轴线,分布的15个自然村屯。1917年日本殖民者制定的“满铁附属市街计划”中规划:在“鞍山制铁所”南侧,沿长(春)大(连)铁路建设年产铁100万吨的工业城市——鞍山。铁路以西采用当时欧美流行的棋盘格子式布局,为制铁所家属宿舍和中国人居住区;铁路以东占70%,以“中央广场”(今胜利广场)为中心形成放射性道路网,布局神社、风景区、文化设施和日式建筑风格居住区;立山火车站附近、铁东八卦沟以南至长甸铺以北区域以及铁西陶官屯为商业区;东部丘陵为公园用地。随着该计划的实施和住宅、商业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形成了南起镇守山(今烈士山),北至八卦沟排洪沟,东至连山(今二一九公园东山),西至陶官屯(今铁西十道街),面积为21.59 km2的城市雏型。

(二)格局基本确定阶段(1931—1948年)

1937年12月1日伪满洲国设立鞍山市,所辖有22 km2的“满铁鞍山附属地”及新划原辽阳县所辖的27.1 km2,城市空间扩大至49.1 km2。日本殖民者1937年制定的“鞍山都邑计划”中,以鞍山车站为中心、“昭和制钢所”为重心向四面拓展城区,新规划城区面积为123 km2,东起东山脚下,南自杨柳河,西到南北地号、三台子一带,北至灵山、麦山子。道路网络采用纵横交错的棋盘式结构,奠定了鞍山城市道路格局的基础。1939年宋三台子、宁远屯、鞍山城等地划入鞍山市区,城市面积扩大到123.2 km2。1940年6月,东鞍山矿及东部矿区划归鞍山市区,使城市面积扩展到150.8 km2,形成了北与辽阳县王家庄(今首山镇西南西王庄和东王庄)相接,南与海城县前沟寨(今旧堡西南杨柳河南的沟家寨)相望,东靠今东山风景区,西接辽阳县城昂堡,以鞍山火车站为中心的“一心两片,铁路分割”的不规则“J”字型城市空间形态(图1)。

图1 1940年左右鞍山城市空间拓展情况

日本殖民者制定“满铁附属市街计划”和“鞍山都邑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掠夺鞍山的钢铁资源,其空间布局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以铁路线分割市区,以火车站为中心建市,以鞍山制铁所厂区为重心进行街区道路和配套设施建设;二是居住区建设按照殖民者利益进行功能分区,东部山麓台町地区为日本人居住区,铁西厂区附近为中国人居住区,厂区与居住区之间没有隔离带;三是整个城市空间布局带有浓厚的殖民地色彩,日本人居住区为日本式花园洋房和公寓,配套有日本神社和碑塔,而中国人居住区临近工厂,房屋简陋,道路交通、商业布局、行业设置等都为掠夺资源服务。日本殖民者虽然对鞍山城市空间和功能分区进行规划,使鞍山城市空间地域分区初步形成,但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鞍山城区建成面积只有28.2 km2。

(三)范围不断扩大阶段(1949—1985年)

1950年,为适应以钢铁工业为主的经济建设需要,鞍山城区迅速扩展为36 km2,东起关门山(今千山东南的关宝山村),南到汤岗子,西到腾鳌堡杨柳河北岸,北到辽阳首山(图2)。1956年鞍山市开始编制实施《鞍山市初步规划》,先后五次调整扩大城区面积,1967年迅速扩大到76.6km2。1983年,鞍山实施第一个经国务院批准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鞍山市总体规划》,将旧堡区划为城市区,使市区达到622 km2,形成南起汤岗子,北至灵山麦山子,东至环市铁路线内和大孤山以及千山风景区、鞍千路两侧的城市规划控制区。规划以原有中心城区为基础,以市府广场(今胜利广场)和站前一带为城市中心,铁西区以西地区为工业发展预留地,铁东东部地区按照土地分形实行功能分片,东部山区深沟寺、营城子等为综合居住区,汪家峪为文教科研区和生活居住综合区,东山为风景旅游区。

图2 1950年左右鞍山城市空间拓展情况

(四)分区逐步调整阶段(1986—2005年)

