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葫芦 乐体验 促成长

2018-09-30董静

关键词:葫芦娃阳阳葫芦

董静

【摘 要】

圆圆的葫芦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植物,对幼儿有着及强的吸引力:一方面,幼儿在生活中看到过葫芦,熟悉它的外形特点,动画片“葫芦娃”的形象深受幼儿的喜爱;另一方面,幼儿对葫芦的生长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许多功用并不十分了解,所以他们对葫芦感到既熟悉又神奇。为顺应幼儿的兴趣需求,让幼儿通过种植、观察、感受生命的力量,产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有效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于是,“种葫芦”的系列活动应运而生……

【关键词】

种植葫芦 幼儿 体验 成长

一、用契机点燃幼儿种植葫芦的兴趣——百变葫芦

(一)案例描述

2月25日晨谈活动“说说我喜欢的植物”中,骁骁小朋友说他最喜欢的植物是葫芦,因为家里有一些葫芦圆圆的很可爱。这一提示引起了其他幼儿的共鸣,“我也喜欢葫芦,它会变成葫芦娃吗?”“葫芦很好玩,它还可以吹出歌曲呢。”

第二天一大早骁骁就高兴地拎着一小袋葫芦来了,里面有十几个大大小小的葫芦,幼儿围着葫芦迫不及待地想要拿着玩一玩。恬恬小朋友提议:“是否可以给这些葫芦涂上漂亮的颜色?”阳阳小朋友回应:“我们还可以给葫芦戴上帽子呢!”……于是“百变葫芦”的活动就这样产生了。

幼儿都想摆弄这些葫芦,后来我们又收集了一些葫芦和有关葫芦艺术品等图片资料将其做成板块,并将这些材料投放在自然角。幼儿可以参考这些图片资料,加上自己的想象,创作出自己想要的葫芦造型,有的幼儿在葫芦身上画上了好看的线描画;有的幼儿对照葫芦娃的图片给葫芦上色,添上头饰,画上表情做了一些葫芦娃的造型,还有的选择三个大小不一的葫芦,制作了葫芦的一家……

(二)分析评价

顺应幼儿的兴趣需求,提供有关葫芦造型的环境创设.初次集体接触观察葫芦,幼儿对葫芦的外观特点更感兴趣,希望把颜色单一的葫芦变成彩色的葫芦。

二、用事实承接幼儿参与实验的需求——种葫芦

(一)案例描述:对比观察葫芦种子

幼儿和家长们一起收集了葫芦种子,将种子放在一个个透明的瓶中,并将这些瓶子排在一起。有一天,几名幼儿在摆弄这些种子时,萌萌发现他带的葫芦种子最大,而阳阳的葫芦种子最小,萌萌高兴地对阳阳说:“我的是大葫芦种子,你的是小葫芦种子。”阳阳不服气地说:“我的是金刚葫芦娃的种子,你的不是。”为此,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起来,最后经过讨论决定:将这些区别用大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同时给每种种子做好标记,等它们长大了,结果就出来了。

1.种子发芽小实验

可爱的葫芦不仅受到了幼儿的喜爱,家长朋友们也对葫芦满腔热情。三月份正是播种葫芦的好时节,我们选择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天气准备种葫芦,恬恬说:“我妈妈说葫芦种子要放在自来水里浸泡一天才能播种。”轩轩质疑道:“可是我们以前种青菜、黄瓜都不用泡种子,它们也都会发芽呢。”“不能泡,泡在水里,种子会烂掉的。”看来只能做实验了,让实验说话。大家将种子分成两份,一份种子在自来水中浸泡24小时,另一份直接种在土壤中,观察并记录哪种方法种的种子先发芽。

