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2018-09-30邢相弇
邢相弇
【摘 要】
随着新课标加强了素质教育,小学美术这门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然而在当前小学美术的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一直是一个难点。我们通常把对审美能力的培养称为美育,而美育其实是一种在情感上的内在教育,它同其他的智力、思维、逻辑推理等方面的教育不同,它是针对人内在的情感以及心灵的教育,它主要是培养人对于他们所看到的美的事物的一种“触动”,这种能力是富有情感的,是灵动的,如果说绘画是美术的肢体,那么审美就是美术的灵魂。本文通过对小学美术教学进行分析,研究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
小学美术 新课标 审美能力
一、什么是审美能力
美术课是一门包含了色彩和美感的課程,它的美同音乐和语言一样,是一种灵动的美,也是一种饱含人的情感的美。它不仅仅是单纯的技巧上的美,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接受。审美能力就是这里的对美的接受。培养审美能力,就是冷静的作品中将美感进行提取。审美会将人从世俗的束缚之中解脱出来,获得心灵上的净化和慰藉。在小学美术的教育,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让小学生学会发现美,让他们对美的概念进行树立,从而帮助他们建立起对美的认识,帮助他们培养基本的审美能力。
二、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审美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小学时期形成的审美能力是学生们以后审美的能力的重要基础,也就是说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非常关键,然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他会随着人的阅历以及所受的教育还有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即使在成年之后,人多审美也在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可以说审美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审美教育要注重经常和持续,不能急于求成。
2.审美教育要学会潜移默化
一个人审美的养成不同于其他一般性的学习,审美的养成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人的习惯的建立,它其实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它不需要灌输和填鸭式的教育,它需要更多的是环境上的引导。在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时,要注重为他们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让他们尽可能多的去接触美,让他们自己体会,自己感悟,这样更有利于他们养成自己的审美能力。
3.要让小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去发现美
在小学教育中,许多东西是课堂上无法教授的,而审美能力恰恰是其中的一项。在进行审美教育时,课堂上只能教育给学生最基本的概念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多的还是要靠学生们从生活中去发现,在教育中使用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和事物让学生们去观察,并教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的事物,这也是帮助他们培养审美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三、帮助小学生培养审美能力的具体做法
1.灵活运用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在进行授课时,可以借鉴一下其他课程优秀课的特点,尽量把这门课上的丰富多彩。然而审美教育是一种对于学生内在教育更加重视的看课程,所以在进行授课时,要尽量把课堂的氛围调节的轻松愉悦,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轻松的环境,有利于他们敞开心扉,更好的去感受。另一方面,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重要,灵活丰富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热情,让他们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中,有利于他们的进步。此外,还可以加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氛围。
2.完善教学资源,为审美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利环境
在一个活跃的环境里可以始终让小学生处于一种比较兴奋的状态,他们可以在娱乐中进行学习,丙炔效果往往要好很多,在鼓励小学生娱乐的同时,可以通过一些多媒体视频、玩具、挂图等教学资源来实现。举个简单例子:教师在上课之前将彩色的糖果分发给小学生,上课后利用糖果包装纸的颜色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这样既可以保证小学生的上课热情,有可以帮助小学生在娱乐中学到东西。另外,还可以利用挂图进行课上引入或者宣讲等方式进行授课,这些都是很好的教育方法。
3.引导、激励学生学会创作
在培养审美能力的过程中,对小学生思维的引导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让他们学会感受不同的快乐,让他们习惯轻快的思维模式,也是培养他们审美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一个创造力很高的人往往在审美上也会有不俗的表现。因此,在实际教育中,还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引导。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小学美术的教育中注入一股新鲜的活力。比如在对刚接触美术教育的小学生来说,可以利用联想的教育方法,从一个简单的物品开始展开联想,让他们进行大胆的联想,由白纸联想到天空,由天空联想到大海,由大海联想到风,由风联想到帆船等等。而这些教育会让小学生养成敢于想象的好习惯,当他们把这些想象运用到现实中去时,就会创造出富有感染力的作品,也可以让学生尽情享受这些作品带来的美感。
4.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对于审美能力来说,审美意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正确的审美意识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让他们可以遵循“美的规律”来发现美的事物,进而改造他们的主观世界。我们把素质教育作为对人类从善恶去恶的发挥,那么情感教育就是将美发扬光大,将丑陋淘汰压制的一个过程。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就是帮会组他们提高艺术的修养,让那个他们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美的感受力是学生一切审美的基础。“生活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除了做好应有的教育之外,还要加强学生在实践中的培养。通过让学生从事一些户外的活动,让他们多听、多看、多思,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还要做好自己判断,这样学生在时间中自然而然会养成良好的审美素养,这对学生培养审美能力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培养小学生审美教育本质,就是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丽、生活的美好,让美来启迪他们的健康成长,让他们在艺术之美中得到灵魂的升华,让他们在生活之美中感受生活的快乐,让他们在自然之美中浸润心灵,让他们在高尚之美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小学美术老师要准确认识审美能力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要利用可利用的方法手段来帮助小学生从多方面来锻炼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在提高他们审美能力的同时,帮助他们能更好地去热爱生活、追求大自然、寻求真善美、养成良好的道德操守,帮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更好、更快乐的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