伴随着鞍山经济的稳定增长,以站前广场和胜利广场为中心的核心商业区内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食品加工等各种业态混杂,拥挤严重;以居住为主的铁东区和铁西区内夹杂着一些工厂;鞍钢主厂区没有外围拓展空间。1992年鞍山开始建设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调整了部分市辖区。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中心城区的工业企业开始向西部达道湾和北部立山工业园疏导搬迁,居住以及教育职能的重心开始转向城市边缘区,中心城区重点发展商贸、金融等高层次产业和生态绿地,城市空间结构开始发生改变,商业、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和绿地所占比例逐渐上升,但中心城区工业、居住、商业等分片用地功能混杂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仍处于“摊大饼”的城市扩张阶段。

(五)分区功能完善阶段(2006年至今)

2006年,鞍山按照“东控、南进、西拓、北调、中疏”的城市空间发展方针,向南发展汤岗子组团,向西扩建鞍山工业园区,向东拓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设施用地,使城市建设用地拓展到792 km2,形成“一核四带多园区”的城市空间布局(图3)。

图3 鞍山城市空间分区功能完善情况

一核即以铁东、铁西、立山三个生活区和鞍钢厂区组成中心城区,疏导搬迁中心城区中除鞍钢以外的其它工业、仓储、批发市场和全部职业院校,逐渐将中心城区改造为包括中央商务区、居住区、鞍钢主厂区等功能片区在内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四个带状组团是指规划建设城市西部工业带、中部生活带、东部生态带和南部新城带,作为城市产业发展和空间拓展的主战场和重要连接带。多园区是指在鞍山中心城区外围布局建设各类功能各异的产业开发区、经济区、产业园等,成为鞍山高新技术、钢铁深加工、装备制造、健康疗养、物流、会展、职业教育等高端产业的高效集聚区。

二、鞍山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

鞍山城市空间结构经过上述演变历程,形成了矿业城市独有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

(一)殖民地痕迹的历史特征

鞍山城市空间呈现出典型的沿铁路而成的“单心两片”的单核空间格局特征,主要源于日本殖民者“满铁附属市街计划”和“鞍山都邑计划”。1953年鞍山市编制的《鞍山市初步规划(草案)》和1956年编制的《鞍山市初步规划》都在考虑鞍山城市空间结构不可彻底改变的情况下,通过修改“鞍山都邑计划”来逐步完善城市空间结构。日本殖民地时期按照组群方式布局的城市工业区,按照棋盘式结构修建的城市道路网络,按照等级梯度形成的城市生活居住区以及公共建筑群等都深刻地影响着现在鞍山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使其带有明显的殖民地痕迹。

(二)“D”型形态的空间特征

日本殖民者将辽阳县所属13个村屯和“满铁附属地”合并成立鞍山市,一是为了全面掠夺铁矿资源的需要,二是考虑到鞍山地区特有的东南山区地势高、西北平原地势低,三面环山、四面环水的不规则“D”型地势地貌特征,既能够保证钢铁工业用水和城市居民用水,又不易导致市内发生水灾。依据三面环山的地势形成“D”字型城市空间结构中的半圆,西部以高铁、沈大高速公路和202国道为限形成“D”字型中的一竖。

(三)分片用地的功能特征

土地利用结构是土地资源空间功能分异和土地形态分形的结果[12]。以沈大高铁、长大铁路和玉佛山为界,鞍山城市的土地利用呈现明显的分片用地功能特征。玉佛山以东地区为东部生态、文教科研区、生活居住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用地;长大铁路以东和玉佛山以西的铁东、立山部分地区为生活、商业、高新产业和生态用地,城市用地功能呈现多样化;长大铁路西侧和沈大高铁之间为城市生活、工业发展和鞍钢厂区用地;沈大高铁西侧为现代农业发展用地。

(四)城矿共生的独有特征

矿业城市空间结构与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生态结构、道路结构等发展相关性高,紧凑度较低,呈分散态分布[13]。鞍山地区齐大山、眼前山、大孤山、东鞍山、西鞍山等大型铁矿呈马蹄铁型分布在鞍山周围,与“D”型地势地貌吻合。铁矿周围有矿工住宅区、矿山铁路、废弃矿坑等,边界趋于复杂。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资源生命周期有一定的耦合性,伴随资源产量和开发成本变化,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生态结构和道路结构等都发生相应转型,呈现不同的阶段特征。

(五)多环交通网络特征

“D”型地势地貌和城矿共生的特征决定了鞍山城市交通网络的分形和分维,反映出鞍山城市空间结构独有的复杂性[14]。鞍山市区“Ⅱ”字型铁路骨架奠定了鞍山城市空间结构分为三片,长大铁路把鞍山城区分割成铁东和铁西两片,造成长大铁路两侧交通不便,只能依靠站前五一路立交桥、解放路立交桥、四方台立交桥和民生路地道桥四个通道联系铁路东西两侧,高峰时段拥堵严重。长大铁路以东的铁东、立山又被玉佛山分割为老城区和高新区两部分,二者之间主要依靠自由街隧道、深营路隧道和玉佛山隧道来连接。