2.葫芦成长册

又是种子对比观察,又是做发芽试验的,十天后葫芦种子终于陆续发芽了,幼儿忙着记录葫芦发芽成长的变化。这时问题来了,墙上的大表格记录不下了,怎么办呢?大家围坐一起进行商量,决定“给每种葫芦做一本成长册”,从开始的种子对比,到种植、发芽、爬藤、开花、结果。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晰地分辨出什么样的葫芦种子会结出什么样的葫芦,并且还可以了解每种葫芦的成长过程。

(二)分析评价

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当幼儿遇到问题跑来求助时,鼓励幼儿自己探索尋找答案,坚持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成为实验的主人,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幼儿通过自己的方式寻找的答案远比教师的说教更有意义。

三、用生活解释幼儿观察中的联想——有趣的葫芦藤

种子种下后十天左右陆续地发芽了,发芽后长的比较快,每天都会有变化,叶子变多了,变大了,藤蔓长高了,于是我们在葫芦藤边上增添了一些设备,插上帮助爬藤的竹子,挂上测量葫芦藤成长的绳,并在绳上贴上记录标签。

(一)案例描述

有一天我们散步经过葫芦藤时,天天小朋友说:“葫芦藤是用它的胡须爬上去的。”沄沄说:“那不是它的胡须,是它的脚。”“是它的手,它有许多许多的手。”“如果我们人类也有许多手就能像葫芦藤一样也爬得高高的。”听了幼儿的讨论,我不禁笑了,问:“我们只有两只手就不能爬得高高的吗?”我的提问激起了幼儿的思考与讨论。“能,消防队员就能爬着云梯去救人。”“还有电工,他们脚上绑一个东西就能爬电线杆。”“小偷也会爬水管。”哈哈……是啊,虽然我们人类本身不可以爬得很高,但是借助一些工具也能爬得高高的,就像葫芦藤借助竹子和绳子向上攀爬一样的道理,原来植物的成长和我们的生活也有关系。

(二)分析评价

培养幼儿的思考力,让种植活动产生种植以外的成效。种植活动不仅仅是种植活动,通过观察探究它可以成为一个美术活动、一个社会活动……案例中通过葫芦藤的攀爬现象,幼儿联想到生活中的攀爬,变成一个有趣的社会活动,所以通过种植活动的实践,可以收获种植活动以外的成效。

四、创设成效

(一)感知种植的乐趣

从玩葫芦到种葫芦的过程中,幼儿亲身体验了葫芦发芽的过程,一天、两天、三天……这种冲破泥土长出嫩芽的惊喜、这种葫芦藤一天天地往上爬的美好、葫芦开花的乐趣、结果的乐趣……这份参与和体验让幼儿产生了热爱自然的情感、感知种植的乐趣。

(二)有效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摆弄葫芦、种植葫芦、观察记录都需要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一起想办法,一起照顾它们,给葫芦浇水,看见葫芦叶子黄了,大家一起分析原因并想办法,给它们浇淘米水,有了营养叶子就会绿,葫芦藤也会长得更好,幼儿在思考、讨论、动手的过程中思维更开阔,动手能力与责任心也更强。

总之,面对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趋势,课程管理走向多元、开放、自主,成为了当今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导向。大自然中的动植物、沙土、气候、四季等都可成为幼儿欣赏和感受的对象,可成为幼儿活动和获得发展的天地。

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第十一期立项课题(2015JK11-L077)《以种植活动促进幼儿多元发展的研究》成果论文

【参考文献】

【1】陈晓妍.特色生态式种植,让幼儿接近绿色生活——幼儿园生态式种植活动特色课程的四个步骤【J】.时代教育,2016(02)

【2】蔡冬雅.快乐学习 美妙收获——浅谈幼儿种植活动的开展【J】.新课程,2015(07)

猜你喜欢

葫芦娃阳阳葫芦
浅谈公开不充分的判断与审查实践
交换秘密
葫芦瓜
宝葫芦
画葫芦
你喜欢哪个卡通人物
葫芦娃
葫芦娃
聪明de猴子
水上乐园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