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景观意象营造之下的田园文化生活回归

2018-10-08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10037

大众文艺 2018年18期
关键词:田园诗田园营造

(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210037)

一、概念界定

1.乡村景观

乡村景观有别于广泛城市景观的基本概念,在其景观的性质与内涵方面也独树一帜。它泛指了城镇区域以外的人类聚居地区,由自然环境、人居环境和农业生产而共同组成。乡村景观强调人与土地相互影响和渗透,人及人的行为活动将土地赋予了新的价值与意义。乡村景观是由土地所反映出来的一种性质淳朴的景观,具有独特的区域性和文化性,景观地域文化的传承对于景观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乡村景观既具有一定的景观特殊性,也具有地域独特性和文化特色性,乡村景观散发的魅力也源于人们对土地与生俱来的归属情结和田园文化所带给人们的超脱世俗、怡然自得的精神。

2.乡村景观意象

“乡村景观意象是将人对乡村的印象、理解与精神寄托摹写于乡村自然环境、农业生产以及乡村人居环境三者组成的图卷中,这幅图卷的目的在于以物境引发意境。”乡村景观意象的完整内容包括:乡村物质生产文化生活、乡村的田园文化精神以及乡村精神所寄托的意蕴延伸; 由传统乡村的物质文化生活给人带来独特的审美感受,让人们体会乡村文化的精神,两者相互作用,从而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带来意蕴上的升华。

3.乡村景观的灵魂——田园文化

景观具有传承文化内涵的重要作用,城市景观的发展虽然不断的更新变革,但乡村景观从古至今却一直保持着其特有的精神内涵——田园文化。乡村中的人们天性朴实,而他们赖以生存的乡村自然环境也遵循着乡村景观的灵魂——田园文化景观。乡村景观意象中的田园文化生活回归,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展现:①回归自然。乡村景观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对农业生产的依赖性远大于其他景观,它利用土地得天独厚的优势,将自然风光与田园文化完美的融合,从而形成了它特有的文化内涵。将人融入到自然的江河湖水之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是田园文化的精髓之处。②推进人文发展。在乡村景观中乡村人群的居住行为和居住心理也有别于城市人群。所以除了自然环境以外,要兼顾乡村特定的生活习俗,注重居住文化与庭院情感。“文化景观是人类文明和自然景观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成果,是某一个地方在任何特定的时间内形成具有本地特征的自然与人文的复合体。”因此乡村景观的精髓——田园文化不光要注重自然环境的氛围,更应该重视人文因素的影响,人文精神的凝聚才能寄予田园文化更深刻的意义。

二、山水诗中乡村景观意象的营造

在乡村景观中,地方特色的农业景观往往最能将当地文化一目了然的呈现给大家,这就是我们强调的地域特殊性。比如云南玉溪峨山大龙潭的玫瑰花田,云南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环境下玫瑰花并不像其他地区那么早凋零,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观赏到芬芳艳丽的玫瑰花,更可以体会到云南的“吃花”文化,用玫瑰花制成的饼令人回味无穷。由此可见,地方特色的景观营造一方面可以丰富田园风光,另一方面,在景观意象的延蕴中,揉入生产制作工程,也能让景观意象得到升华。除此之外,婺源的油菜花田、元阳的梯田等等也是享有盛名的地方特色乡村景观。富有地域特殊性的乡村景观给人们带来直观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在表现手法上对于乡村景观意象的营造也具有独创性。

然而,营造乡村田园意境并不是现代人才有的智慧,早在千百年前,古人就通过诗句、诗歌等艺术表现手法体会田园景观营造的哲学。从古至今,乡村景观意象的营造方式在许多山水田园诗句中都有所体现。正如王凯在《自然的神韵》一书中阐述的:山水田园诗人不仅要用心体会自然的奥秘,更要用意象语言表达出它的风采[5],这番话也阐明了田园诗对于乡村景观意象的表达有其独特的见解与方式。

1.山水田园诗中的空间构造

山水田园诗的空间构造以其丰富独特的观赏角度来描摹出山水风光的意境之美,加以诗人优美的文笔,使读者感同身受,仿佛置身于山水之乐中。

谢灵运 的《初去郡》中描写:“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诗人运用几处乡村元素将画面意象娓娓道来,而把握乡村元素和景观的特征是营造空间层次的关键。乡村的田野一望无际、沙岸纯净清澈,天空高远而秋月皎洁明亮;在这幅景观意象当中,田野和沙岸作为乡村景观的主要元素,在月空的衬托下营造出乡野安静、闲适的氛围。“旷”准确的描绘了画面中地广人稀之感:田土辽阔空旷略显空寂之感,“净”描绘了一个平静安然的水岸景色。野旷、沙岸和天空是整副画面三种不同层次的基调,是“面”元素,水浪拍打沙岸形成了富有韵律的岸线是“线”元素,而夜空中的明月则是“点”元素。明月在画面中除了是元素的象征,更是一种精神意境依托。在古诗词中明月被赋予了一种思乡之情,例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这幅画面中,点线面相结合,空间中沙岸近景的处理和天空远景的铺设共同营造了田园唯美祥和的乡村景观意象。