三、鞍山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因素

从鞍山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历程和特征可以看出,鞍山所在区域的地理、资源、交通、历史、经济、政治等因素都深刻地影响着鞍山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一)地形地貌的基础作用

鞍山城市空间结构格局是由不规则“D”字型地势地貌决定的。鞍山城市地势地貌自东南向西北依次是山区、丘陵和平原,特点是东南高西北低,三面环山,四面环水。清末及殖民时期的选址及后期拓展建设都基本依据地形地貌来进行。东部是千山山脉和玉佛山,山地生态的影响较大,易建设高档住宅小区和发展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但实际建设成本较高;南部地势平缓,生态环境较好,易建设农高区和温泉高档住宅小区;城市中部、西部和北部地区地势平坦,城市空间拓展的建设成本较低,但北面与辽阳市接壤,已无发展空间。

(二)历史延续的继承作用

鞍山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不仅有日本殖民者统治的影子,更有着计划经济时期的历史积淀。1917年日本殖民者制定的“满铁附属市街计划”和1937年制定“鞍山都邑计划”基本奠定了鞍山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深刻地影响着鞍山市城市空间拓展以及今后用地分区功能的形成。计划经济时期,钢铁工业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国有制鞍钢布局从事具有社会职能的其它产业,企业办社会的问题开始出现。

(三)铁矿开采的制约作用

鞍山因矿而生、因矿而兴,铁矿业和钢铁业成为主导鞍山城市空间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动力。殖民时期鞍山城市的配套工厂、交通运输、商业、市政设施、文化卫生事业等的选址定位和发展都围绕“昭和制钢所”进行,配合日本侵略者掠夺鞍山的钢铁资源。新中国成立后“一五”期间进行的大型轧钢、无缝钢管、炼铁高炉三大工程以及铁矿开采和后续的炼铁、炼钢以及钢铁产业等布局,对鞍山城市空间布局的制约作用显著,在一定程度上掣肘城市空间布局走向。

(四)交通建设的导向作用

交通方式变化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具有一定的驱动作用[15],铁路为鞍山城市空间扩展提供了机遇。1917年日本侵略者按照“满铁附属市街计划”将中东铁路支线长大铁路在旧堡设立的鞍山站废弃,在今鞍山火车站处设“鞍山站”,以更接近于“鞍山制铁所”。随着鞍山殖民地经济快速发展,鞍山火车站的地位逐渐上升,一些浴池、饭店、妓院等初级商业空间形态大量出现。新时期,沈大高铁鞍山西站、鞍山西站客运站、汤岗子新城客运站(鞍山南站)以及鞍山南站货运枢纽、达道湾货运枢纽的建设,都将促使鞍山城市空间向西、向南扩展。

(五)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产业结构及功能组织在城市地域上的体现。日伪时期,为了把鞍山变成日本的“钢铁原料基地”,以及建国后由于国民经济建设需要把鞍山建设成为“共和国钢都”等,都深刻地给鞍山打上了钢铁产业发展的烙印。资源秉性和经济发展需要决定了鞍山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钢铁工业发展的缩影。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化是鞍山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拉动城市居住功能、产业功能和服务功能向外疏散,促进了城市住区空间格局的更新。

(六)政府决策的调控作用

政府的重大决策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另一个动力,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政府往往通过财政投资来控制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轨迹,主要表现为政府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项目地址选择、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划、城市公共设施管理、政策供给等,从而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和布局。近年来,金融综合改革、城乡综合改革、自由贸易、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等试验区都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鞍山城市空间扩展速度不断加快,主要源于当前政府决策下的城市建设和土地开发,尤其是鞍山高新区、“七城一镇”等建设,都是在政府的重大决策促使下不断拉大鞍山城市空间。

四、鞍山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鞍山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空间结构不断优化,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单中心-外围”型摊大饼式扩展模式,核心商业区交通拥挤、多断头路、停车场不足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片区功能混杂,用地功能不明确;城市化导致大量农用地被占用,破坏了城市生态空间结构;原真景观丧失,山、水、廊、点不协调;出现城市“飞地”,“飞地”与中心城区之间联系松散。在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背景下,应充分利用来自沿海与腹地双重辐射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促进鞍山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布局。

