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引导幼儿学会探究

2018-09-30徐雨佳

关键词:独立思考资源探究

徐雨佳

【摘 要】

“探究是创造的前提,探究是成功的阶梯”。探究有助于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拓展幼儿的现实生活视野、丰富内心情感世界,形成科学求实的态度、和谐发展的个性。神奇的世界对幼儿充满吸引力,但是幼儿自发的探究往往具有盲目性、暂时性,要让探究真正成为幼儿学习和发展的过程,教师就必须教会幼儿基本的探究方法,引导幼儿学会探究。

【关键词】

探究 独立 个体差异 合作

一、建立幼儿对探究活动的兴趣

1.提供有利于激发幼儿兴趣的活动材料

探究需要资源的支持。同伴、教师、家长以及相关的社会人士等的支持与帮助是人力资源,此外还有图书资料等材料资源。通过充分利用儿童生活周围资源的探究,家长更多地参与到幼儿园的活动中,关注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我们的体会是,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在成人及同伴的協助下以各种方式搜集背景资源,包括文字资源、图像资源和材料资源,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有利于幼儿探究的扩展。我们所提供的材料都是尽可能引起幼儿探索兴趣,而且幼儿有一定生活经验基础的,具有丰富性和趣味性,能够让幼儿产生尝试、探索的欲望。例如,为了让幼儿获取有关各种水果的丰富知识,在“秋天的落叶”系列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家长搜集、准备了各种树的叶子,有长的、圆的、绿色的、黄色的、红色的叶子。利用这些丰富的活动资源,幼儿从不同角度感知到了秋天叶子的多样性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在接下来的操作树叶贴画中对各种树叶有了一定的了解,观察中形成经验和概念,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2.引导学会思考,提出问题

要引导幼儿学会探究,首先要教会他们如何去思考。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只有思考,所学知识才能巩固;只有思考,所学知识才能升华,学以致用。因此,让幼儿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就成了当务之急。独立思考是幼儿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没有这些智力活动,世界就停滞不前了。作为老师,应该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每节活动我都鼓励幼儿发表各种见解。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又培养了幼儿独立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的习惯,做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综观幼儿提出的“问题”,大概分三类。第一类:所提的问题比较简单,可能就是课堂中的某一问题或是某一问题的另一说法,甚至可能是很可笑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老师是最容易急躁的,如果我们开口就是“我刚才上课你听了吗?”这样就会打消幼儿提问题的积极性。教师应当回答幼儿问题,再委婉指出刚才老师已经讲过了,下次要听仔细了。这样幼儿就会渐渐养成认真听讲,用心思考的习惯。第二类:所提的问题比较深刻,老师当场无法解答或讲不透彻。这时一定要实事求是地向幼儿讲明白,什么时候能够解答或通过什么途径可以解决问题,最好引导幼儿和自己共同探究解决。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幼儿的自信心,更为重要的是能让幼儿养成独立思考,自己分析问题的习惯,并提高幼儿的自学能力。第三类:所提的问题具有“独创”“发现”的特征。这是最有质量的一类问题,我们一定要抓住时机,让幼儿尝到成功的喜悦,并以此为范例,教给幼儿提出问题的思维方法,引领幼儿自己分析、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幼儿的创新思维不断发展。

3.重视个体差异,使幼儿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每个幼儿优势与弱势领域不同,能力强弱也各不相同,在探索活动中的发现有多有少,但只要是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教师都应及时地给予肯定。对能力较强的幼儿,适当提高要求,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他们去发现、比较、归纳;对暂时能力发展较弱的幼儿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完成任务。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但探索操作活动使幼儿都有了均等的表现机会,都能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而老师的赞扬与肯定,使每个幼儿都获得了成功感,得到了快乐和满足。

二、数学中的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是指为了发展幼儿学习的能力,注重在“参与”“实践”和“操作”,让幼儿在认识的基础上,体验和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科学探究的精神。在数学活动中,让幼儿在对结构性材料操作的同时有所发现,然后在幼儿努力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研讨,表达他们自己的思维,互相启发与补充,逐渐从具体的材料中抽象出概念来,加深对概念本质的认识,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他们获得数学知识的途径,更多的是通过他们自己的动手操作去发现和掌握。操作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种学习方法,它强调教给幼儿的数学知识应尽可能让幼儿在可直接操作的活动中去掌握。幼儿通过把直接形象的操作活动转化为抽象的数学知识,在游戏中自然就学到了新知识,从而增强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事实表明,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获得数学知识,不仅会感到轻松、快乐,而且会记忆深刻,不易遗忘,能够大大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培养合作探究意识

开展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特色的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过程。集体教学虽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但小组活动作为一种补充,对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具有显著的优势。每个幼儿由于发展水平、个人家庭背景及兴趣爱好不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可以彼此取长补短。同时,小组交流与合作也为幼儿提供了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幼儿惧怕说错的心理压力大大减轻,更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性。传统的学习方式缺少幼儿间的横向沟通,这样对幼儿的成长不利,而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随着幼儿之间不同程度的交往和互相配合、互相帮助以及与他人的交际、合作能力都会得到增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幼儿按照能力、性别、个性特征等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幼儿主动参与、积极交往、合作学习创造了条件。在活动中,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时,充分安排幼儿小组讨论,培养幼儿的合作探究意识。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资源探究
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设问引导探究
独立思考 完全是件好事吗?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谈独立思考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我思我悟