除此之外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中“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中,描写了傍晚绵绵春雨落下,使得山涧中的流水带起浪潮,空无一人的渡船在水中独自飘横。在空间构成中,渡口作为大场景承担了“面”的功能,而春雨如针而落,构成“线元素”,舟作为“点”元素,增添了细节的点睛之笔,丰富了画面感。而“横”字在意象的营造之中又显示出了诗人漂泊、踌躇之意。整首诗暗藏了诗人对自己碌碌无为的伤感之情,寄情于景,在这幅寂寥的春雨图中绵延不绝,就如同景观意象寄托于乡村画面空间一样,意义深远。

2.山水田园诗中的色彩营造

山水田园诗在色彩的运用上更是出神入化,例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其中黄与绿的对比,白与蓝的相互融合是整首诗的主调。黄作为暖色调,在整副冷色调的山水意境中本应显得突兀,但黄不似红那般明艳,在碧绿的柳丝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柔和可爱。一行白鹭缓缓地在蔚蓝的天空下飞行,白作为青的点睛之笔,两者完美地融合,而清亮的莺啼声,也营造出了一种清新明朗之境。色彩是整首诗意境的凝聚,将田园风光通过朴实的描写方式层层渲染出来,使整首诗的意境得到了升华。

又例如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中的“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幽深的夜色在山林的衬托下十分沉闷,而云霞的鲜艳明媚,仿佛为整幅画面带来了生机与希望。这类诗以色彩描绘为主要创作手法,营造出乡村景观的独特意象。

3.山水田园诗中的人文情怀

田园文化不应只有自然风光的提炼,更应有人文因素的凝聚。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写道“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描写的是诗人的老友在农舍准备了丰富的餐食、邀请他去乡村做客的情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描绘了一幅绿树环绕村舍、青山在远处点缀的优美画面,紧接着“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诗人与旧友打开门窗面对田园菜圃,一起把酒叙旧共话田园趣事。在乡村自然山水下,两位老友亲切自然的交谈,富有生活情趣和田园野趣。“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结尾两句以重阳节还来相聚描绘出深厚的友情,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景观意象之中的田园文化,还应有人们情感之间的互动联系,无论是亲属、邻里还是主客之间的人文情感,在田园文化中都有其独特的体现。

三、乡村田园文化的本质回归

乡土文化正随着环境的变化逐渐走向消亡,田园文化随着不同的乡村发展逐渐形成并延续。从前文剖析的田园山水诗中我们从自然的空间、色彩营造手法中领悟到了古人田园文化智慧的精髓凝聚,在自然的田园风格中挖掘意蕴无穷的人文情怀,这对我们现代乡村景观设计的启示颇丰。因此在我们乡村景观设计中要尊重不同地域的特殊性、保留当地田园风光的优势,同时挖掘他们的文化特征,将乡村景观意象由虚入实,在景观设计范畴内体现田园文化精神,通过设计师之手并将其合理的表达出来,例如可以在休闲广场、小品景建上做出精炼提升。例如南京栖霞区西岗街道的桦墅周冲村,村口的乡村铺子利用老房子改造,使其与周遭的开阔广场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并建立了村子的公共空间,乡村的公共性也得以体现。这恰巧与山水田园诗中的空间构造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开阔的空间设计集中点,点和面的结合丰富了画面感,增添了层次性。在传统村落中,村口是一个村子的“门面”,也是迎来送往的重要节点,所以村口的设计创新也是乡村文化生活的重要篇章。乡村铺子采用了传统三开间民居布局,传统的木结构框架融入建筑体系,形式渗透入地方性格之中,将江南传统的建造风格完美的保留。屋内设置了两组从木屋架悬吊下来的木质展示橱窗,展示传统工艺品。同时,屋内还陈列了许多传统农具,向游客展示传统农产品的制作工艺流程,显示出了农村物质文化生活方式,展现出乡村的活力和生机。因而田园文化的回归需要挖掘不同区域的文化特性,并利用景观意象的营造手法,通过乡村景观设计而不断传承。

四、结语

对田园文化的传承是乡村景观意象营造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无论是古代田园诗句中的自然田园风光的描写,还是现代乡村景观中根据地域特性等的设计。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着对田园生活的追求,一方面,城市人对于田园生活感到“饥渴”,城市快节奏的“输出”让他们的生理上、心理上逐渐被掏空,一味追求物质上的提高而渐渐遗漏旅途中的风景。只有放慢脚步,回归本质与自然才是对城市人真正的解放,就像苏轼在《赤壁赋》中所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另一方面,在外拼搏的农村人对故乡的愁思促使着他们努力学习先进知识、回归故乡进行产业升级,为建设故乡而奋斗。田园文化贯穿古今,纵横历史,需要得到我们的传承和保护,这也是我们景观设计行业在研究乡村景观设计时不可忽视的精神元素。

猜你喜欢

田园诗田园营造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田园诗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田园诗,走向细微处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田园美景
“孟浩然田园诗词大赛”试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