(一)完善“一轴一带,双城多片”的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未来鞍山要改变“单中心-外围”型的单核城市空间结构,构建“一轴一带,双城多片”的结构(图4),呈现出明显的调整优化趋势。一轴是指鞍山中心城区依托沈大高速公路、哈大铁路、沈大高铁等交通走廊,串接鞍山中心城区和海城市区而形成的南北向城市发展轴,这是城市发展主轴。一带是指从西面的牛庄古城旅游区和西柳服装城,东至千山风景名胜区的城市发展横向轴带,是高新农业园区、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服务业园区集聚的主要轴带,也是城市景观廊道和景观节点的集聚带。双城是指中心城区和汤岗子新城,中心城区以站前广场和胜利广场为中心,是金融、商务、文化休闲、生活服务和生产服务业的集聚地;汤岗子新城是承接城市中心城区部分功能转移的新城区,以创新产业的聚集作为发展基础,逐步形成综合、宜居、创业的新城市功能区。多片是指鞍山城市空间多个重点发展的相对独立的功能区,包括工业建设、文化产业、生态建设、城市建设和采矿业等多个功能片区,每个片区强调功能差异和相互协调。

图4 鞍山城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二)构筑“片区+节点+轴线”的现代产业空间结构

鞍山市将以中心城区和汤岗子新城为增长极带动未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形成“片区+节点+轴线”的现代产业空间格局(图5),符合现代都市型产业组群布局的典型特征。

图5 鞍山城市现代产业空间结构

按照城市功能地域结构合理布局各个片区,重点发展鞍钢主厂、铁西工业、灵山工业、汪家峪工业、达道湾工业和汤岗南工业六处工业片区,达道湾西部、高铁北部和南部、铁西东南部、灵山北部五处物流仓储集中片区,高铁商贸和兴东两处批发市场片区。节点是指鞍山市电子信息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及深加工产业、消费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中的金融、电子商务、物流、科技服务等高端产业的高效集聚区,主要包括以辽宁(鞍山)激光科技产业园、弘信(鞍山)云创业产业园为载体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鞍山高新区、鞍山经济开发区为产业承载区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鞍钢为核心,以鞍山经济开发区、立山经济开发区为产业承载区的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以西柳服装市场、南台箱包市场为承载区的轻工纺织产业集群。轴线是指围绕鞍山城区空间结构“一轴一带”所形成的现代产业发展纵轴和横轴,纵轴包括灵山工业区、鞍钢主厂区、国际健康产业园、汤岗南工业区和海城经济开发区;横轴包括腾鳌经济区、宁远工业区、达道湾工业园区、鞍钢主厂区、激光产业园和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轴线布局主要以鞍钢主厂区为支点,以“一轴一带”交通走廊和鞍钢市环线为依托串联起各个园区、开发区等。

(三)构建“三水四山、五轴六类”的城市景观总体结构

依据鞍山城市资源环境要素空间差异和分异规律,以城市景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道路水系、矿采资源开采区、历史文化资源等为基础,构建“三水四山、五轴六类”(图6)的鞍山城市景观总体结构。

图6 鞍山市城市景观总体结构图

1.三水四山:围绕万水河、运粮河和杨柳河三条主要景观水系,突出现代化滨水地带功能的多样性与参与性,建设生态绿化、水岸游憩、文化游憩、休闲娱乐等不同主题特色的万水河滨水风光景观带、运粮河滨水风光景观带和杨柳河滨水风光景观带。加强城市内部东山、西鞍山、铁石山和凤凰山四座重要的景观山体生态保护建设,突显山体植被特色和山形景观,形成特色各异和多层次的观山廊道。

2.五轴六类:围绕鞍山市内胜利路、千山路、二一九路、人民路和建国大道五条主干道路形成城市景观轴带,沿轴线设置公共广场、公园、绿地和标志物,成为组织公共空间的骨架和重要的视觉廊道。根据景观功能、景观要素和景观组织模式的不同,将城区划分为自然环境、特色街区、工业遗存[16]、矿业景观、中央商务和鞍钢主厂六类不同特色的城市功能景观片区,强化城市景观结构与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地域结构的耦合发展。

(四)确定“一屏两心,三区四带”的城市生态空间结构

根据鞍山三面环山、四面环水的特点,构建融优化水系景观、休闲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一屏两心,三区四带”的城市生态结构。

一屏两心:即中心城区东部千山山脉生态屏障,是重要的生态涵养地区,主要是尽快推进千山山脉生态植被恢复和花样植被建设,尽快在鞍山东部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生态和人文景观屏障。两心即在中心城区东面建设以东山为核心的山体绿心,南面建设以汤岗子新城杨柳河中心水系为核心的水体绿心,增加城市内部的青山碧水绿地。

三区四带:以重点保护山林河流等生态绿地、建设大型区域绿地生态隔离缓冲区和防护绿地带状公园为重点,建设东部生态保育区、中部山水城协调区和西部人工绿网建构区三个不同生态功能区。四带是指四条重要的生态绿化隔离带,包括鞍山中心城区北生态绿化隔离带、鞍山中心城区至汤岗城区生态绿化隔离带、汤岗城区南生态绿化隔离带和鞍钢主厂区与居住区之间生态绿化隔离带,主要是加大绿化用地,合理栽种植被,减少灰尘及风沙的影响。

(五)构建“十横八纵五环十射”的城市道路网络结构

现代都市建设离不开城市道路网络结构的组合有序、互通发达和设施完善。鞍山城市空间向西、向南拓展,必须以中心城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等道路系统网络发达为支撑。

在城市交通日益拥堵的情况下,必须加快鞍山中心城区快速环路、南北鞍海快速路和东西千山快速路建设。主干路主要承担片区之间联系交通、进出城市交通,是城市客运组织及机动车交通主要通道,要建设“十横八纵五环十射”(图7)的城市道路网络结构,以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次干路要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干道网,结合片区集散交通和沿线用地布局,突出服务功能。支路的建设主要解决局部交通问题,要打通因铁路、山体等障碍形成的断头路,增强中心城区通行能力。

图7 鞍山城市道路网络结构

(六)城市采矿区空间布局

鞍山城市空间结构特殊,东鞍山、大孤山、眼前山、鞍千矿和齐大山五座大型铁矿分别从鞍山城区的西南、东南、东部及东北呈半月形包围着城市中心区,形成了鞍钢东部采矿区、中部采矿区和南部采矿区。东部采矿区包括齐大山、眼前山、许东沟、哑巴岭、关宝山五处采矿区,今后要按照鞍钢矿山开采计划有序开采,控制露天开采扩张,减少对山体生态环境的破坏。中部采矿区包括大孤山、东鞍山、西鞍山和黑石砬子四处采矿区,今后要禁止东鞍山、西鞍山和黑石砬子采矿区的开采,禁止新建排土场和尾矿库,可以建设东鞍山采矿遗址公园和大孤山采矿区生态园,加强矿区周边地区的生态防护建设。南部采矿区是指西果园采矿区,今后逐步停止西果园尾矿库的使用,加强周边地区的生态防护建设,尽可能地减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五、结论

在分析了鞍山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历程、特征、动力因素、优化策略的基础上,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早期鞍山地区铁矿资源的开采、钢铁工业的布局以及贯穿城市南北的“I”字型铁路骨架奠定了鞍山特有的城市空间结构基础。城中有矿,矿边傍城及长大铁路修建为早期的鞍山城市空间布局发展提供了机遇,但也制约着城市空间发展。鞍钢厂区、矿区、大型钢铁厂之间的市环线以及“I”字型铁路等都造成了片区之间交通不便,发展差异较大。

2.目前,鞍山火车站、沈大高铁鞍山西站和腾鳌机场(含鞍山客运南站)形成的“金三角”支撑了鞍山城市空间发展。未来鞍山西站客运站、汤岗城区客运站、鞍山长途客运北站、千山客运站、鞍山客运南站、达道湾货运枢纽的建成以及原旧堡货站南移,将极大强化鞍山公路和铁路放射型主导地位。依托鞍山客运南站和汤岗子新城客运站进行汤岗子新城建设,未来可以形成双核鼎立的城市空间结构。

3.伴随着鞍山城市空间扩展速度不断加快,城市空心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其原因是城市产业发展滞后于城市空间扩展,城市缺乏相应产业支撑,过分依赖房地产业的发展。因此,实现产城融合是鞍山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重要课题,也是鞍山承担两大经济区连接带中心城市功能,增强自身辐射能力和带动作用亟待解决的内容。

猜你喜欢

鞍山空间结构城区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鞍山嘉阳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长沙市望城区森林海幼儿园
鞍山地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
鞍山烈士纪念馆
基于角尺度模型的林业样地空间结构分析
城区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格绒追美小说叙事的空间结构
等比数列前n项和(一)教学纪实
国内历史文化街区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